-
公开(公告)号:CN1196477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66628.2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最短全局疏散时间的建筑内人员疏散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涉及建筑内人员疏散路径优化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路径优化方法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人群拥挤对于疏散过程中影响,无法在路径优化的过程中合理地考虑拥挤状态下人群疏散的实际情况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由待分析案例的建筑平面图生成对应的疏散路网模型;确定疏散人员分布方案;确定最短路疏散路径方案,计算出方案的疏散仿真结果,得到全局疏散时间与最后完成疏散的群体编号;根据双向调动策略,确定可优化疏散群体集合;设置初始的优化方案;迭代优化第一优化调整区域和第二优化调整区域内的群体的疏散路径。输出最终的优化疏散路径方案以及对应的疏散过程仿真计算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93035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625365.9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物理引导神经网络的一维土层模型联合反演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一维土层模型联合反演方法存在高成本、对剖面的初始假设高度敏感和难以确定最佳反演次数等问题。一、收集地表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和对应的井下地震动加速度记录;二、建立物理引导神经网络;三、构建网络训练数据集;四、开展物理引导神经网络训练;五、获取反演得到的土层参数。本发明利用物理引导神经网络对反演施加了明显的物理约束,此外还提出了物理限制的损失函数进一步限制了参数空间,有效降低了反演的不确定性,极大提升了反演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9596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333442.1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和鱼眼摄像头的结构响应监测方法,属于建筑结构监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00、使用鱼眼摄像头获取原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S200、将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进行图像畸变校正与特征提取;S300、基于S200输出的结果进行建筑结构的位移监测。本发明提高分割准确性、增强了鲁棒性、有效地利用先验信息,提高了分割结果的一致性和可解释性。本发明的结构响应监测方法可用于普通摄像头和鱼眼摄像头,具有更广的适用性。本发明技术中还包括了针对于普通摄像头和鱼眼摄像头的线框提取模型以及畸变矫正模型,这两个模型也可广泛应用于如图像分割、图像分类等其他计算机视觉任务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8209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43033.6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35 , G06F18/21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学领域,尤其是一种地震动随机模拟时域非平稳性改进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特征地震动;(2)计算目标傅里叶幅值谱;(3)计算目标波形参数;(4)生成目标地震动相位谱;(5)计算最终地震动。本发明基于随机模拟方法与地震动波形参数统计规律,提出一种地震动随机模拟时域非平稳性改进方法,建立了包含地震动波形参数的目标函数,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获得更加合理的相位谱,使用本发明的模拟结果与真实记录的波形更加吻合。本发明能够解决随机模拟方法对于模拟地震动时域非平稳性表达不足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84928.7
申请日:2024-06-18
IPC: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30/27 , G06N3/04 , G06F111/10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和模型更新的区域快速震害预测方法,涉及结构抗震安全评估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难以识别结构内部损伤,进而导致震后损伤评估准确率低的问题,本申请与现有的基于遥感影像的损伤识别方法相比损伤判别更加精细,通过更新后的结构数值模型计算每一层的最大层间响应可以准确判别损伤状态(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毁坏),而非简单判断结构是否倒塌,进而提升了震后损伤评估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23843.0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N3/0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F30/13 , G06N3/08 , G06F119/14
Abstract: 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内部信息智能预测的力学模型重构方法,属于地震工程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构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三维力学模型的方法存在必须全部依赖已知的数据信息进行构建,且数据信息获取困难、构建过程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基于图神经网络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内部结构信息推断,能够在已知轮廓、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各层层高、层数的情况下实现对钢筋混凝土框架中梁、板、柱构件的三维结构模型、材料使用情况的重构,从而构建出三维力学模型。本发明主要用于对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内部信息预测、及其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构进行三维力学模型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972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85433.X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N7/01 , E04B1/98 , E04H9/02 , E04H3/08 , G06F111/08 , G06F119/14
Abstract: 建筑的抗震韧性设计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缺乏基于建筑及基础设施抗震韧性的设计方法。抗震韧性设计方法:一、收集建筑物的基本信息;二、对建筑物的安全进行设计,通过迭代的方式选择梁柱几何尺寸,使建筑结构满足结构安全度目标;三、构建非结构构件和设备的有限元模型,对非结构构件和设备进行韧性设计;四、根据医院震后功能和震前功能计算建筑震后功能损失,与功能损失目标进行对比,当满足要求时,结束功能损失验算,当不满足要求时重新非结构构件和设备的韧性设计;五、建筑快速恢复技术和策略。本发明通过韧性目标的确定、结构安全设计、抗震韧性设计、建筑震后功能验算以及功能快速恢复等,实现建筑物保证结构安全度满足预定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49761.X
申请日:2024-0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结构柱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墩的FRP约束UHPC模壳预制装配式快速修复方法,包括桥墩、UHPC壳体、灌浆混凝土注入管、FRP布、粘结剂、半圆环和凹槽,所述桥墩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UHPC壳体,所述UHPC壳体的一侧缠绕连接有FRP布,所述FRP布与UHPC壳体的之间涂有粘结剂,所述UHPC壳体的一侧对称安装有半圆环,所述半圆环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安装有灌浆混凝土注入管;所述UHPC壳体的直径略大于桥墩的外接圆;该发明实现了结构的预制装配化,在施工时免模板免支护,快速、高效的加固过程使本发明不仅能对灾前桥墩进行加固,还能对灾后损伤桥墩进行快速修复,实现了桥梁交通运输功能的快速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7607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14150.X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V1/30
Abstract: 一种基于单目监控的医疗系统地震响应监测方法,属于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医疗系统的地震响应监测仅针对建筑结构而无法监测医疗设备的问题。包括:对医疗系统的每个独立建筑空间,将监控摄像机与上层楼板固定连接;建立与监控摄像机相对静止的三维坐标系;由样本监测点的样本像素坐标和样本三维坐标确定摄像机投影矩阵;对当前监测点采用当前像素坐标和摄像机投影矩阵计算得到当前三维坐标;根据当前监测点的当前三维坐标和对应的初始坐标计算得到当前监测点的建筑结构双向层间位移时程或医疗设备双向滑移时程;实现医疗系统地震响应监测。本发明用于医疗系统地震响应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72199.3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考虑反应谱约束的RC框架建筑地震时程响应预测方法,它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预测方法存在的预测精度低、部分结构信息难以直接获取以及当预测对象发生变化时模型需要重新训练的问题。本发明考虑到面向实际建筑群进行抗震能力评估时所能获取到的有限建筑信息,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将时程响应对应的反应谱作为网络训练时的物理约束,建立用于预测RC框架地震时程响应的代理模型。本发明仅利用有限且容易获得的建筑信息就可以提高预测准确率,更符合实际应用场景。而且,当应用于不同结构参数的目标建筑结构时,不需要重新训练预测模型即可获得良好的预测结果。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RC框架建筑地震时程响应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