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33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36990.0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电能信息同步传输系统用电磁干扰抑制方法,解决了大功率等级能信同传系统的电磁干扰抑制问题,大大提升了能信同传系统的功率及信息传输质量。相比于现有能信同传系统依赖于系统杂散参数的共模干扰抑制方法,本发明创新性地引入对地物理电容,人为构造共模电流干扰路径,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和可调节性。相比于现有能信同传系统通过增加阻滤器的差模干扰抑制方法,本发明采用复用线圈分段补偿,只需通过耦合线圈及串联补偿电容的简单拆分,就能大大降低信息加载及提取两端的差模电压,操作简单,且不会因阻波器的引入造成能量传输效率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57238.9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倍流整流电路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涉及一般的电子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源、逆变器、LCC‑LCL拓扑补偿电路,还包括倍流整流电路,所述倍流整流电路包括反耦合变压器与其串联的整流桥电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倍流整流电路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保持改进前和改进后的最终直流输出电流不变,以此为基础进行对比,使用倍流输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大电流输出时,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883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1171863.6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应用于吊轨式巡检机器人无线供电系统的组合嵌套式无源屏蔽线圈及其磁耦合机构。所述无源屏蔽线圈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第三线圈和第二线圈依次排列共同构成组合嵌套式无源屏蔽线圈,所述组合嵌套式无源屏蔽线圈嵌套在接收线圈内部。本发明所述线圈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减少磁耦合机构的体积,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屏蔽线圈与接收线圈的距离,因此可以用更小的线圈面积实现更好的屏蔽效果,利于轻量化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7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45365.4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不同负载模式的接收端交错并联三电平电路拓扑切换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具体为:首先需要根据系统负载状态,设置负载电流切换阈值以区分轻重载工况,当负载电流大于切换阈值时即为重载状态,此时若接收端三电平电路为单桥臂模式,则需切换为双桥臂模式,以降低开关管电流应力,并进一步减小重载时的输出电流纹波;同样的,当负载电流小于切换阈值时即为轻载状态,此时若接收端三电平电路为双桥臂模式,则需切换为单桥臂模式,在降低开关损耗的同时减小输入电压带来的波动,实现高效可靠的负载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6014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171883.3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应用于吊轨式巡检机器人无线供电系统的中间嵌套型无源屏蔽线圈及其磁耦合机构。所述无源屏蔽线圈包括第一螺线管线圈和第二螺线管线圈;所述第一螺线管线圈和第二螺线管线圈正交放置共同构成中间嵌套型无源屏蔽线圈,并嵌套在接收线圈空心处。本发明所述应用于吊轨式巡检机器人无线供电系统的中间嵌套型无源屏蔽线圈及其磁耦合机构,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减少磁耦合机构的体积,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屏蔽线圈与接收线圈的距离,因此可以用更小的线圈面积实现更好的屏蔽效果,利于轻量化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552775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71885.2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应用于吊轨式巡检机器人无线供电系统的空间嵌套型集成电感线圈装置及其磁耦合机构。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和空间嵌套型集成电感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构成组合嵌套式无源屏蔽线圈,位于单极型接收线圈空心处;所述空间嵌套型集成电感线圈嵌套在第二线圈上。本发明将分立的补偿电感集成到主线圈或者将多个分立补偿电感相互集成,从而减少了磁心的使用,降低系统重量,并减少补偿电感的安装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48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14633.1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相交叉绕线式曲面线圈的旋转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系统,其中,该装置包括:旋转轴、屏蔽层及结构相同、尺寸不同的同轴嵌套的接发线圈,屏蔽层设置在旋转轴外层;发射线圈包括均匀分布在屏蔽层外层的A相、B相和C相线圈,各相线圈自身围合角度为360°,任意两相线圈绕组之间的机械角度为120°;接收线圈包括均匀分布在发射线圈以内且屏蔽层以外的a相、b相和c相线圈,各相线圈自身围合角度为360°,任意两相线圈绕组之间的机械角度为120°;发射线圈的A相、B相和C相线圈在空间位置上分别对应于接收线圈的a相、b相和c相线圈。该装置避免了旋转装置采用滑环供电方式存在的接触摩擦严重、可靠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3446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784136.9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无线电能传输的自动化耦合线圈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根据WPT线圈的约束条件,分析线圈间能量传输效率与WPT线圈设计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优化目标函数和优化变量;根据功率要求,选择合适规格的利兹线,再采用粒子群算法对设计参数进行寻优计算,确定粒子群的个体数量及种群迭代次数,同时设置每个粒子的初始参数。在迭代过程中,根据粒子的优化目标函数计算值,对粒子的参数进行更新。待迭代过程结束后,选择优化目标函数值最大的粒子参数。本发明搜索得到的线圈参数在满足设计约束的同时,可以使线圈间能量传输效率最高。自动化的设计过程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目标明确、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42179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769577.1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DD线圈结构的无线能量与信息同步传输电路,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DD线圈结构的无线能量与信息同步传输电路。解决了现有无线能量信息同步传输装置中阻波器带来的较大功率损耗的问题。它包括交流源、主耦合线圈、整流电路、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主耦合线圈为DD型线圈,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交流源两端通过发送单元与主耦合线圈的发射端相连,所述整流电路两端通过接收单元与主耦合线圈的接收端相连。它主要用于无线能量与信息的同步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9768444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033773.2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利兹线的接线装置及接线方法,属于电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利兹线的接线装置及接线方法。解决了在高频电流的激励下接线端子过热、等效串联阻抗增加的问题。它包括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线束套管以及装置的使用方法。它主要用于高频磁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用利兹线的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