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冈田酸三维金纳米柱阵列免疫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51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49493.X

    申请日:2018-06-22

    IPC分类号: G01N33/531 G01N27/32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冈田酸三维金纳米柱阵列免疫电极的制备方法,其采用化学沉积-电沉积方法在孔径为80~200 nm的聚碳酸酯滤膜上沉积金,得到三维金纳米柱阵列电极;在三维金纳米柱阵列电极表面通过循环伏安法电聚合修饰聚硫堇,形成聚硫堇/三维金纳米柱阵列电极;在聚硫堇/三维金纳米柱阵列电极上结合戊二醛,再将冈田酸抗体固定到戊二醛上,形成冈田酸抗体/戊二醛/聚硫堇/三维金纳米柱阵列电极;最后用牛血清蛋白封闭电极,制得冈田酸三维金纳米柱阵列免疫电极。本发明电极具有三维结构,表面积大,制备简单,稳定性好,抗体固定牢固,操作简便,检测限低,灵敏度高,可实现快速检测。

    一种镁锂合金浸锌后退锌溶液

    公开(公告)号:CN108611642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455080.8

    申请日:2018-05-14

    IPC分类号: C23F1/22

    摘要: 本发明一种镁锂合金浸锌后退锌溶液,其是由氟化氢铵、磷酸、丙三醇组成的水溶液,具体组成含量是:氟化氢铵30~60 g/L,85 wt%磷酸磷酸30~90 ml/L,丙三醇30~120 ml/L。室温下将浸锌后的镁锂合金工件放入退锌溶液中,退锌时间为30~50秒,可有效退去镁锂合金表面部分锌层,二次浸锌可获得覆盖均匀、颗粒细致、结合力较好的锌层,有效地提高浸锌层质量。本发明组成合理,成分稳定,容易控制,能够减少镁锂合金工件的腐蚀。

    一种镁锂合金浸锌溶液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0098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455213.1

    申请日:2018-05-14

    IPC分类号: C23C18/52

    CPC分类号: C23C18/5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锂合金浸锌溶液,其是由乙酸锌、焦磷酸钾、碳酸钠、氟化钾、乙酸镍、丙三醇、水组成的混合溶液,具体组成含量是乙酸锌15~30 g/L、焦磷酸钾120~150 g/L、碳酸钠6~10 g/L、氟化钾2~7 g/L、乙酸镍0.2~1 g/L、丙三醇20~60 ml/L。本发明浸锌溶液配方合理,成分稳定,工艺过程简单,能够减少镁锂合金基体的腐蚀,获得的浸锌层均匀细致。明显提高后续化学镀镍磷合金层的结合力,得到的镍磷合金层,经过250℃热震试验,不会出现脱落、起皮、鼓泡等现象。

    金纳米井阵列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9002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0263223.6

    申请日:2016-04-26

    IPC分类号: G01N27/32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纳米井阵列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有金纳米管阵列主体、金纳米柱阵列底片、集电体,所述金纳米管阵列主体是在模孔直径为400‑800nm的聚碳酸酯滤膜上化学沉积金制成的,金纳米管的壁厚为50‑200nm;金纳米柱阵列底片是在模孔直径为80‑200nm的聚碳酸酯滤膜上化学沉积金制成的;金纳米柱阵列底片通过导电胶粘结固定在集电体上,金纳米管阵列主体平铺覆盖在金纳米柱阵列底片上,周边用绝缘胶带密封固定在集电体上,得到金纳米井阵列电极。本发明组成结构简单、合理,连接可靠、稳定,具有三维结构,表面积大,能够实现检测体系的微型化和集成化,有效避免不同材质导致的电化学响应信号的干扰。

    一种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06957409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222566.2

    申请日:2017-04-0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属涂料化工领域。该固化剂采用芳香族对位取代的二胺作为主要胺类化合物,其成分及质量比如下:对苯二胺类化合物20~30 wt%、环氧树脂10%~15 wt %、环氧活性稀释剂AGE 5~10 wt %、二乙醇胺2~3 wt %、乙酸10~15 wt %、去离子水40~50 wt %。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首先将二乙醇胺与环氧树脂开环制得改性环氧树脂,而后将改性环氧树脂与对苯二胺类化合物加成,中和之后滴加去离子水分散制得。本发明操作简单,反应温度低、反应过程易控制,所得的固化剂无VOCs的排放、粘度低,固化时间短。

    一种水性环氧树脂胶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47359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06064.0

    申请日:2017-03-31

    IPC分类号: C09D163/00 C09D5/02 C08G5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环氧胶体的制备方法,属涂料化工领域。其原料包括:环氧树脂20~30 wt%、环氧稀释剂20~30 wt %、二乙醇胺5~10 wt %、乙酸1~5 wt %、去离子水30~40 wt %。所述水性胶体制备步骤如下:先将环氧树脂与活性稀释剂稀释至均一透明,然后控制温度80~85℃滴加二乙醇胺,恒温反应1~1.5h,加入乙酸中和,在搅拌状态下滴加去离子水即可得到透明均一的水性环氧胶体。与传统化学改性法相比,本发明操作简单,反应温度低、时间短,几乎没有VOCs的排放。胶体颗粒尺寸达到纳米级、稳定性好、亲水性好、粘度低。

    一种提高镀金层焊接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180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664090.3

    申请日:2016-08-12

    IPC分类号: C23C18/42

    CPC分类号: C23C18/4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镀金层焊接性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以化学镀镍后的工件做为工作电极,铂片做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参比电极或硫酸亚汞参比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在镀金开始的同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或其它能够随时间变化记录开路电位的仪器记录开路电位‑时间曲线;根据开路电位‑时间曲线的变化对镀金过程进行控制,保持平台电位负移小于20mV,镀金层后续焊接性能良好。本发明简单易行,通过对镀金液进行相应调整控制,从而提高镀金层焊接性能,降低组装完成后偶发的焊接不良。

    一株深海环状芽孢杆菌及其抑制黄曲霉毒素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03919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14566.6

    申请日:2015-06-10

    IPC分类号: C12N1/20 C12R1/09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株可防控黄曲霉毒素的深海菌株,为环状芽孢杆菌FA13菌株(Bacillus circulans FA13),分离自南大西洋3203米水深的浅黄色软泥沉积物,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663。将FA13菌株在优化条件下发酵,获得的发酵上清液30倍稀释后,仍可杀死黄曲霉毒素产生菌的孢子和100%抑制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即具有从生长源头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的能力,而对肠道菌群和单细胞真菌酿酒酵母则无抑制作用,具有更高的使用安全性;发酵液中的活性代谢产物性质稳定,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和耐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降解。本发明的FA13菌株及其发酵产物可用于饲料、粮食、大田作物等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效防控。

    一种镁合金化学镀镍复合添加剂

    公开(公告)号:CN102644068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10135831.0

    申请日:2012-05-04

    IPC分类号: C23C18/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化学镀镍复合添加剂,其是由含炔基-C≡C-的醇加成物、吡啶衍生物、烯基磺酸盐和润湿剂等与水混合组成。其中含炔基-C≡C-的醇加成物含量0~5g/L,吡啶衍生物含量0~10g/L、烯基磺酸盐含量0~10g/L和润湿剂含量0~10g/L。本发明复合添加剂可用于碳酸镍、硫酸镍、醋酸镍为主盐的酸性至中性化学镀镍液中,用量为1ml/L~10ml/L。使用本发明无需更改原有工艺便可有效提高深孔的覆盖率,有效提高对镁合金的防护性能,而且对镀速和外观没有明显影响。使用本发明对深径比为4,直径2.5mm的深孔覆盖率有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