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放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73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28734.7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电池放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放电方法的步骤如下:(1)、电池单体组装:将3‑9个电池单体之间以串联方式连接成电池串组;(2)、浸泡放电:取氢氧化钠溶液为放电溶液,将步骤(1)组装好的电池单体浸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放电,具有方法简单、放电效果好、放电安全且环保等优点。

    一种锂空气电池正极防水透气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380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146107.7

    申请日:2014-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锂空气电池正极防水透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将聚偏氟乙烯(PVDF)溶解,得到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透明溶液。然后将石墨、乙炔黑以及硫酸钠加入上述透明溶液中搅拌,得到制膜浆料。将浆料缓慢倒入成膜器中,在一定温度下真空干燥后得到防水透气膜。本发明通过控制聚偏氟乙烯的浓度、含碳量和硫酸钠的含量,以及成膜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条件制备出致密且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的锂空气电池正极用膜。加有该防水透气膜的锂空气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了919.0mAh/g,远远超过了未加防水透气膜的锂空气电池,并实现了电池的充放电循环。

    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复合添加剂

    公开(公告)号:CN101705513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229936.0

    申请日:2009-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复合添加剂,由三价稀土化合物、硅烷偶联剂和多元羧酸盐组成,其中稀土化合物是硝酸铈、硝酸钕、硝酸镧中的一种或两、三种,用量0.1%~1%;多元有机羧酸盐是酒石酸盐、柠檬酸盐、植酸盐、乳酸盐、草酸盐的一种或两种,用量5%~20%;偶联剂添加剂是一种带有机官能团的硅烷,用量1%~8%。本发明复合添加剂,可用于硅酸盐、磷酸盐及铝酸盐等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各种碱性体系,充分混合后在室温下即可进行镁合金的微弧氧化。在相同的氧化工艺条件下,用这种添加剂所制得的微弧氧化膜层耐3.5%NaCl溶液浸泡400h不出现腐蚀,且膜层的硬度保持不变。

    一种利用乙炔黑疏水阴极还原氧气制备过氧化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1133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82734.1

    申请日:2018-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中性条件下,利用乙炔黑疏水阴极还原氧气制备过氧化氢的方法,解决了过氧化氢在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中带来的安全和环境问题。该方法先将聚四氟乙烯(PTFE)与乙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乙炔黑搅拌混合成膏状物,分两次在泡沫镍上涂覆一定厚度的涂层,经过鼓风干燥后,将电极用防水胶带封装,即可得到多孔性疏水阴极。本发明的阴极与水滴的接触角超过138°,有良好的疏水性,且具有良好的氧还原催化性能。与涂层钛阳极组装成电解池后,电流效率最高能达到109%,当阴极电流密度为800 mA/cm2时电流效率仍达到73%。本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一种基于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的两性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2810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89843.8

    申请日:2017-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性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商品化全氟磺酸膜Nafion(Nafion117、Nafion115或Nafion212等)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反应接枝含有两性离子的甜菜碱类单体(如磺基甜菜碱SMBA等)从而制备一种新型的含有两性官能团的离子交换膜。本发明所得到的两性离子交换膜不但保持了商业Nafion膜优良的稳定性,同时,所制备离子膜中由于两性离子官能团的引入,可以改善商业Nafion膜的选择性。此外,通过控制所用单体种类,可以十分方便地实现对所制备两性离子膜结构和选择性的调控。本发明方法操作过程简单,所用原料易得,易于实现批量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铝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6615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50308.8

    申请日:2014-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H01M4/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镍、钴和铝盐溶液混合,再将沉淀剂、络合剂与上述镍钴铝的混合溶液并流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调节体系pH值为10~11,温度为40~60℃,搅拌速度为500~1500转/分钟,反应10~30 h后,进行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氢氧化物前驱体;将前驱体高温预烧结得到镍钴铝氧化物,再与锂源混合,在氧气氛围下高温烧结,经过破碎及筛分后得到镍钴铝粉末。通过计算前驱体预烧结的烧失率,并用XPS分析不同预烧结温度下镍钴铝氧化物中Ni2+和Ni3+的含量,得到Ni3+含量最高的镍钴铝氧化物,以促进二次烧结过程中更多的镍离子转化为Ni3+,减少Li+与Ni2+的混排,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铝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66154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750308.8

    申请日:2014-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镍、钴和铝盐溶液混合,再将沉淀剂、络合剂与上述镍钴铝的混合溶液并流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调节体系pH值为10~11,温度为40~60℃,搅拌速度为500~1500转/分钟,反应10~30 h后,进行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氢氧化物前驱体;将前驱体高温预烧结得到镍钴铝氧化物,再与锂源混合,在氧气氛围下高温烧结,经过破碎及筛分后得到镍钴铝粉末。通过计算前驱体预烧结的烧失率,并用XPS分析不同预烧结温度下镍钴铝氧化物中Ni2+和Ni3+的含量,得到Ni3+含量最高的镍钴铝氧化物,以促进二次烧结过程中更多的镍离子转化为Ni3+,减少Li+与Ni2+的混排,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