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光栅多维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638289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993770.X

    申请日:2016-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1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光栅多维传感器。一种光纤光栅多维传感器,包括复合材料封装光纤光栅传感器1,每个复合材料封装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L型支架2固定在角钢3上。本发明所提供的光纤光栅多维应变传感器,与现有的基于电阻应变片组桥测量原理的多维应变传感器相比,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

    一种光子晶体光纤可调谐滤波分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24899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286352.3

    申请日:2013-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同时具有可调谐滤波器及分束器功能的光子晶体光纤可调谐滤波分束器及其制作方法。光子晶体光纤可调谐滤波分束器,包括光子晶体光纤、液晶,空气孔在纤芯周围呈六角形排布且不少于5个周期,距纤芯最近的空气孔为6个,在长度方向上分为滤波部分和分束部分,滤波部分所有空气孔都含有液晶,分束部分距纤芯最近的空气孔中至少有一个含有液晶,滤波部分和分束部分分别安装有温度控制装置。本发明在加温的情况下通过毛细现象很容易注入光子晶体光纤的空气孔中,器件更易实现。因此器件为光纤集成的,器件稳定重复性好,故而体积小,通过温度控制可以同时实现滤波及分束功能。

    一种双基准长度低相干光纤环形网络传感解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25455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136821.2

    申请日:2008-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双基准长度低相干光纤环形网络传感解调装置。包括宽谱光源、光电探测器、光纤4×4耦合器、自聚焦透镜、角锥平面反射镜组、单模光纤、光纤环形网络,光纤环形网络是由多个不同长度的光纤传感器串接而成;宽谱光源、光电探测器连接光纤4×4耦合器的两个光纤输入端,光纤4×4耦合器的另外两个光纤输入端分别连接自聚焦透镜,光纤4×4耦合器的两个光纤输出端通过单模光纤连接光纤环形网络,光纤4×4耦合器的另外两个光纤输出端分别连接自聚焦透镜。本发明通过双基准光程可调谐的光纤环形腔,实现光程扫描范围的扩展,增加传感器复用的数量;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测量精度高,成本价格低廉等优点。

    一种材料残余应力的光纤测量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7163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0379267.4

    申请日:2018-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残余应力的光纤测量装置及监测方法,该装置包括橡胶底座、橡胶底座凹槽、第一层光纤光栅传感器串、橡胶、第二层光纤光栅传感器串、石英护管、光纤光栅解调装置,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材料残余应力的光纤测量装置,研究高精度的材料残余应力无损测试方法,结构简单,精度高等特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材料残余应力的监测方法,对材料外表面整体应释放测试是采用加载静态载荷或动态载荷的方法;对于材料内部应力释放测试研究,基于超声波和接触式光纤光栅传感阵列,根据不同传感器对超声信号的响应时间,定位材料内部应力不均匀处,结合有限元软件,分析材料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

    一种光子晶体光纤可调谐滤波分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24899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286352.3

    申请日:2013-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同时具有可调谐滤波器及分束器功能的光子晶体光纤可调谐滤波分束器及其制作方法。光子晶体光纤可调谐滤波分束器,包括光子晶体光纤、液晶,空气孔在纤芯周围呈六角形排布且不少于5个周期,距纤芯最近的空气孔为6个,在长度方向上分为滤波部分和分束部分,滤波部分所有空气孔都含有液晶,分束部分距纤芯最近的空气孔中至少有一个含有液晶,滤波部分和分束部分分别安装有温度控制装置。本发明在加温的情况下通过毛细现象很容易注入光子晶体光纤的空气孔中,器件更易实现。因此器件为光纤集成的,器件稳定重复性好,故而体积小,通过温度控制可以同时实现滤波及分束功能。

    一种材料残余应力的光纤测量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7163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379267.4

    申请日:2018-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残余应力的光纤测量装置及监测方法,该装置包括橡胶底座、橡胶底座凹槽、第一层光纤光栅传感器串、橡胶、第二层光纤光栅传感器串、石英护管、光纤光栅解调装置,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材料残余应力的光纤测量装置,研究高精度的材料残余应力无损测试方法,结构简单,精度高等特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材料残余应力的监测方法,对材料外表面整体应释放测试是采用加载静态载荷或动态载荷的方法;对于材料内部应力释放测试研究,基于超声波和接触式光纤光栅传感阵列,根据不同传感器对超声信号的响应时间,定位材料内部应力不均匀处,结合有限元软件,分析材料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

    一种基于单模-多模光纤光栅的双重滤波微结构分束器

    公开(公告)号:CN102830464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25773.8

    申请日:2012-09-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重滤波功能的光纤光栅微结构分束器。本发明由宽谱光源(1)连接单模光纤(2)的输入端,单模光纤(2)的输出端连接多模光纤(4)的输入端,在多模光纤中写入长周期光栅,多模光纤(4)的输出端连接CCD探测器。多模光纤纤芯直径为125μm>d≥105μm。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可以通过错位焊接连接在一起。多模光纤还可以由包括双芯光纤、环形芯光纤和三芯光纤在内的特种光纤代替。本发明相对于简单的在多模光纤内写入光栅将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可控性。采用的光纤材料和器件均为标淮光纤通信元件,相对于以往的分束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精度高的特点。

    一种V型特种光纤的微量液体折射率测量装置与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6846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0316116.9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V型特种光纤的微量液体折射率测量装置与制备方法,V型槽光纤的一端依次连接光纤、宽谱光源,V型槽的另一端依次连接光纤、光谱分析仪,V型槽光纤为轴向开口为α的特种光纤,在光纤预制棒的轴向开矩形槽;开槽后的光纤预制棒放入光纤拉丝塔中,拉制出具有开口角度α的V形槽光纤;连接仪器,使用下端接有锥形蚀刻毛细纤维管的微型注射分配器向V型槽中注入待测液体;分析光谱仪中的光谱变化,得到待测液体的折射率。本发明减少了特种光纤的工艺步骤,提高了制造工艺的可靠性,作为新型折射率传感器,使用极少量待测物质即可完成测试,可用于测量匹配液的折射率,也可以为生物细胞的快速检测提供有效基础数据。

    紫外曝光在保偏光纤内产生强度可控弱偏振耦合点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89903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298689.4

    申请日:2017-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紫外曝光在保偏光纤内产生强度可控弱偏振耦合点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调整紫外光曝光角度、曝光光纤长度和折射率调制深度来实现对保偏光纤的非对称折射率调制,从而产生强度可控的弱偏振耦合点。本发明的装置包括KrF激光器、保偏光纤、旋转光纤功能夹具、光纤特征轴监测装置。该发明的优点在于,强度可控弱耦合点可以降低由于耦合所带来的光损耗,同时降低各个干涉仪之间的信号干扰,可实现多个耦合点同时有效检测;利用多个弱偏振耦合点,可实现级联干涉仪,而利用保偏光纤内写入光栅同时产生弱偏振耦合,其将有利于构造级联保偏光纤光栅和基于其产生偏振耦合点构建的光纤干涉仪复用多功能传感网络。

    基于液晶法布里-玻罗谐振腔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2377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316311.3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液晶法布里-玻罗谐振腔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陶瓷套筒、设置在陶瓷套筒内的入射光纤和反射光纤、设置在入射光纤和反射光纤内的液晶,所述入射光纤端面上镀有光控取向膜,所述反射光纤端面上依次镀有反射膜和光控取向膜。本发明的光纤液晶法布里-玻罗谐振腔温度传感器采用液晶作为温度传感的载体,使得其灵敏度可以根据不同的液晶材料而调整;本发明基于光学游标效应,具有更高的温度灵敏度和更灵活的调整范围;本发明不同于通常游标效应需要的两个法布里-玻罗谐振腔,利用一个注入液晶的法布里-玻罗谐振腔实现了游标效应,因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简单的结构及更低的制作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