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059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69005.1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埋入式超声辅助模压振动测量传感器,包括形状为圆球形的传感器外壳,传感器外壳上开有预设数量的台阶式沉孔;每个台阶式沉孔的内部装有压电石英芯体,外部装有弹性力感应元件,弹性力感应元件向内的凸起紧贴压电石英芯体,以使外部压力作用到弹性力感应元件产生的形变位移量传递到压电石英芯体,使其产生与形变位移等比例的电荷;传感器外壳的内部空间中装有压电信号采集电路,压电信号采集电路在感应到压电石英芯体产生的电荷信号后,根据电荷信号计算得出对应的压力值。可以理解的是,本传感器能够离线工作,记录模压成型过程中传感器与受压材料接触产生的应力信号波动,且测量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8153153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711393308.7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学习变阻抗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变阻抗控制器、系统的高斯过程模型、变阻抗控制策略和策略学习算法四部分。不需要环境的任何先验知识,根据交互数据构建系统的高斯过程模型,以贝叶斯的方式对系统进行长期推理与规划。能在有限的观测数据中提取更多的有用信息,以最少的交互时间学习完成复杂的力控制任务。通过在成本函数中加入能量损失项,实现误差和能量的权衡,使机器人具有良好的柔顺能力。最后,得到的变阻抗控制策略可在任务的不同阶段根据系统状态同时调整目标刚度与阻尼参数。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双机械臂装配、多机械臂协作与机器人步态控制等柔顺控制任务中,保证交互操作的安全性与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41926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416348.8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臂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工业机械臂力/位置混合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在通用工业机械臂的腕部安装六维力/力矩传感器;根据传感器与机械臂末端工具参数,建立实际接触力的数学模型;根据力传感器的测量值,使用卡尔曼滤波器计算实际接触力;根据机械臂六个关节的位置信息,使用正运动学计算机械臂末端的当前位置等。本发明能在线实时估计环境刚度,并有效抑制力传感器中的干扰,增加了柔顺控制的稳定性,可使通用的工业机械臂具有柔顺能力,完成如轮廓跟踪、研磨、去毛刺及装配等多种复杂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0815315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393308.7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B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3/042 , G05B13/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学习变阻抗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变阻抗控制器、系统的高斯过程模型、变阻抗控制策略和策略学习算法四部分。不需要环境的任何先验知识,根据交互数据构建系统的高斯过程模型,以贝叶斯的方式对系统进行长期推理与规划。能在有限的观测数据中提取更多的有用信息,以最少的交互时间学习完成复杂的力控制任务。通过在成本函数中加入能量损失项,实现误差和能量的权衡,使机器人具有良好的柔顺能力。最后,得到的变阻抗控制策略可在任务的不同阶段根据系统状态同时调整目标刚度与阻尼参数。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双机械臂装配、多机械臂协作与机器人步态控制等柔顺控制任务中,保证交互操作的安全性与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13034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10421404.7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臂考虑力约束的轨迹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六自由度机械臂考虑力约束的轨迹规划方法。本发明包括:(1)将力约束转化为接触形变和接触运动速度的约束;(2)优化动态接触冲击的机械臂运动速度;(3)基于力约束进行轨迹规划。本发明将机械臂力约束转化为接触形变和接触运动速度的约束,再根据接触运动学,研究考虑动态接触冲击的机械臂运动速度优化方法和考虑接触形变的基于不同接触边缘的连续轨迹规划方法,此方法为考虑力约束的机械臂轨迹规划提供了新方法。此方法避免了机械臂末端与外界环境的接触碰撞过程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产生极大瞬间冲击,导致接触力超出安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25351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464316.X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3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攻角可控的液压驱动式减纵摇T型水翼,柱翼上端通过连接板安装在船体艏部龙骨下方,下端与水平固定翼垂直焊接,左右两个襟尾翼通过转轴对称地内嵌在水平固定翼中且可同步摆动,襟尾翼与水平固定翼之间留有摆动间隙;液压缸接口上端连接液压缸活塞杆,液压缸接口下端通过销轴与支臂铰链连接,支臂上端开有销轴的滑孔,下端与襟尾翼刚性连接,位置磁环和测量杆安装在密闭的液压缸缸体中。该水翼能对水翼攻角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优化了水翼的结构,增强了稳定性、可靠性和实用性,极大地降低了制造、维修难度。该T型水翼可以与其它减摇附体联合使用,可以使船舶的减摇效果得到极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602332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23393.6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T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嵌入式操作系统三维图形制作软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载导航系统、手机、嵌入式浏览器、数控机床等领域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三维图形制作软件。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三维图形制作软件,由PicoGL函数库,GUI Qt/Embedded,鼠标键盘,Linux开发环境四部分组成;其中PicoGL程序库完成对三维图形的构建,对三维环境的渲染;Qt/Embedded作为PicoGL的GUI,使PicoGL三维模型通过共享内存的通信方式与Qt/Embedded的图像信息交互、命令信息交,在嵌入式开发平台上Linux开发环境内完成整个三维图形制作软件的开发。本发明能够在嵌入式开发平台上完成三维图形的绘制、三维环境的渲染、三维动画的显示以及人机互动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00303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23392.1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25J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163 , B25J9/023 , B25J9/1638 , B25J9/1661 , B25J9/1664 , G05B2219/404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臂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力控制的六自由度机械臂标准汉字书写方法。一种具有力控制的六自由度机械臂标准汉字书写方法,包括汉字轮廓信息提取、机械臂末端轨迹规划、阻抗控制方法设计、接触面位置寻找和书写过程的力控制:具体包括:基于Windows自带的TTF字库提取汉字的轮廓点位置信息,并把轮廓曲线分为直线和样条曲线;将提取出的汉字轮廓位置坐标转化为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笛卡尔空间的坐标。本发明使用六自由度机械臂完成力控制下的汉字书写任务,对工业机械臂具有通用性,可广泛应用于实践教学、科技展览中,也可以用于工业领域完成喷涂、雕刻等任务,可以在脆性物体上书写,保证了书写的精确性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6595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21402.8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含能材料退模工序的专用25吨压力机系统。一种专用25吨压力机系统,包括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机械系统连接方式是油泵电机与单向阀相连接然后链接电磁溢流阀、回流阀流回油箱,将电液伺服阀安装在溢流阀与单向阀中间,连接到油缸的一腔,将两根油管连接到液压缸的活塞端与杆端,在液压缸内部安装用于测量冲头位置的磁滞式位置传感器,在两根油管上安装压力传感器用以测量冲头压力,将油管通过支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本发明可以实现压机冲头全行程为700mm,并且冲头压力可以在25吨以内自由调节。实现冲头运动速度与实时位置的反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282443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76593.8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4N5/2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景深全景图像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析景深需求并计算对焦距离;步骤二:根据对焦距离拍摄图片;步骤三:将拍摄得到的i幅图片进行图像融合,得到全景深全景图像。本发明解决了全景图像在大视角成像前提下不能全图清晰成像这一技术问题,使全景图像在大视场前提下,信息表达更全面,视觉上更清晰,提高了分辨率、减少模糊性以易于识别,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冗余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