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启动摩擦力矩测试仪测控系统及测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53952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62554.1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启动摩擦力矩测试仪测控系统及测控方法,属于轴承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工控机、拓展板、数据采集模块和驱动加载模块,其中,工控机与拓展板双向连接,拓展板与驱动加载模块双向连接,数据采集模块与拓展板连接,驱动加载机构,设置有两个,对称设于启动摩擦力矩测试仪中测量工装的两侧。本发明能够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且能进行自动化测试过程,提高测试效率和减少人工操作。

    一种获得钢体表面陶化‑硅烷复合改性层的方法及改性液

    公开(公告)号:CN10696796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01823.1

    申请日:2017-0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2/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得钢体表面陶化‑硅烷复合改性层的方法及改性液,所述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的,首先将酸性环境预水解处理的硅烷偶联剂预水解液加入到陶化改性液中,然后在常温条件下,将预处理的钢铁基体在陶化液中浸渍处理0.5~1h,可在钢铁表面获得含有铜、铁、锰、锆、锌的复合改性层。本发明采用的是化学转化膜技术,适用于大型复杂曲面零件,并且,改性液避免了毒性较高的重金属离子的使用,如Cr6+;也不具有磷酸盐转化膜技术水污染严重的缺点。本方法获得的改性层表面形貌均匀一致,耐腐蚀性能优良。

    获得纳米Cu-Sn-石墨复合镀层的方法及Cu-Sn-石墨电镀液

    公开(公告)号:CN10469499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12342.7

    申请日:2015-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获得纳米Cu-Sn-石墨复合镀层的方法及Cu-Sn-石墨电镀液。将通过电解法制备的纳米石墨溶胶加入到Cu-Sn镀液中制成Cu-Sn-石墨电镀液,将金属部件置于所述Cu-Sn-石墨电镀液中,在温度为35~45℃、搅拌转速为100~200r/min、pH值为9~10、电流形式为脉冲电流、电流密度为2~4A/dm2、占空比为30%~80%、频率为50~5000Hz的条件下电镀,得到含有铜、锡、石墨以及铜锡结晶产物的复合镀层。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可在复杂曲面施镀、镀液无污染、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本方法获得的镀层具有耐磨损性能优异、摩擦系数低、耐蚀性好、致密性好、厚度均匀且易于控制、无针孔汽包等优点。

    一种中碳钢表面硼氮共渗改性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730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1198337.9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一种中碳钢表面硼氮共渗改性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钢铁表面处理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阳极液相等离子体渗透技术渗硼效率低以及渗硼层与基体硬度梯度不均且梯度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步骤1:将氯化铵、硝酸铵和硼源溶于去离子水,得到复合电解液;步骤2:以不锈钢金属槽为阴极,将预处理后的中碳钢置于复合电解液中作为阳极,采用阳极液相等离子体渗透方式进行电解处理,在中碳钢表面生成硼氮共渗改性层。本发明的硼氮共渗改性层由硼氮共渗相和马氏体构成,硼氮共渗相含量由表面至基体平缓降低,硼氮共渗相包括Fe2B相、FeB相和FeN0.076相。

    一种中碳钢表面碳氮共渗改性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59385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252899.8

    申请日:2020-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碳钢表面碳氮共渗改性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铁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阳极液相等离子体渗透电解初期,电流过大易过载,不利于反应时工件温度控制的问题。本发明将尿素溶解在去离子水形成碳氮源溶液,再取氯化铵颗粒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形成导电盐溶液。将碳氮源溶液与导电盐溶液混合形成复合电解液,然后将中碳钢金属试样在复合电解液中进行电解,在其表面快速生成碳氮共渗改性层。本发明将金属试样作为阳极,利用阳极液相等离子体渗透技术,提高碳氮元素的渗透效率。通过高电压诱发等离子体辉光放电,促使活性碳氮原子轰击金属表面,最终制备出性能优异的表面碳氮共渗改性层。

    一种耐磨减摩复合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2104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388341.X

    申请日:2016-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耐磨减摩复合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在0.2~0.4mol/L的草酸电解液或磷酸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在铝合金基材的表面形成阳极氧化铝膜;在阳极氧化处理结束后,在电解液中添加(NH4)2SiF6进行阻挡层改性,即保持氧化电流强度不变继续氧化,然后使用阶梯降压法,对阻挡层进行减薄和降低其电阻;在硫酸铜溶液中添加pH缓冲剂、pH调节剂和石墨溶胶,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在氧化铝膜的孔洞中进行润滑材料的沉积。本发明工艺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制备出的复合氧化铝膜能够在保留有氧化铝膜高硬度和耐磨性的同时,又具备了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较长的磨损寿命。

    实现刚柔转换的推拉链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0082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710072253.X

    申请日:2007-05-23

    Abstract: 一种实现刚柔转换的推拉链,用作远距离作业时所需要的“伸缩臂”。它包括链节、控制销、固定销、压盖、弹簧、螺栓轴孔和螺孔;其中,各个矩形链节的结构相同且可借助纵向两侧的凸缘与凹槽相互插接;相互插接的链节可绕旋入螺栓轴孔和螺孔内的螺栓轴转动;控制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头部探出;其上的∠形槽与固定销的∠状头部脱离啮合,固定销的锥形头部被顶入相邻链节的锥形孔中,使其不能相互转动而成“刚性”;当控制销被压入孔中后,固定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其∠状头部进入控制销上的∠形槽中,固定销的锥形头部与相邻链节的锥形孔脱离啮合,链节间可自由转动而呈“柔性”。整根推拉链条的“刚性”状态与受力方向无关。

    实现刚柔转换的推拉链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55017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72253.X

    申请日:2007-05-23

    Abstract: 一种实现刚柔转换的推拉链,用作远距离作业时所需要的“伸缩臂”。它包括链节、控制销、固定销、压盖、弹簧、螺栓轴孔和螺孔;其中,各个矩形链节的结构相同且可借助纵向两侧的凸缘与凹槽相互插接;相互插接的链节可绕旋入螺栓轴孔和螺孔内的螺栓轴转动;控制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头部探出;其上的∠形槽与固定销的∠状头部脱离啮合,固定销的锥形头部被顶入相邻链节的锥形孔中,使其不能相互转动而成“刚性”;当控制销被压入孔中后,固定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其∠状头部进入控制销上的∠形槽中,固定销的锥形头部与相邻链节的锥形孔脱离啮合,链节间可自由转动而呈“柔性”。整根推拉链条的“刚性”状态与受力方向无关。

    一种中碳钢表面硼氮共渗改性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7301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98337.9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一种中碳钢表面硼氮共渗改性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钢铁表面处理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阳极液相等离子体渗透技术渗硼效率低以及渗硼层与基体硬度梯度不均且梯度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步骤1:将氯化铵、硝酸铵和硼源溶于去离子水,得到复合电解液;步骤2:以不锈钢金属槽为阴极,将预处理后的中碳钢置于复合电解液中作为阳极,采用阳极液相等离子体渗透方式进行电解处理,在中碳钢表面生成硼氮共渗改性层。本发明的硼氮共渗改性层由硼氮共渗相和马氏体构成,硼氮共渗相含量由表面至基体平缓降低,硼氮共渗相包括Fe2B相、FeB相和FeN0.076相。

    一种新型中碳钢表面碳氮共渗改性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5938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52899.8

    申请日:2020-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中碳钢表面碳氮共渗改性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铁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阳极液相等离子体渗透电解初期,电流过大易过载,不利于反应时工件温度控制的问题。本发明将尿素溶解在去离子水形成碳氮源溶液,再取氯化铵颗粒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形成导电盐溶液。将碳氮源溶液与导电盐溶液混合形成复合电解液,然后将中碳钢金属试样在复合电解液中进行电解,在其表面快速生成碳氮共渗改性层。本发明将金属试样作为阳极,利用阳极液相等离子体渗透技术,提高碳氮元素的渗透效率。通过高电压诱发等离子体辉光放电,促使活性碳氮原子轰击金属表面,最终制备出性能优异的表面碳氮共渗改性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