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激励源和多传递路径的电磁与机械振动耦合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346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59828.6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分析和振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激励源和多传递路径的电磁与机械振动耦合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分析不同的电磁激励、机械激励和传递路径计算了多激励源‑多传递路径下的耦合振动响应。本发明把包括负载激励、SVPWM高频激励、转子不对中激励和轴承激励等多个电磁激励和机械激励考虑在内,能够为不同永磁电机设计方案的振动响应分析提供参考,为永磁同步电机减振降噪优化设计提供新方案。利用本发明计算多激励源‑多传递路径下的耦合振动响应是准确高效的,可以快速研究永磁同步电机驱动负载设备的全频段振动响应分布和特性,进而可以用于指导低噪声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实际设计生产。

    燃气轮机滚动轴承动态应力计算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8350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10337.0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气轮机滚动轴承动态应力计算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涉及应力计算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燃气轮机滚动轴承所处冲击载荷工况的工况曲线计算燃气轮机滚动轴承受到的冲击加速度,基于冲击加速度计算得到总载荷实际值,以初始的压力分布作为输入,在总载荷实际值的约束下利用油膜厚度方程、雷诺方程、非牛顿流体模型计算压力分布和剪切应力分布,进一步根据压力分布和剪切应力分布计算得到燃气轮机滚动轴承中滚动体与内圈的接触表面及次表面的应力分布,能够在冲击载荷工况下的应力计算过程中考虑轴承润滑情况,从而可准确计算冲击载荷工况下燃气轮机滚动轴承的动态应力。

    一种动态载荷自适应时域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7168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811017276.5

    申请日:2018-09-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力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载荷的自适应时域识别方法;包括真实机械系统的逆模型离线建模和动态载荷在线识别,具体为将未知载荷加载于真实机械系统,采集其输出信号;将输出信号输入简谐发生器中,分解生成窄带简谐信号;将系统响应的窄带简谐信号作为自适应逆模型滤波器的输入;自适应逆模型滤波器输出信号通过简谐信号合成器合成;此时简谐信号合成器的输出信号即为真实机械系统动态载荷的最佳估计。本发明采用自适应滤波器建立正模型,再由系统正模型对延迟逆模型进行自适应建模,对边界和初值条件不敏感、易收敛,识别精度高,运算速度快,对任意频率的输入信号延迟时间都相等,不会改变频率间谐波关系,有利于信号波形保持。

    一种三螺杆泵流体脉动蓄能安全阀

    公开(公告)号:CN107559467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710645541.3

    申请日:2017-08-01

    Abstract: 一种三螺杆泵流体脉动蓄能安全阀,包括:机械密封外圈、阀杆、弹簧、下盖、上盖、阀体、锁紧环、振膜、限位罩、限位套、调节顶杆、顶杆套;阀体为空心结构,由上层凸起和下层凸起分隔为上部腔体、中部腔体和下部腔体;阀体上部腔体的上表面开有上阀孔;所述的上盖安装于上阀孔内;中部腔体的侧面开有通流孔;上层凸起的上表面有环形圈槽,振膜置于环形圈槽上,由锁紧环固定;锁紧环与阀体上层凸起连接;限位罩固定于上层凸起的下表面;所述的阀杆一端通过机械密封外圈固定于于下层凸起上,阀杆的另一端与限位套连接,阀杆外套有弹簧。本发明装置通过振膜形变减小三螺杆泵出口压力脉动,提升降低三螺杆泵的振动和噪声,延长三螺杆泵的运行寿命。

    一种动态载荷自适应时域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7168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17276.5

    申请日:2018-09-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力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载荷的自适应时域识别方法;包括真实机械系统的逆模型离线建模和动态载荷在线识别,具体为将未知载荷加载于真实机械系统,采集其输出信号;将输出信号输入简谐发生器中,分解生成窄带简谐信号;将系统响应的窄带简谐信号作为自适应逆模型滤波器的输入;自适应逆模型滤波器输出信号通过简谐信号合成器合成;此时简谐信号合成器的输出信号即为真实机械系统动态载荷的最佳估计。本发明采用自适应滤波器建立正模型,再由系统正模型对延迟逆模型进行自适应建模,对边界和初值条件不敏感、易收敛,识别精度高,运算速度快,对任意频率的输入信号延迟时间都相等,不会改变频率间谐波关系,有利于信号波形保持。

    一种带有消声结构的水下自流散热式隔声罩

    公开(公告)号:CN107244397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332160.X

    申请日:2017-0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消声结构的自流散热式隔声罩,包括:前段安装结构、后段安装结构、螺栓和法兰;其中,前段安装结构、后段安装结构通过螺栓连接至法兰;法兰与声源连接;前段安装结构中有入水通道,后段安装结构与声源之间有散热水道,用于散热;后段安装结构包裹声源,利用材料间的内耗,降低向外的辐射功率,实现有效隔声;入水口和出水口处均分布有消声机构,抑制水道噪声。本发明方法既保证了良好的散热,又实现了较小的漏声,适用于水下需要同时散热和隔声的航行器。

    一种柴油机含凸轮轴的轴系复合振动与调控耦合建模分析系统及其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08847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130756.7

    申请日:2016-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9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含凸轮轴的轴系复合振动与调控耦合建模分析系统及其分析方法。包括PID控制器、执行器、瞬时喷油量模块、气缸压力模块、负载载荷、传动装置弹性轴系模块;执行器受控制参数调节输出控制电流,决定齿条拉杆位移,齿条拉杆位移量决定瞬时喷油量模块输出的喷油量,喷油量由气缸压力模块换算为汽缸压力输出给传动装置弹性轴系模块;传动装置弹性轴系模块的输入包括气缸压力和负载载荷,输出的各惯量瞬时转速响应中包含轴系复合振动特性,取凸轮轴惯量的瞬时转速响应作为反馈信号,与目标转速的差值输入PID控制器,构成闭环控制系统。本发明成功对PID控制参数进行预测,避免耦合振荡故障发生,保证实船运行的稳定性。

    一种可连续变化的活塞环整环机械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42156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312368.0

    申请日:2016-05-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连续变化的活塞环整环机械加载装置,活塞、加载装置壳体、加载顶杆、连接顶杆,加载装置壳体设置在活塞顶部,加载装置壳体里设置弹簧组件安装孔,弹簧组件安装孔里安装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外侧弹簧卡具、内侧弹簧卡具、弹簧,弹簧位于外侧弹簧卡具和内侧弹簧卡具的中空结构里,加载顶杆一端与外侧弹簧卡具相连,另一端与活塞环相接触,加载装置壳体中部伸出螺杆,螺杆上安装调节螺母,连接顶杆的一端连接内侧弹簧卡具,另一端与调节螺母相接触。本发明可对活塞环整环进行加载,既实现了对活塞环周向均匀连续定量加载,同时也保证了活塞环与缸套间的相对的弹性接触。

    一种齿轮传动系统内外部激励同步分离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731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27534.8

    申请日:2017-08-23

    Abstract: 一种齿轮传动系统内外部激励同步分离的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输入轴、输出轴、传动齿轮箱组件、扭矩测试组件、电薄膜传感器、导电滑环和可编程磁力制动器;所述传动齿轮箱组件包括一级传动齿轮副、二级传动齿轮副、中间传动轴、支撑轴承和箱体;所述扭矩测试组件分别安装在驱动电机和二级传动齿轮箱组件之间,以及二级传动齿轮箱组件和可编程磁力制动器之间;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安装在传动齿轮副从动轮连接平键的承压面侧;所述导电滑环安装在中间传动轴中间位置,与刷臂连接。本发明所需传感器数量少,可精确获取齿轮传动系统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解决了内部激励难以通过直接测试获得的问题。

    一种内燃机曲轴系统纵扭耦合刚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6300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645583.7

    申请日:2017-08-01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曲轴系统纵扭耦合刚度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量并记录内燃机曲轴系统相关参数;确定曲轴系统的轴承约束条件;建立纵扭耦合刚度分析模型;在目标曲柄主轴颈处施加单位扭矩,建立空间超静定系统平衡方程,并建立多余约束处的变形协调条件;得到将变形协调条件转变为求解未知多余约束力的补充方程;再联立系统平衡方程,求解出曲轴系统轴承处的支撑反力、目标曲柄固定端处的约束力及约束力矩;在目标曲柄主轴颈和相邻曲柄主轴颈分别施加单位轴向作用力,计算得到单位扭矩作用下的轴向位移柔度;最终求出耦合刚度。本发明方法计算内燃机曲轴系统纵扭耦合刚度精度高且易于工程实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