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体耳片精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67932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89585.6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回转体耳片精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属于纤维复合材料产品制造加工领域。该加工装置的气瓶后封头安放到下固定防护架的底座上,上加工定位架的定位轴穿入前接头气嘴孔,调整上加工定位架、气瓶和下固定防护架的位置,通过连接螺栓和螺母固定回转体耳片精加工装置,通过上加工定位架的耳片定位加工孔实现气瓶耳片的精加工。该回转体耳片精加工装置及方法既实现了对气瓶上任意安装位置要求的耳片进行精加工,又避免了机加工过程中对金属部件和复合材料之间界面的损伤,保证了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安全性。回转体耳片精加工装置的结构设计灵活、安装和拆卸简单方便、成本低,可满足回转体任意安装位置金属件的机加工要求,易加工、利用率高。

    一种强韧化耐高温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0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27375.1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一种强韧化耐高温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强韧化耐高温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热熔预浸用耐高温环氧树脂韧性、模量、耐热性与高模高强纤维相矛盾,导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界面性能差的问题。方法:一、制备强韧化耐高温环氧树脂;二、制备预浸料。本发明制备的强韧化耐高温环氧树脂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本发明制备的强韧化耐高温环氧树脂预浸料具有较好的粘性、铺覆性及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强韧化耐高温环氧树脂预浸料。

    一种耐高温轻量化薄壁加筋舱体及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614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68873.9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高温轻量化薄壁加筋舱体及成型方法,属于模具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轻量化薄壁加筋舱体及成型方法。解决了现有复合材料结构舱体质量大、强度低以及无法耐受高温的问题。它包括舱体主体和加强筋,所述舱体主体与加强筋的材质均为碳纤维增强塑料,所述加强筋设置在舱体主体的内壁上,所述加强筋包括多个横向加强筋和多个纵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与纵向加强筋相互交错设置,所述横向加强筋垂直于舱体主体轴线沿径向设置,所述纵向加强筋平行于舱体主体轴线沿纵向设置,所述多个横向加强筋之间与多个纵向加强筋之间都均匀间隔设置。它主要用于复合材料结构舱体的研制。

    一种定位耳片一体化成型气瓶的制造装置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19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844270.X

    申请日:2023-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耳片一体化成型气瓶的制造装置和制备方法,属于纤维复合材料设计制造领域,气嘴防护接头螺纹孔连接芯模定位轴,前接轴螺纹孔和气嘴防护接头螺纹连接,前接轴的卡盘固定接轴和缠绕机旋转卡盘连接固定。缠绕机通过前后卡盘将前接轴‑气嘴防护接头‑芯模定位轴‑后接头‑后接轴的中心线保持水平高度一致,并传动缠绕机的旋转,配合缠绕机小车的Y向运动和导丝嘴的伸缩运动对气瓶的实现稳定的测地线缠绕工艺。该气瓶既实现了在橡胶内衬上进行气瓶的缠绕成型,又实现了对耳片的定位埋缠,保证了纤维的连续完整性。且水溶模的结构设计灵活、成型快捷方便、成本低,尤其大尺寸时研制周期的优势更为明显。

    一种含注入层的复合材料绕线轴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194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810400896.0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注入层的复合材料绕线轴成型方法,属于模具成型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带有流体物料夹层的复合材料绕线轴无法成型的问题。将模本体安装在卧式缠绕机上,用200目砂纸打磨模本体外表面之后,再用棉纱清理打磨后模本体表面,并在模本体上刷涂脱模剂;将步骤一涂有脱模剂的模本体表面涂刷本体胶,将碳纤维安装在卧式缠绕机的缠绕张力器上,对模本体的外表面进行碳纤维的第一层环向缠绕,设定第一层环向缠绕的碳纤维的初始张力为30±3N/团,缠绕角度为85°~90°,重复2~4次缠绕,缠绕长度为150mm~500mm的第一层环向缠绕碳纤维层,第一层环向缠绕碳纤维层的总缠绕层厚度为0.5mm~2mm。本发明实现流动物料夹层与第一、二碳纤维复合层一体成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