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河流坐底仿生水沙观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4095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1354033.7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山区河流坐底仿生水沙观测系统,包括坐底仿生外框架部分和水沙监测设备部分,所述三三体体坐底左右为结构相同位置对称的两个坐底侧体,中间为仪器仓;左右坐底侧体为仿生鱼设计,分为仿生配重的前部和尾部,所述前部为中间高两头低的流线型,且内部为用于灌注配重材料的空腔,左右坐底侧体通过连接杆连接成一体;所述仪器仓仓体两侧通过连接板分别与坐底侧体的侧壁连接;左右坐底侧体的两尾部通过水平尾翼连为一体;水平尾翼尾部铰接有浮球回收安装桶,浮球与支持杆尾部连接。本发明特别适用于河水湍急、河床泥沙运动剧烈、河床冲淤明显的复杂强水动力条件的高原河流、山区河流的水文泥沙监测。

    基于散点数据的水体环境地形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732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643079.X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散点数据的水体环境地形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通过野外调查获取目标区域的地形散点数据并绘制成CAD图;②提取各河道横断面上的实测点的横向距离、纵向距离和高程数据;③采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对各河道断面进行插值;④通过三角形网格对整个目标区域进行线性插值,得到目标区域的平面地形图;⑤将目标区域的平面地形图转化为目标区域的河床曲面;⑥计算目标区域在现有水力条件下的河床可动层厚度,以河床可动层厚度为依据将河床曲面向下垂向拉伸,即完成基于散点数据的目标区域的水体环境地形构建。本发明可提高构建的水体环境地形的准确性,可为建立河道洪水、泥沙输运以及污染物扩散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基于分层混合长度的淹没植被区水流垂线流速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1132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05734.5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层混合长度的淹没植被区水流垂线流速预测方法,将完全发展的淹没植被水流分为植被层和表水流层,通过分别求解各层动量方程,获得淹没植被区水流垂线流速分布解析解;其中表水流层,从淹没植被水流紊动扩散机制出发提出了分层混合长度模型。所得解析通过大量水槽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率定及验证,表明该模型在提高预测准确度的同时,对于不同来源数据具有极强通用性。所需确定常数均为本领域常见的计算变量,可以根据水流条件、植被条件和河道条件确定,不需要展开流速测量,降低了研究成本,且在本领域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基于雨-水-沙变化的山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0064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178730.6

    申请日:2020-03-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雨‑水‑沙变化的山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目标河段的易淤河段选取易淤断面;计算在不同设计洪水流量条件下,易淤断面在设计洪水挟沙淤床后的成灾水位,绘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根据易淤断面的预警水位,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中得到易淤断面的预警水位对应的流量,该流量即为预警流量,根据预警流量反推临界雨量;当目标河段的上游发生强降雨后,实时监测降雨量信息,当降雨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雨量时,即发出山洪灾害预警。本发明的方法充分考虑了山区小流域的泥沙与洪水的耦合作用,在建立预警指标时考虑了泥沙淤床引起的水位增加问题,可为山区小流域的山洪灾害防治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利用图像识别的山区陡坡卵砾石河道平均流速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869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37890.7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图像识别的山区陡坡卵砾石河道平均流速测量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有效测量山区陡坡卵砾石河道平均流速方法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代表河段作为测量河段并安装录像设备;采集染色剂录像;录像预处理;图片中染色剂边界的确定以及二值化;利用不同颜色空间求得相应的每个时刻Euclidean距离值变化;统计每个断面相应颜色空间的Euclidean距离值到达每个断面前沿的时间、最大值到达断面的时间以及计算出染色剂云团质心到达断面的时间;计算测量河段的三种特征流速;计算陡坡卵砾石河床的代表平均流速。该方法通过利用染色剂的三种特征速度来测量陡坡卵砾石河床的平均流速的方法具有简单有效、成本低廉的优势。

    适用于山区小流域暴雨山洪洪水预报预警的水文模型分段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925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01416.9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适用于山区小流域暴雨山洪洪水预报预警的水文模型分段筛选方法,该方法将实测洪水和采用水文模型模拟的洪水分为起涨段、陡涨段、成灾段和退水段,通过将水文模型对陡涨段和成灾段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洪水进行比较来筛选水文模型,充分考虑了水文模型对陡涨段某些关键致灾预警时刻的提前捕捉能力,筛选出的水文模型可提前捕捉暴雨洪水陡涨致灾时刻,可避免漏警,提高山区小流域暴雨山洪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为山区小流域暴雨山洪洪水灾害的预报预警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基于山区小流域暴雨山洪水位上涨变化的水位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6161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160560.6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山区小流域暴雨山洪水位上涨变化的水位预警方法,步骤如下:(1)选定需要进行暴雨山洪预警的山区小流域河段作为目标河段,根据易受灾对象确定目标河段的成灾水位;(2)在目标河段上游发生暴雨时,对目标河段的控制断面进行洪水水位上涨率监测直到洪水消退;(3)根据洪水水位上涨率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发出准备转移预警,在发出准备转移预警后,根据实时洪水水位上涨率变化情况判断洪水是否发展到洪水水位陡涨阶段,发现洪水进入洪水水位陡涨阶段后,估算洪水水位达到成灾水位的预计时长和洪水水位达到成灾水位的预计时刻,在洪水水位达到成灾水位的预计时刻之前尽早发出立即转移预警。

    利用边滩漂石调沙的支流强来沙条件下干支交汇淤积段高水位致灾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770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48603.1

    申请日:2019-01-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边滩漂石调沙的支流强来沙条件下干支交汇淤积段高水位致灾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定需要进行边滩漂石调沙的干支交汇处的干流河段作为目标河段,目标河段为陡缓衔接河段,陡缓衔接河段的上游河段的沟床比降大于下游河段的沟床比降,干支流交汇处的支流的沟床比降大于陡缓衔接河段的上游河段的沟床比降;(2)勘测目标河段在干支流交汇处的泥沙淤积体的位置;(3)在目标河段的上游河段的左岸边滩和右岸边滩上交错布置漂石,最上游的漂石位于干支流交汇口以及和目标河段的干支流交汇处的泥沙淤积体的上游。该方法可提高山区河流干支流交汇淤积段在支流强来沙条件下的泄洪能力。

    一种组合式坡面流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0690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410674931.X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坡面流试验装置,包括坡面水槽,坡面水槽通过支柱支撑形成倾斜结构,还包括活动面板和与其匹配的连接件,所述坡面水槽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开口、出水端的底板上设置有防滑条,活动面板通过与其匹配的连接件连接形成组合式坡面铺设于坡面水槽的底板上。使用该装置进行坡面流试验,能够增加人造植被的重复使用率、延长坡面水槽的使用寿命,还能够快速地实现各种坡面条件的更换,节约坡面流试验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一种山区河道卵石滩间联动关系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787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257629.9

    申请日:2015-05-1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山区河道卵石滩间联动关系的检测方法,步骤如下:(1)以待进行卵石滩整治的实际河段为原型构建第一物理模型;(2)向第一物理模型中引入不同流量的水流,测量不同流量下与待整治卵石滩相邻的卵石滩中间断面的水位和水深,计算相应卵石滩中间断面的临界起动流速;(3)移除第一物理模型中的待整治卵石滩,按前述流量引入水流,测量不同流量下与待整治卵石滩相邻的卵石滩的中间断面的水位和水深,计算相应卵石滩中间断面的临界起动流速;(4)分别比较步骤(2)和(3)的与待整治卵石滩相邻的卵石滩中间断面的卵石颗粒的临界起动流速和水位,根据临界起动流速和水位的变化情况确定待整治卵石滩与其相邻卵石滩间的联动关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