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67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2417.X

    申请日:2023-12-06

    IPC分类号: G06F11/20 G06F16/27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运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本申请技术方案首先获取实时产生的电厂数据,所述电厂数据包括各层级业务数据、电厂设备监测数据以及控制数据,如果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出现故障,则生成预警信息并进行应急备用系统的切换,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将本地数据库切换成云端数据库的方式,继续持续维持电厂各级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实现了当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出现故障时,面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无法对电厂各级数据进行处理,通过云端数据库替换本地数据库的方式,为电厂各级业务系统提供持续稳定运行的效果。

    一种火电机组中停电动门阀位的软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89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75753.3

    申请日:2023-11-07

    IPC分类号: F16K3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中停电动门阀位的软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系统初始化模块、系统计算模块和系统输出模块;该方法包括:通过系统初始化模块,得到内部信号:软测量计算阀位基准值POSref;通过系统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系统内部信号:正在开操作ODL、阀门正在关操作CDL信号、周期开门阀位增信号OID和周期关门阀位减信号CCD;系统输出模块接受系统初始化模块输出的内部信号POSref,并接受系统计算模块产生内部信号:阀门正在开操作ODL、阀门正在关操作CDL信号、周期开门阀位增信号OID、周期关门阀位减信号CCD,得到软测量计算阀位POS输出。本发明根据电动门的相关信号自动计算电动门的阀位,便于运行员在集控室监视电动门阀位反馈。

    一种大数据平台服务器储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510114U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23356377.4

    申请日:2023-12-11

    IPC分类号: H05K7/20 H05K7/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运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数据平台服务器储存装置,包括储存装置主体,所述储存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竖向铜板,所述竖向铜板侧壁设置有硬盘安装架,所述硬盘安装架中部设置横向铜板,所述竖向铜板与所述横向铜板连接,所述储存装置主体顶部内层设置有风扇安装槽,所述风扇安装槽上安装有风扇矩阵,所述储存装置主体顶部外壁位于所述竖向铜板正上方位置安装有外壁铜排,所述外壁铜排侧壁安装有散热铜排,实现了对长时间高温下大数据平台服务器的储存装置进行降温的效果。

    一种大数据可视化大屏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145960U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23365181.1

    申请日:2023-12-11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运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数据可视化大屏显示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旋转支撑装置,所述装置底座上表面螺接有第一显示屏框架和第二显示屏框架,所述侧支撑装置顶部安装有侧支撑装置连接柱,所述侧支撑装置连接柱与所述第一显示屏框架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框架之间螺接有连接柱紧固件,所述第一显示屏框架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框架外壁安装有显示屏框架连接件插槽,所述显示屏框架连接件插槽上插接有显示屏框架连接件,当主显示屏出现故障后,可以快速使用备用屏幕,实现了当主屏幕出现故障后,电力系统的管理人员可以继续通过屏幕获取信息的效果。

    一种输煤皮带跑偏矫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765563U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22444231.9

    申请日:2023-09-08

    IPC分类号: B65G15/64 B65G15/32 B65G39/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煤皮带跑偏矫正装置,涉及皮带跑偏矫正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中心处开设有多个螺孔,所述底板顶端靠近中心处且位于螺孔上方对称可拆卸式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顶端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端且靠近一侧处固定连接有移动组件,所述底板两侧端且位于中心处对称螺栓可拆卸式连接有卡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运行电机,然后在转轮一和转轮二以及套轴、滑轴、锥齿轮一、锥齿轮二、丝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下,从而实现调节辊轮高度的目的,进而解决了需要人为地对限位螺柱和调节螺柱进行转动和调整时,由此会使得耗时耗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