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28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13279.7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储能的压力保护设备和储能设备。本发明的用于储能的压力保护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均容纳有压力保护液;进气管,进气管设在壳体上;空气管,空气管的下开口位于第一腔体的压力保护液的液面下方,空气管的下开口与第一腔体的压力保护液的液面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为第一预设值;出气管,出气管设在壳体上,出气管的进口与第二腔体内的压力保护液的上方空间连通;降压管,降压管的至少部分设在第二腔体内,降压管的下开口与第二腔体的压力保护液的液面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为第二预设值。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储能的压力保护设备具有可进行负压和超压保护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2828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513279.7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储能的压力保护设备和储能设备。本发明的用于储能的压力保护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均容纳有压力保护液;进气管,进气管设在壳体上;空气管,空气管的下开口位于第一腔体的压力保护液的液面下方,空气管的下开口与第一腔体的压力保护液的液面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为第一预设值;出气管,出气管设在壳体上,出气管的进口与第二腔体内的压力保护液的上方空间连通;降压管,降压管的至少部分设在第二腔体内,降压管的下开口与第二腔体的压力保护液的液面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为第二预设值。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储能的压力保护设备具有可进行负压和超压保护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8972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513273.X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有滑梯式堆积装置的相变堆积床和堆积方法。本发明的带有滑梯式堆积装置的相变堆积床,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盖体、筒体、下盖体和下均流板;滑动部,滑动部的至少部分可拆卸地设在容纳腔内,滑动部具有滑道;第一移动部,第一移动部与滑动部和下均流板中的至少一者相连;第二移动部,第二移动部与滑动部相连,第二移动部可带动滑道的出口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三移动部,第三移动部与滑动部和下均流板中的至少一者相连。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带有滑梯式堆积装置的相变堆积床具有便于堆积相变胶囊和便于提升安全性和储放热效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58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70929.4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Inventor: 贾纯超 , 吴智泉 , 陈克锐 , 马帆帆 , 韩雨辰 , 曾强 , 麦欣 , 王鹏 , 郭浩楠 , 赵钊 , 王际辉 , 郑嘉 , 何勇健 , 沈峰 , 姜晓霞 , 白宁 , 李海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锅炉的热泵储电系统,所述耦合锅炉的热泵储电系统在储电回路中,可以通过储热装置和储冷装置将电能以热能和冷能的形式进行储存,在放电回路中,可以将储热装置和储冷装置的热能和冷能进行释放,以产生电能。由于相关技术中的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逆损失会导致能源的浪费,会降低储能系统的往返效率,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泵储电系统与锅炉相结合,用热泵储能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通过中间换热器进行回收,以加热用户回水,不足的热量由锅炉进一步补充为用户供热。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耦合锅炉的热泵储电系统可以对放电过程中的余热进行回收,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24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70911.4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储能系统,所述热泵储能系统包括储能回路和释能回路,储能回路中的回热器的数量大于释能回路中的回热器的数量,由此在储能阶段时,可以减少热泵储能系统因为换热温差较大导致的热能损失,有助于优化系统中热能的分配和利用,提高系统热能利用效率。在释能阶段时,可以减少流体在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损失,增加了系统的发电效率。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泵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189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13273.X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有滑梯式堆积装置的相变堆积床和堆积方法。本发明的带有滑梯式堆积装置的相变堆积床,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盖体、筒体、下盖体和下均流板;滑动部,滑动部的至少部分可拆卸地设在容纳腔内,滑动部具有滑道;第一移动部,第一移动部与滑动部和下均流板中的至少一者相连;第二移动部,第二移动部与滑动部相连,第二移动部可带动滑道的出口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三移动部,第三移动部与滑动部和下均流板中的至少一者相连。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带有滑梯式堆积装置的相变堆积床具有便于堆积相变胶囊和便于提升安全性和储放热效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1112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789238.1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包括:重物组件,包括重物本体;支撑组件,设置在支撑基面上,支撑组件包括由多个支撑柱共同围成的升降通道,重物组件在升降通道内可上下运动地设置;电动发电机,设置在支撑组件上或者支撑基面上,电动发电机与重物组件连接,以作为电动机带动重物组件向上运动或者在重物组件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作为发电机发电;重物本体和支撑组件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重物导向机构和重物导轨对重物本体的运动进行导向,解决了重物组件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震动或外部干扰而发生的晃动的问题,保证了重物组件的位置精度。同时,本发明的储能装置可由多个单元以矩阵的形式组合而成,易于模块化复制,以便于灵活地设置储能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5702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1356226.1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K7/02 , H02K49/10 , H02J3/30 , H02J15/00 , H02J3/24 , H02P9/00 , H02P9/06 , H02P9/10 , H02P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包括电动机、飞轮转子、双馈变速装置和同步发电机。电动机与飞轮转子相邻以驱动飞轮转子旋转,双馈变速装置包括外转子、内转子和变流器,外转子套设内转子,飞轮转子与内转子传动连接以驱动内转子旋转,内转子通过变流器从电网取电或向电网放电以产生恒定转速的旋转磁场,外转子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恒速旋转。外转子与同步发电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以驱动发电机稳定发电输出恒频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0809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1075531.3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电站运营技术 , (北京)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辐射管加热系统,该系统包括:辐射管、加热体以及熔盐,其中,加热体贯穿辐射管;熔盐填充于辐射管的内部,并包裹加热体;加热体用于加热熔盐,使熔盐保持在第一预设温度;熔盐吸收加热体的热量,并利用热量加热辐射管,使辐射管保持在第二预设温度。本申请实施例的辐射管加热系统,采用熔盐换热替代现有的燃气加热,可减少对燃气的使用,延长辐射管使用寿命;熔盐填充至辐射管内部,提高辐射管传热效率;加热系统结构简化,省去燃气辐射管的燃烧器、换热器、引风机、鼓风机等相关设备,降低设备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33892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1811552762.7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核电软件高效耦合分析系统,包括:配置管理模块,对核电计算程序及其附属程序进行统一配置管理,并进行程序添加/移除;程序控制模块,具有至少一个程序控制接口,以对至少一个核电计算程序进行耦合计算控制;数据交换模块,具有至少一个数据交换接口,以对至少一个核电计算程序进行耦合数据管理;结果管理模块,接收并保存运行结果,并对运行结果进行统一管理。本发明能够对核电软件中各个计算程序进行统一配置和管理,实现计算程序的灵活添加、卸载,多个计算程序互相耦合运行,统一的运行控制,程序间数据的实时交互,以及多程序计算结果的统一管理,从而为核电软件耦合分析提供一个稳定且高效的平台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