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2313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512426.9
申请日:2017-06-29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东南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电网网损的数据中心间数据网络负载分配方法,根据数据中心内服务器CPU的工作频率及利用率,得出各数据中心的能耗,对下一时段数据网络负载情况和电力网络负荷情况的预测,在电网的统一调度下,对数据中心间网络负载的分配进行控制,改善电网潮流分布,降低系统有功网损,找到各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网络负载的最优分配方案,降损效益显著,使得数据中心用电作为一种资源纳入到改善电力网络状态的范畴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42313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710512426.9
申请日:2017-06-29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东南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电网网损的数据中心间数据网络负载分配方法,根据数据中心内服务器CPU的工作频率及利用率,得出各数据中心的能耗,对下一时段数据网络负载情况和电力网络负荷情况的预测,在电网的统一调度下,对数据中心间网络负载的分配进行控制,改善电网潮流分布,降低系统有功网损,找到各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网络负载的最优分配方案,降损效益显著,使得数据中心用电作为一种资源纳入到改善电力网络状态的范畴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56291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817340.7
申请日:2017-09-12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资源掩码的需求响应资源快速定位方法,对需求响应资源的地址初始数据分配编号,输入需求响应资源的目的地址,在经过处理后的完整路径压缩树形数据结构中进行查询定位,能够对需求响应资源快速查找定位,可以减少需求响应项目执行的时间,使需求响应的命令下达时间更快,缩短命令下达与需求响应项目执行的时间,使需求响应的容量更加精准,能够帮助电力调度中心对需求响应资源进行快速调度,有效性地对需求响应项目调度进行优化,达到效益最大化,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42552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508974.4
申请日:2017-06-28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东南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负荷波动性的动态聚合建模及参与调频方法,提供抽象的综合聚合模型,模型一侧对接各种类型的负荷,整合负荷共性、忽略负荷异性;另一侧对接电力网络,直接展现出所需应用场景下的聚合负荷属性以及需求响应特性,如响应容量、响应时间、响应速度,需求响应通过掌握和分析系统的负荷构成,可以引导电力用户选择合理的用电时间,或采用合理的蓄能方式,达到移峰填谷的作用,可以应用聚类分析进行负荷特性研究,利用动态聚合体不断对系统频率变化进行动态修正,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726538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610654302.X
申请日:2016-08-10
IPC分类号: F24F11/46 , F24F11/64 , F24F11/88 , F24F110/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楼宇用电调控方法,根据能量守恒原则建立智能楼宇主要用电设备及中央空调所属建筑物的热力学模型,并构建中央空调的电功率与制冷量之间函数拟合关系;基于轮控的方式调控中央空调下的各空调终端,求得智能楼宇对应的最大可削减负荷值;在日前电力市场中,建立基于电力公司、负荷聚合商及智能楼宇三方互动的调度框架。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为负荷聚合商参与日前电力市场进行投标提供依据;在电力公司层面和负荷聚合商层面根据节能效果最大化进行优化调度,在充分挖掘智能楼宇需求响应潜力的同时保障了相关调度部门和用户的节能效果,进而保证了智能楼宇用电稳定而可靠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84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255208.1
申请日:2017-04-18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系统备用容量决策方法,首先基于需求弹性估计出用户的缺电成本。系统备用成本由容量成本和实时调用电量成本两部分组成,分别根据容量成本和实时调用电量成本计算模型估计系统备用成本。再以用户缺电成本和系统备用成本之和最低为目标,考虑系统的功率平衡、备用容量最小值限制、发电机组出力及旋转备用的上下限和系统静态安全等约束条件,计算系统最优备用容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系统备用容量决策方法,将需求侧资源纳入备用资源考虑,可以有效降低发电侧的备用容量,提高系统设备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72653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610654302.X
申请日:2016-08-10
IPC分类号: F24F11/46 , F24F11/64 , F24F11/88 , F24F110/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楼宇用电调控方法,根据能量守恒原则建立智能楼宇主要用电设备及中央空调所属建筑物的热力学模型,并构建中央空调的电功率与制冷量之间函数拟合关系;基于轮控的方式调控中央空调下的各空调终端,求得智能楼宇对应的最大可削减负荷值;在日前电力市场中,建立基于电力公司、负荷聚合商及智能楼宇三方互动的调度框架。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为负荷聚合商参与日前电力市场进行投标提供依据;在电力公司层面和负荷聚合商层面根据节能效果最大化进行优化调度,在充分挖掘智能楼宇需求响应潜力的同时保障了相关调度部门和用户的节能效果,进而保证了智能楼宇用电稳定而可靠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93454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38418.2
申请日:2017-03-09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G06Q10/06312 , G06Q10/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斯塔克伯格博弈论的电动汽车需求响应调控方法。通过聚合商提前一天拟定价格并向用户预约可调控负荷资源,用户按照电价对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和功率进行适当调节。用户在调节的过程中将会预留出部分可中断、可转移的负荷资源,该调节将实现用户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及使用损失最小化。聚合商在保证下层用户的自身利益最大化前提下,通过对用户电动汽车预留出的负荷资源进行聚合后,去参与其他聚合商的竞争。最终聚合商在实现用户的利益化(主要为满意度,即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也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32707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02622.8
申请日:2016-08-23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清华大学
CPC分类号: Y02P90/82 , G06Q10/06375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省、地市、区域多级电力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包括A),确定评估范围;B),获取评估范围内的原始数据;C),对评估范围内居民小区、工业企业、商业楼宇及典型用户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D),对评估范围进行区域层面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E),对评估范围进行地市层面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F),对评估范围进行省级层面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本发明进行评估时仅需将下一层级的需求侧资源视作不同规模的聚合节点,有效的减少了大范围需求侧资源潜力评估的时间,用于快速评估某一给定激励电价下的省、地市、区域三个层级的需求响应潜力,为需求响应方案制定、需求响应项目实施起有力的支撑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016410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710186797.2
申请日:2017-03-27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K9/6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网络拓扑数据,网络拓扑数据至少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元件以及元件之间的线路的相关特征;基于异质网络节点表示学习方法,对网络拓扑数据进行目标优化学习,将网络拓扑数据映射为可计算的数据空间中的数据分布,得到基于异质网络节点表示学习结果;基于预设的故障检测分类模型,并融合基于异质网络节点表示学习结果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故障诊断。本发明避免了大量的人工工作,降低了系统实现成本,提高了系统对于新数据的适应性;且在计算体系上,本方案设计的相关方法,兼容传统方法中的特征模块,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