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01021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210531170.3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Inventor: 周纪录 , 苗俊杰 , 康勇 , 蒋云峰 , 王聚海 , 杨延文 , 岳素华 , 杨广献 , 马振宏 , 王学军 , 邵向东 , 白志刚 , 王卫东 , 徐志凡 , 董成江 , 杨占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线夹,涉及电力设备接地线及安全施工技术领域。包括U形夹口主体、动压头、套筒螺栓、芯轴和开启把套;所述动压头位于U形夹口主体的夹口内,所述套筒螺栓与U形夹口主体的夹口侧壁之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芯轴右端插入套筒螺栓内,芯轴左端与动压头连接;所述开启把套包括盲孔套筒、U形弹簧和识别销,所述U形弹簧的两个弹簧卡头分别位于套筒螺栓右端套的两个通孔处;所述识别销为两端设有阻挡装置的轴,识别销穿过识别销孔并将U形弹簧压住;芯轴的右端头部与U形弹簧的开口处接触。本发明可在地线被夹紧的状态下将开启装置锁紧,确保地线接地牢靠,保证地线管理工作无失误,避免人身设备事故,提高劳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194538U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21301641.1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IPC: H01G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容器专用放电器,包括绝缘套管、串联电阻、弹簧片套筒、金属放电棒和放电导线;所述绝缘套管内部右端设有串联电阻,所述金属放电棒右端与绝缘套管左端连接,金属放电棒右端通过绝缘套管内的导线与串联电阻左端电连接,在金属放电棒的左端固定并电连接弹簧片套筒,所述放电导线的左端与串联电阻右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适用多种型号的电容器放电,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的特点,能够避免人身设备事故,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劳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45795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15421.4
申请日:2013-04-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风速风向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解决了现有设备存在的结构复杂、体积大、测试精度容易受环境影响的技术问题。包括在传感器支架(1)上分别设置有三个在空间三维方向上的风速传感器,在三个在空间三维方向的反方向上又设置有另三个方向上的风速传感器,这六个风速传感器分别与各自的差压计的输入端连接,差压计的输出端与工业控制机(8)连接,所述的三维方向上的风速传感器均为梯形头皮托管,本发明还公开了测试方法。本发明可自由组合测量一维、二维风速,其结构简单、取材简单、工作性能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3226051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310115355.0
申请日:2013-04-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L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负压蒸汽管路压力测量传压元件,解决了现有开口取样方法所存在的测试精度容易受管内流体流动不均匀影响的问题。包括在被测管路(11)内设置有传压导管(3),在传压导管(3)上连通有L形取样弯管(4),L形取样弯管(4)的水平段管(8)是指向被测管路(11)内的汽流来流方向并与汽流来流方向平行的,在水平段管(8)的侧壁上设置有四个等弧度间隔的进压小孔(10),在传压导管(3)的管内中心点到被测管路(11)的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4-8个L形取样弯管(4)。特别适用于直接空冷机组的排汽管路系统的压力测试和系统阻力测试的压力取样。
-
公开(公告)号:CN103001021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31170.3
申请日:2012-12-11
Inventor: 周纪录 , 苗俊杰 , 康勇 , 蒋云峰 , 王聚海 , 杨延文 , 岳素华 , 杨广献 , 马振宏 , 王学军 , 邵向东 , 白志刚 , 王卫东 , 徐志凡 , 董成江 , 杨占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线夹,涉及电力设备接地线及安全施工技术领域。包括U型夹口主体、动压头、套筒螺栓、芯轴和开启把套;所述动压头位于U型夹口主体的夹口内,所述套筒螺栓与U型夹口主体的夹口侧壁之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芯轴右端插入套筒螺栓内,芯轴左端与动压头连接;所述开启把套包括盲孔套筒、U型弹簧和识别销,所述U型弹簧的两个弹簧卡头分别位于套筒螺栓右端套的两个通孔处;所述识别销为两端设有阻挡装置的轴,识别销穿过识别销孔并将U型弹簧压住;芯轴的右端头部与U型弹簧的开口处接触。本发明可在地线被夹紧的状态下将开启装置锁紧,确保地线接地牢靠,保证地线管理工作无失误,避免人身设备事故,提高劳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45205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181646.X
申请日:2013-05-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空冷汽轮机复合式凝汽换热系统,解决了现有余热回收装置存在的在夏季利用率低和直接空冷机组夏季运行背压高的问题。包括A凝结换热器、B凝结换热器、热网循环泵、A尖峰冷却塔、B尖峰冷却塔、A尖峰冷却水循环泵和B尖峰冷却水循环泵,热网循环水回水经热网泵升压后进入凝汽换热器加热回收余热后,通往热网继续加热达到要求温度后对外供热;当其作为尖峰冷却设备时,凝汽换热器与机力通风冷却塔组成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抽取部分排汽进行冷却,通过减小空冷散热器的热负荷,达到降低机组运行背压的目的。两台凝结换热器的供汽系统、抽空气系统、疏水系统均设置采用切换母管制方式,满足了两台机组单机供热运行的余热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3245205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81646.X
申请日:2013-05-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空冷汽轮机复合式凝汽换热系统,解决了现有余热回收装置存在的在夏季利用率低和直接空冷机组夏季运行背压高的问题。包括A凝结换热器、B凝结换热器、热网循环泵、A尖峰冷却塔、B尖峰冷却塔、A尖峰冷却水循环泵和B尖峰冷却水循环泵,热网循环水回水经热网泵升压后进入凝汽换热器加热回收余热后,通往热网继续加热达到要求温度后对外供热;当其作为尖峰冷却设备时,凝汽换热器与机力通风冷却塔组成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抽取部分排汽进行冷却,通过减小空冷散热器的热负荷,达到降低机组运行背压的目的。两台凝结换热器的供汽系统、抽空气系统、疏水系统均设置采用切换母管制方式,满足了两台机组单机供热运行的余热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2589344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10066742.5
申请日:2012-03-14
Applicant: 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F28F2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接空冷系统风机入口百叶窗,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很好地解决供热机组冬季深度调峰同时兼顾防止空冷系统冻结的问题。包括在直接空冷系统风机筒体(2)的上方设置有空冷三角(1),在直接空冷系统风机筒体(2)的底端口(3)上设置有伞形骨架(4),在每根伞形骨架上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滚珠轴承(6),两相邻的伞形骨架上的滚珠轴承(6)是两两对称设置的,在每一对对称设置的滚珠轴承(6)中均设置有转轴(5),转轴(5)与梯形百叶窗片(8)的一边固定连接在一起,处于同一扇形区域上的各梯形百叶窗片(8)通过铰链(11)与梯形百叶窗片连接杆(9)铰接在一起。本发明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26051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15355.0
申请日:2013-04-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L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负压蒸汽管路压力测量传压元件,解决了现有开口取样方法所存在的测试精度容易受管内流体流动不均匀影响的问题。包括在被测管路(11)内设置有传压导管(3),在传压导管(3)上连通有L形取样弯管(4),L形取样弯管(4)的水平段管(8)是指向被测管路(11)内的汽流来流方向并与汽流来流方向平行的,在水平段管(8)的侧壁上设置有四个等弧度间隔的进压小孔(10),在传压导管(3)的管内中心点到被测管路(11)的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4-8个L形取样弯管(4)。特别适用于直接空冷机组的排汽管路系统的压力测试和系统阻力测试的压力取样。
-
公开(公告)号:CN203224508U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20165066.7
申请日:2013-04-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维风速风向测量系统,解决了现有设备存在的结构复杂、体积大、测试精度容易受环境影响的技术问题。包括在传感器支架(1)上分别设置有三个在空间三维方向上的风速传感器,在三个在空间三维方向的反方向上又设置有另三个方向上的风速传感器,这六个风速传感器分别与各自的差压计的输入端连接,差压计的输出端与工业控制机(8)连接,所述的三维方向上的风速传感器均为梯形头皮托管,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测试方法。本实用新型可自由组合测量一维、二维风速,其结构简单、取材简单、工作性能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