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773183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494983.3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盖板启闭杠杆车,包括底座和车架,所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勾持变电站盖板的吊具,所述底座的后端设置有车轮,所述车架与所述底座的后端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变电站盖板启闭杠杆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安全实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3822608U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20206480.2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泵排气装置,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下部设置有与油泵的排气孔相匹配的接口,所述阀体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第一空腔,内部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通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空腔的截面积,所述第二空腔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密封件、弹簧及堵头,所述堵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腔相通的通孔,所述密封件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下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的连接处密封配合,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用于顶开密封件的顶升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排气简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229224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0891188.3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nventor: 高体攀 , 宋兴荣 , 李卫 , 张国帆 , 鲁桥林 , 高体斌 , 周伟 , 宋华伟 , 侯赞 , 林杰 , 周金刚 , 刘敏 , 刘东晓 , 刘令富 , 蒋斌 , 胡凯 , 崔静安 , 曹浩鹏 , 曾子如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跨间隔调试的便携式测试线盘,包括支架和转动布置于支架上的测试线盘,测试线盘上绕设有定长屏蔽测试线,测试线盘上设有屏蔽接地接口和至少四个测试通道接口,定长屏蔽测试线的一端分别和屏蔽接地接口、测试通道接口电连接;所述支架的上侧设有拖动把手,支架的底部设有移动滑轮,测试线盘上嵌设有可沿测试线盘的转动轴方向滑动的卡止销。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测试量变电站电磁干扰问题,长度可灵活调整,满足电力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要求,具有移动方便、轻便易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530281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906252.X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边缘特征的无人机图像模糊判断方法及系统;方法步骤:空间域模糊分析:利用八方向Prewitt算法提取无人机拍摄的原始图像的边缘特征,对原始图像进行分块处理,统计每个分块中设定四个方向上的边缘数目,根据每个分块的边缘线段数目判断图像是否为模糊图像;频域模糊分析:对原始图像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分析变换后功率谱的锐度指数,根据锐度指数判断图像是否为模糊图像;确定图像清晰还是模糊;进行局部边缘模糊度分析:根据检测到的边缘线段的位置信息计算边缘的宽度,获取局部模糊判断指标,从而进一步确定图像清晰还是模糊。本发明具有规范化、标准化图像模糊检测流程,能提高检测准确度和检测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3028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06252.X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边缘特征的无人机图像模糊判断方法及系统;方法步骤:空间域模糊分析:利用八方向Prewitt算法提取无人机拍摄的原始图像的边缘特征,对原始图像进行分块处理,统计每个分块中设定四个方向上的边缘数目,根据每个分块的边缘线段数目判断图像是否为模糊图像;频域模糊分析:对原始图像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分析变换后功率谱的锐度指数,根据锐度指数判断图像是否为模糊图像;确定图像清晰还是模糊;进行局部边缘模糊度分析:根据检测到的边缘线段的位置信息计算边缘的宽度,获取局部模糊判断指标,从而进一步确定图像清晰还是模糊。本发明具有规范化、标准化图像模糊检测流程,能提高检测准确度和检测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04233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06708.2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Faster R-CNN的无人机巡检图像电力小部件识别方法及系统;它包括步骤如下:对ZFnet模型进行预训练,提取无人机巡检图像的特征图;对初始化得到的RPN区域提议网络模型训练,得到区域提取网络,利用区域提取网络在图像的特征图上生成候选区域框,对候选区域框中的特征进行提取,提取到目标的位置特征和深层特征;利用目标的位置特征、深层特征和特征图,对初始化得到的Faster R-CNN检测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电力小部件检测模型;步骤小部件识别检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Faster R-CNN进行多种类别的电力小部件识别定位可以达到每张近80ms的识别速度和92.7%的准确率。(4):利用电力小部件检测模型进行实际的电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502259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49030.7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5D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巡检用小型光电吊舱的控制装置、吊舱、无人机及方法,包括:吊舱控制器,用于检测吊舱的摇杆位置,把摇杆位置变化产生的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根据数字量生成吊舱控制指令传输至吊舱控制模块;吊舱控制模块,根据吊舱控制指令控制吊舱执行相应的动作,并读取姿态传感器反馈的吊舱的姿态数据,及时修正吊舱姿态,实现对吊舱的增稳控制。本发明的电力巡检用小型光电吊舱控制装置,自身具备姿态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吊舱本身的姿态变化,提高了吊舱控制模块读取姿态传感器反馈数据的速度,及时修正吊舱姿态,增加了吊舱的稳定性,提高了图像采集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082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02708.1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K1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过载配电变压器的光纤光栅测温系统及方法,包括:宽带光源,可控锯齿波发生电路;F-P腔可调滤波器,根据可控锯齿波发生电路输出的锯齿波电压驱动对宽带光源产生的窄带光谱的进行解调,解调为散光谱信号;光分路器,用于将F-P腔可调滤波器输出的散光谱信号分为所需数量的光路并与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通信;校准装置,用于实时确定可调光源的电压跟中心波长的关系;光电探测模块,将每一个传感光栅反射回的与之唯一对应的反射波从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送至数据采集卡。本发明利用准分布式光纤光栅测温技术,实现对高过载配电变压器热点温度的高精度测量,实现对高过载配电变压器进行老化评估及其剩余寿命周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402976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710530630.3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6/182 , G06F16/17 , G06F16/27 , G06K9/6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元异构模型的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多源数据接入;元数据存储;设备统一建模及数据提取;模型匹配度计算;多源数据融合。系统主要包括多源数据接入、元数据存储、设备统一建模及数据提取、模型匹配度计算和多源数据融合五个模块。本发明通过深入分析多源系统数据,建立包括各源系统数据统一模型,通过模型遍历比对,计算模型间匹配度,根据匹配度情况进行自动关联,实现了90%以上的数据自动集成融合,并准确分析出未能融合数据明细及具体原因,既实现了各业务数据的集成融合,又对整体的融合质量进行了有效的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0740297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530630.3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元异构模型的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多源数据接入;元数据存储;设备统一建模及数据提取;模型匹配度计算;多源数据融合。系统主要包括多源数据接入、元数据存储、设备统一建模及数据提取、模型匹配度计算和多源数据融合五个模块。本发明通过深入分析多源系统数据,建立包括各源系统数据统一模型,通过模型遍历比对,计算模型间匹配度,根据匹配度情况进行自动关联,实现了90%以上的数据自动集成融合,并准确分析出未能融合数据明细及具体原因,既实现了各业务数据的集成融合,又对整体的融合质量进行了有效的管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