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48637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425546.1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4/626 , C08F10/00 , C08F1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领域,公开了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应用以及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该烯烃聚合催化剂含有:(1)固体组分,所述固体组分由含钛化合物、含镁化合物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经接触反应得到;(2)有机铝化合物;以及(3)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其中,所述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在式I中,R1选自C1‑C10的链烷基、C1‑C10的直链烷氧基、C3‑C10的环烷基和C6‑C20的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能够采用单一外给电子体替代复配外给电子体,以较高的催化活性实现兼具高等规度和高熔融指数的聚烯烃的制备,特别是兼具高等规度和高熔融指数(可高达401.4g/10min)的高流动性聚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324853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426443.7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nventor: 焦洪桥 , 李化毅 , 李刚健 , 李倩 , 袁炜 , 罗志 , 张玉柱 , 李彦鹏 , 王林 , 乃国星 , 姚强 , 张彤辉 , 张利军 , 王立凯 , 蒋生祥 , 黄河 , 张彩霞 , 胡琳 , 曾祥国 , 王健 , 王伟 , 李丽英 , 王齐
IPC: C07F7/18 , C08F4/626 , C08F10/00 , C08F1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领域,公开了硅杂1,3‑二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烯烃聚合催化剂及烯烃聚合方法。所述硅杂1,3‑二醚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I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C1‑C10的链烷基、C3‑C12的环烷基和C6‑C20的芳基中的任意一种;R3、R4、R5、R5和R6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基团、C1‑C10的链烷基、C3‑C12的环烷基和C6‑C20的芳基中的任意一种;R7和R8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C1‑C5的链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的硅杂1,3‑二醚化合物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外给电子体使用,能以更高的催化活性制备具有高熔融指数的聚烯烃,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聚合效率,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4863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25546.1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4/626 , C08F10/00 , C08F1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领域,公开了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应用以及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该烯烃聚合催化剂含有:(1)固体组分,所述固体组分由含钛化合物、含镁化合物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经接触反应得到;(2)有机铝化合物;以及(3)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其中,所述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在式I中,R1选自C1‑C10的链烷基、C1‑C10的直链烷氧基、C3‑C10的环烷基和C6‑C20的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能够采用单一外给电子体替代复配外给电子体,以较高的催化活性实现兼具高等规度和高熔融指数的聚烯烃的制备,特别是兼具高等规度和高熔融指数(可高达401.4g/10min)的高流动性聚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324853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26443.7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nventor: 焦洪桥 , 李化毅 , 李刚健 , 李倩 , 袁炜 , 罗志 , 张玉柱 , 李彦鹏 , 王林 , 乃国星 , 姚强 , 张彤辉 , 张利军 , 王立凯 , 蒋生祥 , 黄河 , 张彩霞 , 胡琳 , 曾祥国 , 王健 , 王伟 , 李丽英 , 王齐
IPC: C07F7/18 , C08F4/626 , C08F10/00 , C08F1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领域,公开了硅杂1,3‑二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烯烃聚合催化剂及烯烃聚合方法。所述硅杂1,3‑二醚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I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C1‑C10的链烷基、C3‑C12的环烷基和C6‑C20的芳基中的任意一种;R3、R4、R5、R5和R6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基团、C1‑C10的链烷基、C3‑C12的环烷基和C6‑C20的芳基中的任意一种;R7和R8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C1‑C5的链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的硅杂1,3‑二醚化合物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外给电子体使用,能以更高的催化活性制备具有高熔融指数的聚烯烃,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聚合效率,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8782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426658.9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10/06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领域,公开了外给电子体组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应用以及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该外给电子体组合物含有第一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和第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其中,第一外给电子体化合物选自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具有式II所示的结构:第一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和第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1。采用本发明的外给电子体组合物得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氢调敏感性高,用于烯烃聚合反应时,能以较高的催化活性制备出分子量分布较宽且熔融指数较高的聚烯烃,实现了在单一反应器中制备高MFR、高等规指数和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聚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321441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25408.3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0/00 , C08F110/06 , C08F4/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领域,公开了复合外给电子体、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应用以及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外给电子体含有第一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和第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其中,第一外给电子体化合物选自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具有式II所示的结构:第一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和第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1‑1:1。采用本发明的外给电子体组合物,将第一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和第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组合使用,得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反应时,可以不借助降解剂和成核剂,通过聚合反应直接获得兼具高耐热性和高流动性的聚烯烃。
-
公开(公告)号:CN11308782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26658.9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10/06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领域,公开了外给电子体组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应用以及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该外给电子体组合物含有第一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和第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其中,第一外给电子体化合物选自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具有式II所示的结构:第一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和第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1。采用本发明的外给电子体组合物得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氢调敏感性高,用于烯烃聚合反应时,能以较高的催化活性制备出分子量分布较宽且熔融指数较高的聚烯烃,实现了在单一反应器中制备高MFR、高等规指数和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聚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321441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425408.3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0/00 , C08F110/06 , C08F4/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领域,公开了复合外给电子体、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应用以及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外给电子体含有第一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和第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其中,第一外给电子体化合物选自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具有式II所示的结构:第一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和第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1‑1:1。采用本发明的外给电子体组合物,将第一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和第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组合使用,得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反应时,可以不借助降解剂和成核剂,通过聚合反应直接获得兼具高耐热性和高流动性的聚烯烃。
-
公开(公告)号:CN11287709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93514.3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0G6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油生产领域,公开了汽油调和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制备汽油调和组分的方法包括:将来自甲醇制丙烯工艺的烃类副产物进行分离得到轻组分和重组分,将所述轻组分经过换热后进行选择性二烯烃加氢,得到汽油调和组分。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利用特定的烃类副产物制备得到辛烷值较高的汽油调和组分,制备前后原料的辛烷值降低1‑3个单位,性质更为稳定,杂质含量少,基本不含硫和含氧化合物,苯含量低于1%。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增添大量设备,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287709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193514.3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0G6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油生产领域,公开了汽油调和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制备汽油调和组分的方法包括:将来自甲醇制丙烯工艺的烃类副产物进行分离得到轻组分和重组分,将所述轻组分经过换热后进行选择性二烯烃加氢,得到汽油调和组分。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利用特定的烃类副产物制备得到辛烷值较高的汽油调和组分,制备前后原料的辛烷值降低1‑3个单位,性质更为稳定,杂质含量少,基本不含硫和含氧化合物,苯含量低于1%。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增添大量设备,成本低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