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78203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84830.6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网卡零拷贝方法及装置,应用于云计算领域: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网卡在进行DMA操作时,直接将数据传送到容器中的应用程序的用户态的UserBuff,由硬中断处理程序改变数据环状指针;所述用户态捕包应用程序根据预设策略,获取报文指针。本发明通过DMA直接映射到轻量级虚拟化的应用程序内存空间的方法,解决轻量级虚拟化容器中网卡零拷贝的问题,提高网络行为分析系统的吞吐量、降低网络时间延迟。
-
公开(公告)号:CN11801254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23861.4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9/4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DK隐私函数调用管控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隐私函数调用领域,方法包括:采用字节码遍历解析模块遍历App中所有字节码文件,解析每个字节码文件,确定属性和函数信息;利用隐私函数管控设置模块构建隐私函数管控列表文件;利用违规调用系统函数代码发现模块将所述属性和函数信息与隐私函数管控列表文件进行逐一比对,筛选出违规调用系统隐私函数接口的函数;利用违规调用系统函数替换修改模块将已发现的违规调用系统隐私函数接口的函数进行修改,并替换为合规收口函数;在所述合规收口函数中添加管控逻辑,对需要管控的SDK违规隐私函数调用行为进行管控。本发明能够规范SDK系统隐私函数访问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526921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91674.5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9/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流计算的大规模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数据提供方与数据处理方之间的HTTP服务,所述HTTP服务将HTTP协议消息体中的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据包;将二进制数据包发送到Kafka消息队列;在Flink计算框架的构造消费者程序的流程中创建一个反序列化器,以构建新Flink计算框架;基于所述新Flink计算框架,对所述Kafka消息队列进行数据处理,以得到数据处理结果。本发明降低流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接入难度,提高整个数据处理系统的吞吐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0290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557502.X
申请日:2013-11-12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哈尔滨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21/561 , G06F21/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沙箱环境的恶意代码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将恶意代码投放到带有监控的虚拟机中;运行并监控所述恶意代码,获得与系统核心资源相关的进程调用和字符串信息;判断系统核心资源规则库中是否包含所述进程调用和字符串信息,如果是,则模拟对应系统核心资源,否则丢弃所述进程调用和字符串信息;判断恶意代码是否执行完毕,如果是,则捕获动态模拟后的恶意代码信息记录,否则继续监控所述恶意代码。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根据恶意代码运行需要,动态模拟满足恶意代码分析需求,并减少资源耗费,达到高性价比获取恶意代码行为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2360408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90172.3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OLAP引擎辅助的、以恶意代码主控端被控端交互行为为特征的、基于挖掘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及其对应的原型系统。其中检测方法包括首先探测网络步骤101;然后提取可疑主控端行为201;接下来扩充训练集301-303;训练分类器401;刷新Cube501;序列挖掘601-606;生成规则701。检测系统包括侦测模块、训练样本池、SVM分类器、关系数据库、OLAP引擎、特征序列挖掘引擎和知识库。
-
公开(公告)号:CN11834999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64009.3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App个人信息收集行为自动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涉及App检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模拟器沙箱中自动化运行待检测App;依据自动化评估分析算法对待检测App运行过程中提取得到的隐私政策文件进行分析,对待检测App进行静态代码扫描,以及自动触发待检测App的各项功能,得到动态行为分析结果;根据隐私政策分析结果、静态代码扫描结果、动态行为分析结果、待检测App的应用类型和应用场景,进行综合判断,得到待检测App的个人信息收集行为合规判定结果。本发明有助于多方对标检测App个人信息收集行为是否合规,有助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落地,且能够对海量应用的个人信息收集行为合规性进行快速自动化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349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764009.3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App个人信息收集行为自动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涉及App检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模拟器沙箱中自动化运行待检测App;依据自动化评估分析算法对待检测App运行过程中提取得到的隐私政策文件进行分析,对待检测App进行静态代码扫描,以及自动触发待检测App的各项功能,得到动态行为分析结果;根据隐私政策分析结果、静态代码扫描结果、动态行为分析结果、待检测App的应用类型和应用场景,进行综合判断,得到待检测App的个人信息收集行为合规判定结果。本发明有助于多方对标检测App个人信息收集行为是否合规,有助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落地,且能够对海量应用的个人信息收集行为合规性进行快速自动化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18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57107.3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式推断的流量缺失场景还原的方法、系统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S1、基于会话标识聚簇访问日志,按时间对日志排序并构建访问序列;S2、按照时间顺序遍历访问序列,解析日志中的数据格式模式;S3、将包含完整请求和响应的交互提取的数据格式模式存入数据格式模式库;S4、当流量缺失请求或者响应时,将日志中的数据格式模式与数据格式模式库中已有的模式进行对比,并填充请求或者响应的内容,还原访问序列。本发明可以实现基于模式推断的流量缺失场景还原。
-
公开(公告)号:CN11724127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22859.4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W12/128 , H04W12/30 , H04W12/68 , H04W12/02 , H04W12/033 , G06F11/36 , G06F16/215 , G06F9/54 , G06F3/0486 , G06F3/048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移动应用的检测工具及检测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应用程序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执行自动化程序模拟人工操作的同时,获取移动应用调用的权限信息;若所述权限信息与所述检测工具监测的隐私权限一致,利用所述检测工具记录本次调用的完整调用栈信息,并将所述完整调用栈信息保存至数据库中;根据用户的基本权限划分不同的功能模块,并将所述数据库内完整调用栈信息分类至不同的功能模块中;若所述完整调用栈信息划分至基本隐私权限功能模块,确定所述移动应用调用所(56)对比文件燕季薇;李明素;卢琼;严俊;高红雨.基于Android平台的隐私泄漏静态检测工具的分析与比较.计算机科学.2017,(第10期),全文.朱晓妍;章辉;马建峰.基于Hook技术的Android平台隐私保护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18,(第04期),全文.赵静.基于Android平台的隐私泄漏静态检测工具分析.电子测试.2018,(第21期),全文.焦罡;王飞.移动应用(APP)安全检测与应用――护航终端安全,守护用户隐私.中国科技信息.2020,(第17期),全文.燕季薇;李明素;卢琼;严俊;高红雨.基于Android平台的隐私泄漏静态检测工具的分析与比较.计算机科学.2017,(第10期),全文.朱晓妍;章辉;马建峰.基于Hook技术的Android平台隐私保护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18,(第04期),全文.赵静.基于Android平台的隐私泄漏静态检测工具分析.电子测试.2018,(第21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0544108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910315093.X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Q30/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社交用户的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关注对象组信息以及第二用户的第二关注对象组信息之后,可以基于第一关注对象组信息与第二关注对象组信息的匹配关系,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预先收集的各用户的各自关注对象,建立各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在后续获取到针对关注对象的数据信息时,可以针对性的推送给有对应关系的用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