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4675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13075.2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密度的液流电池,包括筒体和分别与筒体相连的上封头、下封头,上封头上设置第一电解液入口,下封头上设置第一电解液出口,筒体上设置第二电解液入口和第二电解液出口,筒体的端部分别设置上端封和下端封,上端封和下端封分别连接有中空分离膜,中空分离膜内侧设置第一电极,中空分离膜外侧、筒体内侧设置第二电极。本发明的液流电池的电极填充密度较大,电解液与电极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电化学反应可以在电极表面更快速地进行,降低了电池的电化学极化。液流电池的管状分离膜可以使用管径很小的中空纤维膜等进行大密度填充,增大了电池内部单位体积的膜面积,增大了单位体积内电池的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244350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10158045.7
申请日:2013-05-0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3D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7/0284 , F03D7/022 , F05B2270/32 ,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机在低风速如何能够调节使风机运行在最佳叶尖速比条件下,同时对最佳叶尖速比值进行定期的自动校正的方法,属源网协调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反馈转矩和转速计算出确切的发电机功率值,通过功率和最佳叶尖速比对应的功率因素计算出风速。转速能够调节的情况下调节转速使风机运行在最佳叶尖速比状态,转速不能调节的情况下调节桨距角,使风机运行在最佳叶尖速比状态。采用统计平均爬山法,对最小变桨角度对应的最佳叶尖速比值进行校正。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既有方法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00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15657.X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及储能场站的构网控制系统及方法,控制系统包括:构网型场站控制装置、N个发电单元(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及其交流汇集母线、电气测量模块。电气测量模块实时测量发电单元汇集母线的电气量信息并通过高速通信发送给构网型场站控制装置,通过构网型场站控制装置统一生成各个发电单元的电流指令,各发电单元采用电流源控制方式实现对汇集母线的电压、频率构建。该控制系统及方法可有效解决传统发电单元采用电压源控制时面临的多机并联稳定性、响应一致性等问题,并可使得电流源控制方式下的新能源或储能发电单元在汇集母线处具备电压、频率的自主构建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235593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142051.3
申请日:2013-04-2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LC的风机主控硬件自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该测试系统包括PLC主控制器以及可扩展的数据交互模块和图形化调试终端。数据交互模块与待测设备数据交互模块通过电缆进行一对一交互,测试系统PLC主控制器通过EtherCAT方式快速采集测试系统数据交互模块信息,并基于ADS协议分别与待测设备主控制器和图形化调试终端进行通讯,实现风机主控系统硬件回路的自动测试。该发明具有可扩展性好、适用性强、重复利用率高,并减少调试时间,提高工作安全性和风机主控系统质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244350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58045.7
申请日:2013-05-0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3D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7/0284 , F03D7/022 , F05B2270/32 ,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机在低风速如何能够调节使风机运行在最佳叶尖速比条件下,同时对最佳叶尖速比值进行定期的自动校正的方法,属源网协调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反馈转矩和转速计算出确切的发电机功率值,通过功率和最佳叶尖速比对应的功率因素计算出风速。转速能够调节的情况下调节转速使风机运行在最佳叶尖速比状态,转速不能调节的情况下调节桨距角,使风机运行在最佳叶尖速比状态。采用统计平均爬山法,对最小变桨角度对应的最佳叶尖速比值进行校正。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既有方法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28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598090.3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电磁暂态模型跨平台联合建模及仿真方法,属于新能源电磁暂态建模与仿真领域,针对不同电磁暂态建模之间兼容性、通用性、可拓展差的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磁暂态模型跨平台联合建模及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搭建新能源发电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模型;S2,建立具有Interface模型接口模块的数据转换系统;S3,在仿真时间内,在每一个仿真步长中交互一次数据,实现联合同步仿真。本申请能够基于公共的新能源发电系统一次主电路实现对新能源发电系统二次控制部分的特性开展测试,同时亦可实现不同新能源电磁暂态模型跨平台互联互通以及联合运行,为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系统的集群仿真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8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85209.8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发电系统动态阻尼能力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或微电网以及与主电网保持微弱连接的独立电网中利用接入自同步电压源变流器动态改善传统跟随型变流器的新能源场站运行稳定性。在大电网、微电网(含弱联独立电网)应用中,利用自同步电压源设备实现采用跟随型变流技术的新能源场站在源侧功率复杂波动、运行机组数量变化、电网运行方式变化等影响因素下的阻尼能力在线调节,提高了弱电网条件下新能源场站的运行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兼容性、通用性、可拓展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4675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811213075.2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密度的液流电池,包括筒体和分别与筒体相连的上封头、下封头,上封头上设置第一电解液入口,下封头上设置第一电解液出口,筒体上设置第二电解液入口和第二电解液出口,筒体的端部分别设置上端封和下端封,上端封和下端封分别连接有中空分离膜,中空分离膜内侧设置第一电极,中空分离膜外侧、筒体内侧设置第二电极。本发明的液流电池的电极填充密度较大,电解液与电极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电化学反应可以在电极表面更快速地进行,降低了电池的电化学极化。液流电池的管状分离膜可以使用管径很小的中空纤维膜等进行大密度填充,增大了电池内部单位体积的膜面积,增大了单位体积内电池的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58980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811315735.8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分离膜及其制法、利用该多孔分离膜所制电池,所述多孔分离膜原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物质:膜基材9.8~60wt%、导电剂0.1~18wt%、溶剂20~90wt%、分散剂0.1~2wt%。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膜基体材料、导电剂、溶剂、分散剂混合,经20~60℃搅拌研磨后得到料浆;(2)将料浆通过喷丝头挤出,在与水或乙醇中进行相转化成型,固化得到多孔分离膜坯体;(3)将多孔分离膜坯体进行烘干、切割,即可制得多孔分离膜。所述电池利用权多孔分离膜制得。本发明的多孔分离膜机械性能好,制备简单;此外,作为电池隔膜应用的传质阻力小,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池的欧姆阻抗和极化阻抗。
-
公开(公告)号:CN105221336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58052.X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F03D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鲁棒控制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方法,包括:将风机的反馈功率和额定功率通过PI控制器控制输出风机的统一桨距角;根据实测桨叶的方位角计算得到桨叶方位角权系数;根据所述桨叶方位角权系数对每个桨叶重新分配期望桨距角;针对每个桨叶的期望桨距角设计鲁棒自适应独立变桨控制器,对风电机组进行独立变桨控制。本发明可以提高控制效果和控制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