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83976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0986292.6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变压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方法、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根据服役时间维度特征量构建服役时间维度模型,根据环境气候维度特征量构建环境气候维度模型,根据监测数据维度特征量构建监测数据维度模型,最后根据服役时间维度模型、环境气候维度模型和监测数据维度模型,构建基于多维特征融合的变压器风险评估模型,相较于仅考虑单一维度的模型及人工干预的传统风险评估方法,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多维风险影响因子,更能科学准确的评估配电变压器的风险状态,该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实现了风险的自动评估及对于风险的主动预防控制,对于延长配电变压器的服役寿命,降低配电网运行潜在风险,保障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18397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86292.6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变压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方法、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根据服役时间维度特征量构建服役时间维度模型,根据环境气候维度特征量构建环境气候维度模型,根据监测数据维度特征量构建监测数据维度模型,最后根据服役时间维度模型、环境气候维度模型和监测数据维度模型,构建基于多维特征融合的变压器风险评估模型,相较于仅考虑单一维度的模型及人工干预的传统风险评估方法,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多维风险影响因子,更能科学准确的评估配电变压器的风险状态,该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实现了风险的自动评估及对于风险的主动预防控制,对于延长配电变压器的服役寿命,降低配电网运行潜在风险,保障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24158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0984689.1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3/04 , G06F119/08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方法、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根据服役时间维度特征量构建服役时间维度模型,根据环境气候维度特征量构建环境气候维度模型,根据监测数据维度特征量构建监测数据维度模型,最后根据服役时间维度模型、环境气候维度模型和监测数据维度模型,构建基于多维特征融合的配电线路风险评估模型,相较于现有单一维度的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对配电线路风险状态有重要影响的多维因子,更能科学准确地反映配电线路的风险状态;该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实现了配电线路风险的自动化评估及对于风险的主动预防控制,对于延长配电线路的服役寿命,降低配电网运行潜在风险,保障配电系统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24158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0984689.1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3/04 , G06F119/08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方法、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根据服役时间维度特征量构建服役时间维度模型,根据环境气候维度特征量构建环境气候维度模型,根据监测数据维度特征量构建监测数据维度模型,最后根据服役时间维度模型、环境气候维度模型和监测数据维度模型,构建基于多维特征融合的配电线路风险评估模型,相较于现有单一维度的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对配电线路风险状态有重要影响的多维因子,更能科学准确地反映配电线路的风险状态;该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实现了配电线路风险的自动化评估及对于风险的主动预防控制,对于延长配电线路的服役寿命,降低配电网运行潜在风险,保障配电系统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20808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429294.6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S50/00 , H02J3/38 , G06N3/08 , G06N3/049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支撑条件下的光伏逆变器健康评估方法和介质,步骤包括:采集光伏逆变器集群中全寿命周期历史监测信号;在光伏逆变器集群的特征信号中,提取剩余工作时间长度排前3的敏感特征:将敏感特征矩阵及其对应的健康状态数据组投入前馈人工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健康状态评估值,用于在线评估光伏逆变器健康状态,健康状态为差时启动自动预警,上报区域应急支撑功能模块。本发明对于不同规模的光伏逆变器集群均适用,具有较高的复用性和普适性,有利于检修人员建立合理有效的建立维修计划,及时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预警,必要时上报区域应急支撑功能模块,确保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前瞻性的预测具有切实可行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15225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957833.2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电压越限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采用背靠背变流器控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点本地负荷的无功功率,通过控制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作状态限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设置制动控制环节形成协同控制系统调节光伏并网点电压,电压越限时光伏并网点本地负荷无功控制优先生效,避免对配电网消纳光伏发电能力的影响。本发明可有效解决分布式光伏并网点电压越限问题,且最大化地保证配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75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21116.X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逆变器控制的电压实时调控方法,可在仅需局部测量和有限通信的条件下基于电压不平衡度进行无功控制调节,通过控制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使光伏逆变器与低压配电网进行无功功率交换,进行基于无功控制的自适应控制,重新配置控制增益以适应不同的电网条件,进行三相配电网的电压不平衡补偿。本发明并通过光伏逆变器的无功调节,降低公共耦合点电压不平衡度,实现并网点电压稳定控制,提高短期电压稳定性的短路供电能力,有助于避免可能出现的电压不稳定,可有效实现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补偿与分布式光伏有功功率的输出稳定,由此保证光伏发电机组的连续运行,保障配电网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7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1221116.X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逆变器控制的电压实时调控方法,可在仅需局部测量和有限通信的条件下基于电压不平衡度进行无功控制调节,通过控制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使光伏逆变器与低压配电网进行无功功率交换,进行基于无功控制的自适应控制,重新配置控制增益以适应不同的电网条件,进行三相配电网的电压不平衡补偿。本发明并通过光伏逆变器的无功调节,降低公共耦合点电压不平衡度,实现并网点电压稳定控制,提高短期电压稳定性的短路供电能力,有助于避免可能出现的电压不稳定,可有效实现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补偿与分布式光伏有功功率的输出稳定,由此保证光伏发电机组的连续运行,保障配电网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15225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957833.2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电压越限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采用背靠背变流器控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点本地负荷的无功功率,通过控制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作状态限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设置制动控制环节形成协同控制系统调节光伏并网点电压,电压越限时光伏并网点本地负荷无功控制优先生效,避免对配电网消纳光伏发电能力的影响。本发明可有效解决分布式光伏并网点电压越限问题,且最大化地保证配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5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31593.7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临海市供电公司
Inventor: 赵景涛 , 郑舒 , 张晓燕 , 陈娜 , 李渊 , 周苏洋 , 吴志 , 杜炜 , 刘韶华 , 陈永华 , 付明 , 王辉 , 罗进圣 , 梁樑 , 杨坚 , 谭海云 , 乐徐波
IPC: H02J3/38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14 , H02J13/00 , G06Q10/0631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弹性匹配的微电网二次系统组网及其调控方法,实时采集系统数据;根据采集的系统数据,以总成本和弹性度量最低为目标,在约束条件的约束下得到微电网配电量的匹配组合,根据得到的匹配组合制定优化调度指令;执行优化调度指令;反馈执行优化调度指令后的系统状态;根据反馈的系统状态,通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弹性匹配中的弹性度量进行优化修正。基于神经网络修正的弹性度量进行灵活组网,采用弹性度量将不同模块中可控的分布式电源、储能等设备进行组合优化协调控制,从而在微电网二次系统灵活组网的同时实现能源消费弹性化与电力成本最小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