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29760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110414780.0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4S20/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力系统稳定控制领域,提出了一种适应频率安全稳定的低频切泵及减载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包括抽水蓄能机组运行状态在内的电网运行安排信息;选取典型运行方式及故障场景;基于频率响应轨迹获取低频切泵预选方案;计及抽水蓄能机组动作后低频减载的协调配合方案整定;计算综合频率控制代价,获得最优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方案,综合低频切泵与低频减载配合整定,在保证系统频率安全的前提下,优先调整抽水蓄能机组的状态和出力,减少低频减载和发电机低周保护的动作,实现故障情况下频率控制代价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629760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110414780.0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4S20/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力系统稳定控制领域,提出了一种适应频率安全稳定的低频切泵及减载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包括抽水蓄能机组运行状态在内的电网运行安排信息;选取典型运行方式及故障场景;基于频率响应轨迹获取低频切泵预选方案;计及抽水蓄能机组动作后低频减载的协调配合方案整定;计算综合频率控制代价,获得最优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方案,综合低频切泵与低频减载配合整定,在保证系统频率安全的前提下,优先调整抽水蓄能机组的状态和出力,减少低频减载和发电机低周保护的动作,实现故障情况下频率控制代价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8050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38556.5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杰 , 罗峰 , 洪骋怀 , 周海锋 , 陈沁野 , 张健 , 应璐曼 , 薛峰 , 叶杰 , 赖业宁 , 华文 , 李威 , 李兆伟 , 许晓彤 , 阮晶晶 , 张佳彬 , 刘嘉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机组短路电流控制措施有效时段识别方法、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校准电网短路电流,筛选目标时段内母线短路电流高于安全标准的运行方式作为待控制方式;分别对有效新能源机组的过流系数和定值电流倍数进行调整,得到对应的多个调整方案,获得有效新能源机组集合对应的多个候选限制措施;将候选限制措施逐个应用于未校核方式中首个待控制方式,根据母线短路电流是否高于安全标准及暂态电压校核是否通过确定有效限制时段;将所有有效限制时段组合,获得目标时段内新能源机组短路电流控制措施的全部有效时段,以及对应的候选限制措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识别未来哪些时段可以通过新能源机组控制参数调整限制短路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0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397379.4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阻抗的新能源低穿短时功率扰动量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收集电网运行方式数据,对电网节点导纳矩阵中包含发电机、新能源和负荷的节点进行修正,构建得到用于计算故障初期不同节点电压跌落程度的节点阻抗矩阵;并结合新能源在低电压穿越期间的有功控制策略,得到新能源在低穿期间的短时功率扰动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计算出电网中发生短路故障初期新能源因电压跌落进入低电压穿越而产生的功率扰动量,为后续在线与离线的安全稳定控制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4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74000.8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 H02J3/3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类型扰动引发送端高频控制场景筛选方法,包括:获取电网系统数据和电网网架结构,基于电网系统数据和电网网架结构选定典型运行方式,初始化对应典型运行方式下的故障集,得到第一故障集;定义R值模型,根据R值模型的约束因素以及典型运行方式调整系统运行方式的边界,生成运行方式集,根据所述运行方式集,设置第一故障集仿真,依据约束条件计算得到故障后系统准稳态频率偏差最大值;定义高频控制动作判据,根据所述故障后系统准稳态频率偏差最大值和高频控制动作判据对比筛选出满足高频控制条件场景;定义ξ值模型,对高频控制条件场景根据ξ值计算结果筛选出最严重的高频控制场景,避免紧急控制失效和第三道防线误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2540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49447.5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通路交错反激式并联子模块转换电路及其建模方法、储能变流器,该三通路交错反激式并联子模块转换电路能够实现蓄电池和负载直流母线端口的隔离,减少了输入及输出电流纹波,有效提高了电压转换比;通过建模验证该电路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5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04958.7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12 , H02J3/00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并网点电压轨迹的新能源设备并网安全性量化分析方法、系统,适用于电力系统遭受扰动后新能源设备并网安全性的量化分析,该方法基于仿真获取新能源设备并网点电压轨迹,结合新能源设备故障电压穿越的具体判定条件,判断新能源设备的运行状态,对电力系统受扰后的新能源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划分,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估新能源设备并网安全性,为电力系统受扰后控制措施的协调优化奠定基础。本发明解决了新能源设备并网安全性量化分析方法匮乏的问题,为新能源设备参与电力系统紧急控制,避免大规模新能源设备故障穿越及脱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3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13659.5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稳态频率校正控制量的整定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系统可能存在的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选定可用低代价可控资源;建立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与最大运行方式的时域仿真数据模型;定义系统发生大功率缺额故障后稳态频率动作阈值,到达阈值后经过长延时触发可控资源动作;取最大方式与最小方式动作后到达设定最高频率的量做比对,确定动作量的取值范围;系统发生大功率扰动后,通过采用相同定值的多轮次动作,直至系统频率恢复至低频阈值以上。本发明设置长延时多资源动作自动控制轮,确保使系统频率能够快速恢复且不致系统高频。
-
公开(公告)号:CN11348901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0575785.5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相机紧急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本发明对直流输电系统的换相状态进行监视,根据强励触发规则控制调相机进入强励状态,根据进入强励状态后的直流换相失败信号、直流闭锁信号和调相机所在换流站母线电压控制调相机强励维持或退出,充分发挥调相机的强励磁能力,支撑直流换相失败及其恢复过程中的无功需求,降低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概率,减小直流闭锁风险,提高直流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47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911255365.8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措姆 , 朱玲 , 王大飞 , 陶泉霖 , 梅燕 , 李威 , 张波琦 , 刘福锁 , 张俊杰 , 林文莉 , 巴贵 , 吴雪莲 , 吴杰 , 赵学茂 , 巴桑 , 王玉 , 李俊 , 李兆伟 , 丹增多吉 , 邹德龙 , 王寒 , 倪禛霖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厂站级无功协调控制方法。该法包括:获取并网点电压;基于所述并网点电压判断所述并网点是否结束低电压穿越,如果已经结束则重置厂站级电压调节器和PI调节器参数;基于所述并网点电压和电压控制点参考电压得到光伏发电系统所需无功功率,并根据所述光伏发电系统所需无功功率,对无功补偿装置和各光伏发电单元进行无功补偿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聚焦系统过电压,制定相应的抑制光伏电站故障后过电压的无功协调控制策略,用于光伏电站稳态无功调压,同时解决光伏电站暂态故障后出现的短时过电压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