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源点追溯的区域电网分层分区光伏接入裕度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00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27367.3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源点追溯的区域电网分层分区光伏接入裕度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光伏并网点与电网设备相关联,并定期追溯该电网设备的供电路径,将分布式光伏与上级线、母线、主变、厂站相关联,支撑接入裕度指标评价;结合实时量测、实时分层信息、基础属性,动态分析光伏接入程度,分线路、主变多角度评估重点关注的设备及区域;基于主变、线路实时评价指数并参考电系分区,划分电网供电范围区域光伏接入裕度指数。本发明通过实时电源点追溯技术,构建动态、多层级主变、母线、线路、分布式光伏电站拓扑关联关系及数据架构,明晰各电压等级设备下的分布式光伏装机等基本情况;考虑不同接入点以及接入规模下分布式光伏出力变化对电网、设备运行的影响,研究分布式光伏对电网、设备影响程度的量化分析方法,评估区域电网可接入的分布式光伏的裕度水平,分变分线评价电网的接纳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将电网区域划分为开拓区域、敏感区域和限制区域,从而引导和辅助新能源评估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一种调度事故停电预案自动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4188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92855.4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度事故停电预案自动生成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基础数据收集,从电网调度系统中获取主网拓扑连接关系、各电气设备的技术参数以及实时量测数据,S2、根据获得的基础数据,对电网调度系统进行状态估计以获取部分未知电气量信息,采用牛顿拉夫逊法计算得到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S3、当变电站主变发生故障导致主变母线上负荷失电时,将失电负荷转移到其他正常工作的母线上;S4、根据负荷转供优化结果,统计并展出失电负荷名称、失电负荷功率、负荷转供路径、主变与支路的负载率信息。本发明提出的事故停电预案自动生成方法有效提高了负荷转供方案的合理性,大幅提高了方案生成的效率。

    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4038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010166714.5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调度方法,包括:获取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实时全网信息;根据所述实时全网信息建立所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潮流计算和调度模型;根据所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潮流计算和调度模型建立基于能量路由器与虚拟电厂的跨区域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实现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大背景下,突破传统的配电网调度模型研究往往基于交流电传输模式下考虑约束,填补了在配电网调度领域中没有一个完整的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调度模型和算法,也没有考虑诸如能量路由器、虚拟电厂等泛在电力物联网下新设备与新技术的加入对配电网调度调控需求影响的技术空白的目的。

    一种城市中压配电网负荷均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094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90422.7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中压配电网负荷均衡的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电系拓扑图,确定热点区域内各变电站负荷转供的可选路径信息,根据可选路径信息建立热点区域内各变电站间的负荷转供电系关联矩阵。步骤S2、预判区域电系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的重过载变电站,并计算重过载变电站及相关馈线的日负载率预测曲线。步骤S3、基于重过载变电站及相关馈线的日负载率预测曲线,确定具备纳入热点区域负荷均衡方案可行性的所有负荷转供路径。步骤S4、根据纳入热点区域负荷均衡方案可行性中的所有负荷转供路径进行转供,计算转供后的各变电站的峰值负载率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并选定最优负荷转供路径,得到热点区域的负荷均衡方案。本发明逻辑简单且易于实现。

    面向数字孪生的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89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06832.3

    申请日:2022-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数字孪生的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调度端、站端数据采集系统、调度显示装置,其中,调度端包括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在调度端建立的站端数字孪生模型。本发明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在调度端建立站端机器人(含巡检、状态、操作)、站端设备(含状态、操作)的数字模型,用于支撑调度端对站端机器人和站端设备的机器人状态观测、机器人操作、设备状态观测、设备操作,从而减少调度和工区人员工作量,预防设备隐患发展为故障,减少故障检修处置时间,提升精益化调度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