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城市排污量和排碳量预测方法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4433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23696.9

    申请日:2024-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城市排污量和排碳量预测方法及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城市GDP时间序列数据;将所述城市GDP时间序列数据输入预先构建好的最优ARIMA(p,d,q)模型中进行预测,输出城市GDP预测结果,其中p、d、q分别表示自回归项数、滑动平均项数、差分次数;基于所述城市GDP预测结果,分别计算排污量与GDP之间的拟合直线方程、排碳量与GDP之间的拟合直线方程,分别得到城市排污量预测结果和城市排碳量预测结果,其中拟合直线方程均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排污量和排碳量预测准确度等优点。

    多端风电系统备用功率稳态分配和暂态利用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981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87920.0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端风电系统备用功率稳态分配和暂态利用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端风电系统中各风机的历史风速数据和实时负荷数据,采用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得到稳态时的系统总备用功率指令;根据各风机的额定容量,将系统总备用功率指令在风机间进行备用功率稳态分配,得到各风机的备用功率指令;采用基于转子转速和桨距角位置的频率支撑能力评估方法对风机频率支撑能力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基于评估结果,将满足频率安全边界约束所需的总附加功率在各风机间进行分配,实现备用功率的暂态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各风机附加功率与实际运行工况相匹配,在保证频率支撑效果的同时拥有更优的经济性能。

    协同功率备用和短期超发的风电系统分段频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342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22521.8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功率备用和短期超发的风电系统分段频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风电系统发生扰动时的运行数据;步骤S2、基于所述扰动时的运行数据,在惯性响应阶段考虑风电系统转子实时转速,并引入短期功率超发控制方法短期增加风机的输出功率,实现所述风机系统在惯性响应阶段的频率控制;步骤S3、所述风电系统进入一次调频阶段,采用基于功率备用的持续功率输出方法实现所述风机系统在一次调频阶段的频率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考虑了更长时间尺度下的频率恢复过程,在保证频率安全的同时拥有较优经济性能和能量利用效率。

    一种变压器雷电冲击的全波和斩波响应模拟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54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65409.3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雷电冲击的全波和斩波响应模拟测试方法,步骤包括:构建变压器模型,对变压器进行频率响应分析FRA,并采用向量拟合生成变压器导纳模型;建立的雷电冲击试验电路模型,所述冲击试验电路包括多级Marx冲击电压发生器MIG、分压器和斩波器构建雷电冲击试验电路的等效电路状态空间方程,并通过在时域上求解状态空间方程,获得变压器的全波和斩波时域响应;基于时域响应计算出输出的全波和斩波冲击响应电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对于变压器冲击试验电路中的各个元件进行了精确建模,通过求解状态空间系统中的等效电路方程,计算所有状态变量的时域信号,从而获得输出的冲击电压,确保整个试验系统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配电网双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75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838575.6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配电网双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基于DDQN算法的配电网慢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模型;建立慢时间尺度电压控制的马尔可夫博弈过程;建立基于EA‑MASAC算法的配电网快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模型;建立快时间尺度电压控制马尔可夫博弈过程;分别求解所述配电网慢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模型和所述配电网快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模型,将求解出来的上层智能体的调度指令传输至下层智能体中,实现双时间尺度的电压协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不仅可以显著地降低配电网的网损,同时缓解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引起的电压波动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