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站集成数字化测控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299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258202.5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站集成数字化测控装置,包括高速总线背板和插接在高速总线背板上的CPU插件、DSP插件和HSR接口插件,CPU插件、DSP插件和HSR接口插件通过高速总线背板相互连接通信,实现全站间隔测控的测量。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全站集成数字化测控方法,采用虚拟测控单元的形式与实体测控进行一一对应,每个虚拟测控单元之间相互独立运行,并根据实体测控的心跳状态确定虚拟测控单元的投退。本发明具备可靠有效的冗余后备设计,有利于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经济、可靠、集约化运行。

    一种HSR测控系统双母电压交互网络连接架构

    公开(公告)号:CN11095780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999629.4

    申请日:2019-10-21

    Inventor: 陆志浩 杨世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SR测控系统双母电压交互网络连接架构,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包括间隔单元和母线单元;间隔侧开关量就地模块、间隔电压就地模块和间隔电流就地模块构成间隔HSR环,高压侧母线电压就地模块和高压侧开关量就地模块构成高压侧母线电压HSR环,每一个高压侧母线电压就地模块分别与所有的间隔侧开关量就地模块进行网络通信;每一个间隔侧开关量就地模块分别与所有的高压侧母线电压就地模块进行网络通信,解决了通过就地模块实现母线电压和各间隔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就地模块的应用,取消过程层交换机的使用,可有效避免单一设备故障影响范围大的弊端,大幅减少电缆、光缆使用。

    一种考虑相互校验的变电站系统动力学安全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800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98513.5

    申请日:2024-09-18

    Inventor: 杨世皓 罗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相互校验的变电站系统动力学安全评估方法,获取变电站系统中关键设备对应的多个相互校验特征变量;基于最大互信息系数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强关联的相互校验集合;将相互校验集合中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待相互校验的变量作为因变量,通过岭回归方法构建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单变量误差,构建多维度的综合故障概率函数以及设备间相互影响的故障概率函数;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流图,实现变电站系统动力学安全评估。本发明通过特征优选和回归分析与系统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挖掘监测变量之间隐含的关联关系,有效提高了监测变量的利用率,从数据的角度评估变电站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了安全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种仿生操作机器人的工具库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8135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20252.3

    申请日:2024-0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生操作机器人的工具库。所述仿生操作机器人的工具库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定位放置有夹爪模块、内窥镜模块、手摇车动力模块和仿真手模块,所述夹爪模块、所述内窥镜模块、所述手摇车动力模块和所述仿真手模块的顶部均设有第一信号模块,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信号模块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二信号模块;所述放置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检测机构。本发明提供的仿生操作机器人的工具库具有能够提高机器人适用性、能够对工具是否顺怀进行检测的优点。

    一种全站集成数字化测控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299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1911258202.5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站集成数字化测控装置,包括高速总线背板和插接在高速总线背板上的CPU插件、DSP插件和HSR接口插件,CPU插件、DSP插件和HSR接口插件通过高速总线背板相互连接通信,实现全站间隔测控的测量。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全站集成数字化测控方法,采用虚拟测控单元的形式与实体测控进行一一对应,每个虚拟测控单元之间相互独立运行,并根据实体测控的心跳状态确定虚拟测控单元的投退。本发明具备可靠有效的冗余后备设计,有利于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经济、可靠、集约化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