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6957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1371931.9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自愈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电网自愈方法包括:获取故障线路的标识;根据所述故障线路的标识确定待分闸开关以及待合闸开关;对所述待分闸开关分闸;对所述待合闸开关合闸。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的电网自愈方法,通过故障线路发生的位置,确定出隔离、转供以及并网方案,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因此,加快了自愈的过程,减少了停电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3229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90962.2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IPC: G06F18/2433 , G06F18/214 , G06F17/18 , G06Q50/0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数据实时在线采集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数据采集分析技术领域,包括:采集实时工业电力数据和实时工业生产数据,基于实时工业电力数据和实时工业生产数据,获取实时设备电力信息,根据实时设备电力信息,得到实时设备运行状态指数,通过ARIMA时间序列模型进行训练,获取实时设备状态预测模型,通过将实时设备运行状态指数输入训练好的实时设备状态预测模型中,得到预测的预测设备状态指数,并基于预测设备状态终指数阈值,判断预测设备状态终指数是否符合标准,在工业设备出现耗电异常前,发出预警,并制定设备维护计划,避免设备的某些部件随着时间老化,导致设备发生耗电异常时无法被及时发现。
-
公开(公告)号:CN114465212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151983.3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保护及自愈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方法应用于带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中,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通过联络线路并网,因此,可以少布置并网线路,选择被并网的环网,为需要增容的线路增容,并能够减少远距离供电造成的线路损耗。基于该网络拓扑形式,本发明方法,针对转供电和非转供电两种最为常见的形式,结合分布电源给出了保护策略以及自愈方法,解决了带有分布电源的配电网保护策略容易导致保护装置误动或者拒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8260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95800.1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电网设备异常识别方法及其系统,在获得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信息集合之后能够进一步确定缺陷环境运行状态信息集合,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状态描述挖掘子网对不同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针对性挖掘和识别,以准确完整地获得不同的状态描述分布。进一步地,综合不同的状态描述分布并调用设备缺陷识别子网能够精准定位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信息所指向的缺陷主题量化可能性,这样可以依据缺陷主题量化可能性精准定位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信息集合所对应的异常识别情况,从而结合设备运行层面和缺陷环境层面进行分析以提高配电网设备异常识别的精度的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191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34053.9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G06F18/2433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N3/0455 , G06N3/084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中台和边缘计算的配电网络智能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配电网络中布置传感器,实时采集关键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和归一化处理;步骤S2:在边缘端利用轻量级GMM模型,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初步异常检测;步骤S3:数据中台集中存储来自边缘节点的预处理数据,并基于初步异常检测结果,采用变分自编码器进行二次检测,得到最终的检测结果;步骤S4:构建配电网络因果关系图,并基于最终的检测结果,进行异常分析;步骤S5:根据最终的检测结果和异常分析结果,生成维护报告。本发明通过整合边缘计算和数据中台,通过多级检测和全面分析,及时发现和预测网络中的异常,为配电网络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供可靠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19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09150.1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得配电网中电网元件的外部特征数据,根据外部特征数据确定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环境类别,确定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用电时段,获得电网元件正常运行情况下,在前述环境类别和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前述历史负荷参数确定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准确的对配电网的供电能力进行评估,并且能够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11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36134.1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6/2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大数据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电力数据的行业发展多维度透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统一的数据规范标准体系获取电网数据;基于获取的电网数据分别进行行业景气度分析,产能利用率分析,并分析整理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关系;结合行业景气度与产能利用率权重进行行业动能分析并输出行业动能分析结果;分别构建行业景气度、产能利用率分析算法,分析整理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关系,综合权重分析算法制定景气度与产能利用率权重,最后形成行业动能分析结果,提升了分析结果的精度;提升了电力大数据的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16733.3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H04L41/0677 , H04L41/0631 , H04L67/75 , H04L67/12 , H04L67/1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监控方法和系统,可以基于预设传输协议与各外接监测设备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然后通过获取目标区域的输电线路图,并在展示界面的第一展示框中进行展示。响应于线路调度系统推送的故障信息,确定故障的发生时刻和在输电线路图中的故障位置。确定在故障位置的预设范围内的第一监测设备,并基于传输链路获取第一监测设备在发生时刻的报警信息。基于报警信息确定故障的发生原因,并更改输电线路图上和发生原因相关联的第二监测设备的图标状态,以使第二监测设备的图标在被选中后在展示界面的第二展示框中展示故障的发生原因。该输电线路监控方法和系统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使得故障的判定更加的高效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923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011133583.7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过载预警方法中由于重过载预警模型基于多个所述电量影响因子向量分别对应的权重、至少一组所述第一集合对应的相关系数、至少一组所述第一集合对应的联合影响度、多个所述电量影响因子向量分别对应的第一概率分布,对所述第一数据特征集合和所述第二数据特征集合中包含的多个所述电量影响因子向量进行了筛选,因而筛选后得到第三数据特征集合中的多个电量影响因子向量均为对第一区域重过载的影响程度较大的电量影响因子向量,因而基于第三数据特征集合得到的第一区域的重过载预测结果更准确,从而实现对台区的重过载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225834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31319.X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过载预警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中基于多个所述电量影响因子向量分别对应的权重、至少一组所述第一集合对应的相关系数、至少一组所述第一集合对应的联合影响度、多个所述电量影响因子向量分别对应的第一概率分布对第一数据特征集合和第三数据特征集合中的多个电量影响因子向量进行筛选,所得到的第三数据特征集合中的多个电量影响因子向量均为对第一区域重过载的影响程度较大的电量影响因子向量,因而基于第三数据特征集合得到的第一区域的重过载第一预测结果更准确,从而实现对台区的重过载预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