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3803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53251.1
申请日:2021-11-30
IPC: G05D23/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能耗调节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建筑的建筑本体能耗的第一可调节范围;确定建筑中热储能设备的储能量的第二可调节范围;确定建筑中温控负荷的制热量的第三可调节范围;确定当前电网负荷的用电状态,用电状态包括:用电高峰状态和用电低谷状态;基于用电状态,在第一可调节范围内调节建筑本体能耗,在第二可调节范围内调节热储能设备的储能量,在第三可调节范围内调节温控负荷的制热量。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建筑能耗的调节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电网负荷供需平衡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419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53499.1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农业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F18/2415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承载力分层分级概率评估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配电网对应的多个设备各自对应的历史运行数据;根据多个设备各自对应的历史运行数据,确定多个设备各自对应的静态光伏承载力评估结果;根据多个设备各自对应的静态光伏承载力评估结果,确定多个设备各自对应的光伏承载力概率评估结果与光伏承载力薄弱环节分级评估结果;基于多个设备各自对应的光伏承载力概率评估结果与光伏承载力薄弱环节分级评估结果,确定目标区域配电网的光伏承载力分层分级概率评估结果。本发明解决了无法对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承载力进行概率评估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分布式光伏和配电网协调发展提供参考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733236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23915.4
申请日:2021-01-08
IPC: G06F30/13 , G06F30/25 , G06N3/00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30/02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综合舒适度的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面向综合舒适度的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模型;其中,建筑温控负荷优化模型以综合舒适度最大为目标,综合舒适度根据体感舒适度和经济舒适度确定,经济舒适度根据建筑内负荷参与用电调控后的节电费用和经济补偿确定,体感舒适度根据建筑内室内空间的室内温度确定;基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对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将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模型的最优解作为各温控负荷在预设时段中各时段的最优用电功率。本发明实现更为客观的描述建筑内温控负荷参与用电调控的行为,提高建筑内温控负荷参与用电调控的可行性,优化制定各温控负荷的用电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263284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39884.X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交易和谐度的电网与建筑用能交易匹配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历史交易周期的交易和谐度;通过区块链将交易和谐度发送至对应的建筑用能侧以及将峰谷调控补偿电价最高值和期待值发送至所有的建筑用能侧;各建筑用能侧根据接收到的交易和谐度、峰谷调控补偿电价最高值和期待值,确定峰谷调控交易补偿电价,并将峰谷调控交易补偿电价反馈给电网侧;电网侧确定交易匹配成功的建筑用能侧。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交易和谐度的电网与建筑用能交易匹配方法及系统,依托区块链平台为交易核心,充分发挥建筑用能侧在内的各类型调控资源的调节能力,实现高效、公平、透明的建筑用能侧响应电网侧峰谷调控策略的电力交易,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7427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675348.0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农业大学
IPC: H02J3/00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季节性网络优化的光伏承载力提升方法与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季节性场景集;构建面向光伏承载力提升的配电网季节性网络重构优化模型;针对每个季节,基于改进的鲸鱼算法,产生每个季节下多组配电网开关分合方案;对目标季节下重构优化模型求解,确定目标季节多组配电网开关分合方案各自的总目标函数值;基于改进的鲸鱼算法,得到当前最优种群,确定目标季节下使得目标函数值最优的开关分合方案,得到目标季节下配电网网络重构优化方案,依次求解直至得到所有季节网络重构优化方案。本发明解决了配电网系统中光伏承载力较低的技术问题,能够在配电网运行阶段通过季节性网络优化重构的手段提升光伏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73323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0023915.4
申请日:2021-01-08
IPC: G06F30/13 , G06F30/25 , G06N3/006 ,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综合舒适度的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面向综合舒适度的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模型;其中,建筑温控负荷优化模型以综合舒适度最大为目标,综合舒适度根据体感舒适度和经济舒适度确定,经济舒适度根据建筑内负荷参与用电调控后的节电费用和经济补偿确定,体感舒适度根据建筑内室内空间的室内温度确定;基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对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将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模型的最优解作为各温控负荷在预设时段中各时段的最优用电功率。本发明实现更为客观的描述建筑内温控负荷参与用电调控的行为,提高建筑内温控负荷参与用电调控的可行性,优化制定各温控负荷的用电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000912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1615229.0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户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利用系统能量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户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利用系统的能量优化调度模型,能量优化调度模型以用户总电费最少以及系统效率最高为目标,以户用综合能源利用系统的热平衡约束、电能量平衡约束、用户常规可时移电负荷日用电量约束、多形态储能约束和可控制型热源输出热量约束为约束条件;根据能量优化调度模型优化制定次日各时段各可控型热源输出热量计划、各形态储能输入输出能量计划以及用户常规可时移负荷工作计划。本发明实施例制定用户各热源设备输出能量日计划、各储能输入输出能量日计划和各可时移负荷工作日计划,达到降低用户电费、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00912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11615229.0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户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利用系统能量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户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利用系统的能量优化调度模型,能量优化调度模型以用户总电费最少以及系统 效率最高为目标,以户用综合能源利用系统的热 平衡约束、电能量平衡约束、用户常规可时移电负荷日用电量约束、多形态储能约束和可控制型热源输出热量约束为约束条件;根据能量优化调度模型优化制定次日各时段各可控型热源输出热量计划、各形态储能输入输出能量计划以及用户常规可时移负荷工作计划。本发明实施例制定用户各热源设备输出能量日计划、各储能输入输出能量日计划和各可时移负荷工作日计划,达到降低用户电费、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15477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0715645.3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能参与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效果评价方法,包括:1.建立建筑用能参与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2.建立建筑用能参与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效果各评价指标模型;3、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4、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调节效果的综合评价。本发明对建筑用能参与电网峰谷差调节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一方面能够评价建筑用能参与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的效果;另一方面还能横向比较不同调节策略的优劣,为建筑用能参与配电网峰谷差调节方法的推广提供科学衡量手段方面的支持。推动电网削峰填谷,缓解拉闸限电,改善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870893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201345.2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网群的保护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开关处设置第一过流保护装置和第一方向元件,所述过流保护装置用于在所述分布式电源所在支路出现故障时开启二段式过流保护,所述第一方向元件用于使电流方向为指向所述分布式电源的电流流过。本发明提供的保护配置方法,在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开关处设置第一过流保护装置和第一方向元件,对于故障时电流方向变化明显的分布式电源可通过第一方向元件对故障电流进行切断,对于故障时电流方向变化不明显但故障电流大小明显增加的分布式电源可通过第一过流保护装置对故障电流进行切断,以实现微网群的正常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