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131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28968.0
申请日:2024-12-25
IPC: H02H7/26 , H02H3/26 , H02H1/00 , H02J13/00 , G01R31/52 , G01R19/00 , G06F18/21 , G06F18/2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压配电网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漏电保护方法及相关设备,本方法包括获取含分布式光伏接入的低压配电网不同场景下的剩余电流信号;基于剩余电流信号判断有无发生漏电故障,同时在判断发生漏电故障后,计算得到剩余电流信号不同频段的模态分量;基于剩余电流信号不同频段的模态分量,计算得到漏电故障时剩余电流信号的漏电故障特征;采用预构建的漏电故障识别模型对故障特征进行漏电场景识别,得到漏电故障类型;结合得到的漏电故障类型以及漏电故障类型对应的保护判据,输出漏电保护执行指令,以根据漏电保护执行指令执行漏电保护动作;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剩余电流的类型和来源,提高了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21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18160.0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漏电保护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实时检测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总泄漏电流信号;根据预设阈值判断总泄漏电流信号是否为漏电异常发生:若总泄漏电流信号为无漏电异常发生,则返回提取下一个采样点的总泄漏电流信号进行判断;若总泄漏电流信号为有漏电异常发生,则提取总泄漏电流信号特征指标的最优特征组;实现漏电时刻的检测;采用最优特征组的指标基于深度信念网络建立漏电状态识别模型,并判断漏电状态类型;根据漏电状态类型执行对应的安全保护判据来判断是否需要跳闸,避免了只根据总泄漏电流大小判断是否跳闸而导致的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漏电保护装置误动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1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73622.2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低压配电网的触电保护方法,属于低压电网触电保护领域,采集用户侧的剩余电流信号;基于VMD将剩余电流信号分解为IMF分量;计算IMF分量的总能量,将不同频段能量值作为特征;将特征输入到预先构建的漏电故障类型识别模型中,所述漏电故障类型识别模型对不同漏电场景进行识别;基于漏电场景识别结果,执行保护判据。在复杂的剩余电流波形中精确提取触电电流分量,反映触电事故的程度,在得到触电电流后,根据该电流的有效值大小执行不同的动作措施,有效防止因干扰因子导致的RCD保护误动作以及触电状态下的拒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9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80419.0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接入场景下台区配电网调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首先确定台区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并在关键节点安装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和柔性调压装置。聚类算法对分布式光伏进行聚类,并根据聚类结果确定各光伏的调节优先级。然后,根据台区侧的电压情况,结合分布式光伏的调节优先级,控制对应光伏的功率,并调节柔性调压装置和/或电能质量治理设备,以实现电压的稳定。该方法提高了电压调节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优化了分布式光伏的调节策略,增强了台区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7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18179.5
申请日:2024-09-20
Inventor: 宋欣雨 , 张哲 , 王辰 , 梁子俊 , 赵俊杰 , 张鹏程 , 赵远 , 刘昊 , 刘晗 , 茂旭 , 张国春 , 刘英顺 , 杨峻宇 , 季雨 , 薛泽 , 张杰 , 王德崇 , 贾东强 , 杨博 , 吴宇桐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锁相环的光伏发电系统多电能质量协同提升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采集光伏发电系统三相并网点的电流信号处理得到并网点的电流基波分量和电流谐波分量,并确定基波无功功率;根据并网点的电流谐波分量和所述基波无功功率分别确定谐波抑制所需容量和无功补偿所需容量;获取光伏发电系统的剩余容量,进行优化算法确定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的最优补偿系数;将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的最优补偿系数传输至光伏逆变器控制算法完成光伏发电系统多电能质量协同提升,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延迟大,控制响应速度慢,需要锁相环,以及电能质量治理目标协同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9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6576.7
申请日:2024-09-23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场景低压电量物联网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包括若干个电量采集终端节点,每个电量采集终端节点均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计量芯片、第一蓝牙Mesh通信模块和第一电源模块,计量芯片将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计算得到电压、电流、功率、电量、频率等电量参数,本发明能够实现配电网低压侧电量数据的自动采集、无线传输、远程监测、智能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同时也能起到预警作用,对线路可能的故障发出预警,减少人工现场巡视强度,为配电网低压电量监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易部署、广覆盖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7435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94198.X
申请日:2024-12-31
IPC: H04N7/18 , H04N23/695 , H04N23/56 , H04N23/68 , H04N5/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视化监控操作平台及电力工具。该可视化监控操作平台包括第一连接座和旋转云台,旋转云台包括驱动模块、安装平台、照明模块、视频采集模块、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可沿着自身轴线旋转的设于第一连接座上,安装平台套设于驱动模块上,照明模块和控制模块均设于安装平台上,视频采集模块和通讯模块均设于控制模块上,驱动模块、照明模块、视频采集模块和通讯模块均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其中,驱动模块带动安装平台旋转,照明模块提供光源,视频采集模块采集视频数据,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模块、照明模块和视频采集模块,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以及外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该电力工具包括操作杆和该可视化监控操作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91478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86478.5
申请日:2024-09-13
IPC: G01R31/08 , G01R31/52 , G06F18/24 , G06F18/21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漏电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属于故障识别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不同状态的漏电流数据;采用优化后的变分模态分解对所述漏电流数据进行分解后,得到不同频段的模态分量,所述优化后的变分模态分解通过黏菌算法对变分模态分解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计算每个所述模态分量的样本熵以构建漏电故障特征集,将所述漏电故障特征集输入至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漏电故障识别模型,通过所述漏电故障识别模型完成漏电故障识别。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难以精准识别漏电类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1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18159.8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低压接户线剥线工具,属于配电作业工具技术领域,包括上钳头和下钳头,上钳头和下钳头的内侧前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断皮机构,上钳头和下钳头的内侧中部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两个第二凹槽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断线机构,上钳头和下钳头的后部通过销钉转动连接,上钳头和下钳头尾端均套接有钳柄,两个钳柄的前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本发明通过在上钳头和下钳头中部设置断线机构,在下钳头底部设置切筋刀,可以在剥线的同时实现绝缘线的剪断线皮和绝缘层的切筋分离,无需更换工具,提高了作业效率,断线刀和切筋刀均采用螺钉连接,可单独拆卸更换,便于维护和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618967.1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温室供电系统光储容量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发明基于典型日负荷分布数据,建立光伏容量配置模型和储能容量配置模型;通过MPPT算法对光伏容量配置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储能容量配置模型求解,获得最优解;根据最优解,对温室供电系统光储容量进行配置;基于MPPT算法和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最优光伏容量配置结果和储能容量配置结果,运算速度快、可靠性高,克服了现有算法自身存在后期收敛速度较慢、早熟收敛以及陷入局部最优解等方面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