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9839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00001.0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构网型储能优化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数学中的最速下降的思想,每次都选择将构网型储能系统装在当前MRSCR灵敏度最高并网点(整体灵敏度提升最大的点),直到系统的所有点都满足所要求的MRSCR水平。本发明将构网型储能简化为电压源串联等值电抗的形式,将电力系统转变为纯电路分析,忽略了电磁暂态的过程,能显著提高优化配置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99297.3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冷地区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优化调控方法。建立寒冷地区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架构;构建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模型;建立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运营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构建不等式约束;构建等式约束;基于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运营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实现寒冷地区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优化调控。本发明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68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599297.3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冷地区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优化调控方法。建立寒冷地区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架构;构建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模型;建立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运营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构建不等式约束;构建等式约束;基于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运营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实现寒冷地区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优化调控。本发明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65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104602.7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频率轨迹的新型电力系统支撑能力评估方法,属于电力评估技术领域。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支撑能量评估受到限制,无法准确评估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参考过程的选取;参考过程的频率信息整定计算;构网型储能等效模型建立;采集待评估过程的频率信息;对获取的频率信息进行预处理;结合参考频率轨迹,选定重点监测时段,进行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求取,获得衡量系统惯量支撑能力的量化评估指标。本发明提供的评估方法仅需要采集系统频率变化过程中的少量信息,且对于数据处理的要求不高,可以利用量化评估的方法分析得到新型电力系统的惯性支撑能力大小,具有数据需求较少,评估结果清晰准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6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04602.7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频率轨迹的新型电力系统支撑能力评估方法,属于电力评估技术领域。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支撑能量评估受到限制,无法准确评估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参考过程的选取;参考过程的频率信息整定计算;构网型储能等效模型建立;采集待评估过程的频率信息;对获取的频率信息进行预处理;结合参考频率轨迹,选定重点监测时段,进行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求取,获得衡量系统惯量支撑能力的量化评估指标。本发明提供的评估方法仅需要采集系统频率变化过程中的少量信息,且对于数据处理的要求不高,可以利用量化评估的方法分析得到新型电力系统的惯性支撑能力大小,具有数据需求较少,评估结果清晰准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75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39950.4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灵活性资源管理和调度优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多元平衡区差异化特征的灵活性资源调控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系统和灵活性资源的长短期参数数据,并分别输入预先建立的灵活性资源数学模型和不同类型平衡区数学模型中,以计算长短期特征评估指标;根据长期特征评估指标制定装机容量规划;根据短期评估指标的特殊项排除无法运营的平衡区运营模式,进而基于装机容量规划制定优化调度方案,并判定方案是否满安全运行要求,若满足,则将优化调度方案作为最终调度方案输出,反之重新调整。由此,解决了传统资源调度方法只考虑单一平衡区运营模式造成经济收益不达标、运行安全无法保障、新能源消纳减少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7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04120.6
申请日:2024-08-13
IPC: G06Q10/0639 , H02J3/14 , G06Q50/06 , G06Q50/40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换电模式下电动公交车负荷资源快速及可持续参调能力评估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评估方法其应对快速功率波动的能力评估不准确,参调能力不足的问题,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对电动公交车负荷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对电动公交车负荷快速上调能力进行评估和对电动公交车负荷快速下调能力进行评估。其次,对电动公交车聚合单元快速参调能力进行评估。最后,对电动公交车聚合单元可持续参调能力进行评估,用于有效评估电动公交车负荷响应某一功率的可持续响应时长,从而有效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持续功率波动。本发明具有量化评估电动公交车负荷的快速参调能力、可持续参调能力,进而具备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1968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10918.1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燧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4F11/46 , F24F11/61 , F24F11/63 , F24F11/64 , G06F18/213 , G06N3/084 , F24F110/10 , F24F120/10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央空调负荷资源激励‑响应特性量化方法,属于电力负荷调控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量化评估方法用于评估中央空调负荷的激励响应特性时偏差大、准确度低的问题。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对中央空调运行信息进行采集,然后,构建中央空调开机和停机运行约束模型,其次,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央空调启停损耗模型,最后,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央空调激励‑响应特性模型,本发明更加精准的量化评估了中央空调的激励响应特性,进而提升了对中央空调调控的有效性,同时提升了对中央空调负荷资源的挖掘能力,最终提升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整体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5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94591.8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32 , G06Q10/0631 , G06N3/006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调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虚拟电厂的多时间尺度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对目标虚拟电厂的日前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虚拟电厂日前调度方案,并对其进行参数识别,获得综合时段最优参数集;基于滚动修正优化模型,利用综合时段最优参数集对多个时段参数进行迭代微调,以获取t+m‑1时段最优参数集,并利用其对目标t+m时段实际参数进行校正,得到目标t+m时段校正后的参数,并利用目标t+m时段校正后的参数制定虚拟电厂多时间尺度调度方案。由此,解决了现有虚拟电厂中的能源数量多,运行方式多变,难以准确获取负荷侧模型参数,进而难以构建高效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方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801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04430.8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燧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4F11/46 , F24F11/61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70 , F24F11/88 , F24F110/10 , F24F110/12 , F24F1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体感温度的中央空调负荷资源运行特征修正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领域,解决现有分析方法对中央空调运行特性调控分析精确性不足的问题。方法步骤如下,首先构建中央空调负荷体感温度模型,然后,构建基于体感温度的中央空调控制运行模式,最后,构建考虑客流量和室外温度的中央空调负荷运行特性修正模型。本发明综合考虑体感温度,室外温度、客流量、天气因素修正中央空调的运行特性,提高了中央空调运行特性分析的准确性,进一步能够提升中央空调负荷响应能力评估的准确性,进而提升对中央空调资源响应能力的挖掘程度,最终提升新型城市电网的调节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