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6863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10195.2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8B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系统及监测唤醒机制;涉及输电线路监测技术领域;根据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唤醒振动监测设备进入工作状态或休眠状态;在振动监测设备进入工作状态时,获取振动监测设备采集的第一数据;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唤醒影像监测设备进入工作状态或休眠状态;在环境影像监测设备进入工作状态时,获取环境影像数据;通过低功耗监测设备采集的基础数据判断是否唤醒功耗中等的振动监测设备,并在振动监测设备唤醒情况下采集第一数据;根据第一数据判断是否唤醒功耗较高的影像监测设备;由整体功耗低的监测设备逐级触发功耗高的监测设备,降低功耗较高的监测设备的工作时间,从而降低输电线路泥石流监测的整体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8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210219.4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唤醒机制的输电线路火灾预警监测系统,设计输电线安全技术领域。系统包括:环境参数监测模块、第一微控模块、图像采集模块、第二微控模块和监测预警模块。第一微控模块先根据环境参数确定初步监测结果,再根据初步监测结果启动图像采集设备做进一步检测;第二微控模块分析图像得到火灾检测结果,并发至监测预警模块实现火灾预警。由于初步监测极大降低了所需采集和分析的数据量,图像采集模块和第二微控模块的工作量也随之降低,降低了监测系统能耗。各模块之间所需传输的数据量降低,避免了传输通道拥挤、数据传输不及时或丢包的问题,为数据分析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2974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03296.2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计及雷电定位精度的线路雷击风险分析方法、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雷电定位系统获取输电线路故障跳闸后的定位落雷点;基于实际落雷点与定位落雷点之间的距离的概率呈正态分布,计算落雷在环内线路附近的概率;环内线路为落雷圆环与线路屏蔽区的叠加部分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根据雷击出现在环内线路附近的概率,计算输电线路因雷电直击导致跳闸的第一概率;基于输电线路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最大值,计算输电线路因感应过电压导致跳闸的第二概率;根据第一概率和第二概率,得到输电线路遭受雷击跳闸的概率。本发明充分考虑雷电定位系统定位精度,可有效提高线路雷击跳闸判定的科学性,且便于计算机实现自动分析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1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62827.8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33 , G06F18/23213 , G06F18/10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密度聚集算法的变压器油温异常监测方法,包括:获取变压器的特征参数,并根据该特征参数获取时间序列形式的特征矩阵;对特征矩阵进行归一化,得到归一化后的特征矩阵,并根据该归一化后的特征矩阵,确定密度聚集算法的参数;根据密度聚集算法的参数,并采用密度聚集算法对归一化后的特征矩阵进行聚类处理,得到聚类结果;根据聚类结果,对变压器油温进行异常分析,得到变压器油温异常监测结果。本发明通过变压器的特征参数确定特征矩阵,调用基于动态时间归整距离的密度聚集对归一化后的特征矩阵进行聚类处理,从而获取异常油温数据,相对其他异常检测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执行效率也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8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09607.0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摩擦电式微风能量收集装置及其自驱动系统,属于能源技术领域,适用于多种微功率环境信号传感器的供电。所述自驱动系统包括复合型风能收集器和双源能量管理电路。复合型风能收集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双档位风力驱动模块和复合式发电模块。双档位风力驱动模块包括风杯组件Ⅰ和风杯组件Ⅱ,两风杯组件在竖直方向叠放且存在间距,风杯组件Ⅰ的旋转半径大于风杯组件Ⅱ的旋转半径;复合式发电模块包括摩擦纳米发电机和电磁式发电机,其中摩擦纳米发电机通过一实心轴与风杯组件Ⅰ连接,电磁式发电机通过一空心轴与风杯组件Ⅱ连接。其中的实心轴穿过空心轴的空腔,风杯组件Ⅰ固定在实心轴顶部,风杯组件Ⅱ固定在空心轴顶部。
-
公开(公告)号:CN11590599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54785.0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33 , G06F18/23213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密度聚集算法的变压器油温异常监测方法,先采集变压器油温的数据,根据变压器冷却装置的工作特性清洗数据选择出特征参数,继而从参数中进行特征提取,提取参数特征,得到输入特征矩阵。调用基于动态时间归整距离的密度聚集对归一化后的特征矩阵进行聚类处理,利用密度聚集算法进行变压器油温数据的异常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13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54780.8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323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谱聚类的变压器冷却装置运行状态识别方法、终端及介质,涉及电力系统冷却装置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的变压器温度在线监测方法,不能利用监测数据信息准确判断变压器冷却装置的运行状态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第一对象集中对象间相似度,构建关于第一对象集中对象与第一对象集中对象间相似度的无向加权图,对无向加权图进行簇划分,使第一对象集中对象被簇分成若干个第二对象集;获取第二对象集中对象间的油温差值,并基于对象间的油温差值,构建第二对象集的连通图;基于所述连通图中的目标子连通图,对第二对象集中对象进行识别,得到第一识别结果,达到实时分析变压器油温状态,及时掌握变压器冷却装置运行状态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59810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377687.6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指针仪表读数智能识别方法,包括图像采集、图像校正、灰度化、中值滤波去噪、高斯滤波去噪、双边滤波去噪、图像二值化、canny算子边缘检测、腐蚀运算、膨胀运算、Hough圆变换检测表盘和圆心、进行Hough直线变换检测指针、输出识别读数。本发明可以在复杂环境下准确识别变电站各类指针仪表读数,包括指针较细的避雷器电流表,拍摄到仪表图片后,可以自动识别该仪表类别并配置相应的识别方法,并准确地识别仪表的读数,该方法具有通用性、较强的鲁棒性,且读数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53948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00931.6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成都理工大学 , 四川达曼正特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ropout深度置信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包括步骤:收集多组油浸式变压器特征气体数据及对应的故障类别,处理后划分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构建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BN的故障诊断模型;在最优的故障诊断模型的DBN中引入Dropout,使用训练样本构建DBN-Dropout模型;采集油浸式变压器当前的特征气体数据,处理得到诊断样本,输入DBN-Dropout模型,以softmax分类器得到的概率最大的类别为故障诊断类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考虑到深度置信网络在数据较少、模型较复杂时存在容易过拟合的问题,在原始的DBN中引入Dropout,构建了DBN-Dropout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以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能有效提高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045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37369.5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柱土壤含水率测试方法,属于土壤含水率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土壤含水率测量方法由于仅将电阻作为指标导致从而无法准确的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多个电极对监测土层进行阻抗谱测量和电阻测量,获取了阻抗谱和电阻,阻抗谱包括了阻抗模和相位,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同时由于两个土壤测试柱左右对称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提供了更大的横向跨度,使得之间的横跨电极对所测得的数据更能代表整个监测区域的平均状况。综合相关系数通过与电阻相关性系数、阻抗模相关性系数以及相位相关系数综合计算得到,更能判断得出与监测土层最接近的标定土壤含水率分布土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