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34407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810125018.2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机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在环实时仿真平台,包括上位机、PXI实时仿真系统和外测控制器三部分,所述的上位机通过以太网分别与所述的PXI实时仿真系统和外测控制器进行连接,所述的PXI实时仿真系统与所述的外测控制器之间采用I/O接口连接。本发明能够在实验室环境下快速开发并验证控制策略,并能够模拟出光伏阵列的运行特性,使得控制器在进行实际工况测试之前就能够实现全面的闭环验证;大大节约了测试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运行安全性,为虚拟同步机控制技术研发和光伏并网系统的优化控制提供了基础研究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97578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18731.7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电能质量监测预警系统、监测预警方法,涉及电能质量监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多点数据监测模块,用于获取安装于电网中不同位置的电能传感器检测的电能参数数据;信号中继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多点数据监测模块传输的电能参数数据,并对电能参数数据进行预处理和传输处理;数据分析模块,接收信号中继处理模块经过预处理和通过传输处理的电能参数数据,并对接收的电能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对应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数;预警模块,并基于预置判断条件得到电能质量是否合格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质量不合格触发预警机制;实现了对电能质量的全面监测和及时预警,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6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28194.2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H9/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智能无弧台区断路器及控制方法,通过微处理器与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机械断路器、无线通信模块、IGBT驱动电路、变流器连接。微处理器接收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的感应信号,无线通信模块的控制信息;根据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的感应信号、GPS模块时钟信号,无线通信模块的控制信息,对台区运行状态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对机械断路器、IGBT驱动电路、变流器进行控制,解决了传统断路器已经不能满足台区越来越多的光伏、充电桩等新能源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6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28192.3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H9/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同步补偿能力的台区无弧交流断路器及控制方法,通过微处理器与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机械断路器、GPS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晶闸管驱动电路、电能质量调节模块连接。微处理器接收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的感应信号,GPS模块的时钟信号、无线通信模块的控制信息;根据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感应信号、GPS模块时钟信号,无线通信模块的控制信息,对台区运行状态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对机械断路器、晶闸管驱动电路、电能质量调节模块进行控制,解决了传统断路器已经不能满足台区越来越多的光伏、充电桩等新能源需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419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74885.9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地故障保护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本申请的方法包括:实时监测经系统容流限制的配电网的系统零序电压;基于实时监测得到的所述系统零序电压,采用三段式接地保护逻辑执行接地保护动作。本申请首先通过降低系统容流来抬升同等故障电阻下的故障零序电压,有利于提高接地故障检测灵敏性;同时还考虑不同故障电阻下引燃火灾的时间特性差异,并兼顾系统供电可靠性和故障处置有效性,提出了基于系统零序电压的三段式接地故障保护策略;相较于传统单相接地故障保护技术,本申请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不同故障强度的高阻接地故障保护技术,为接地故障保护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单相接地故障保护方案的工程实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27581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389172.6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不接地系统下与启动定值对应的故障电阻区间的获取方法,涉及配网故障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配电系统中零序电压的启动定值与其适应的故障电阻的表征关系;搭建了衔接零序电压启动定值与其适应故障电阻之间的桥梁,弥合了传统设定该定值无据可依,仅凭躲过系统正常运行下的初始不对称度的经验不足问题;此外,首次采取解析表征的方式量化两者之间的数学关系,可明确指导生产设定启动定值在内的保护参数设定,可靠提升如一二次融合成套在内的故障选线保护装置的启动能力,高效灵敏地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快速、有效辨识,可靠实现接地故障研判功能的快速启动,以免造成更大范围且难以挽回的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406972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481346.4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信息链路脆弱性分析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对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风电出力、输电线路故障和通信链路故障进行抽样,获得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不同的运行状态;计算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不同运行状态下通信链路的连通性,判断链路的通信节点是否与控制主站连接;根据链路通信节点与控制主站的连接关系计算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不同运行状态的切机与切负荷,获得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最优切负荷;对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不同运行状态下造成切机切负荷的故障通信链路进行排序,获得电力信息物理系统脆弱信息链路排序。本发明可清楚的辨识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中的脆弱环节,从而针对脆弱链路进行监控和加强链路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8237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624775.2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H02J3/0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气象因素的电动汽车短期充电负荷的预测方法,本发明基于空调工作原理,以及影响空调输出风量的因素,建立车载空调耗电模型;结合热力学原理,综合考虑了气象环境对空调输出的影响,建立分析车载空调工作原理,分析出不同气象环境下,车载空调耗电量对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影响;并基于车载空调耗电量与车载电池容量随气温的变化的两个方面,进行气象环境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影响分析,本发明通过建立考虑气象环境的电动汽车短期充电负荷预测模型,刻画了不同气象条件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分布情况,反映了不同功能区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分布规律,为制定电网的优化运行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28542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1110195.7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最小范数准则的系统侧谐波阻抗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系统侧和用户侧之间的公共连接点测得的谐波电压、电流数据,预处理数据,并构造测量方程;S2:根据步骤S1的测量方程构建优化目标函数;S3:求解步骤S2中的优化目标函数,并解出背景谐波电压,再反解出系统侧谐波阻抗。本发明以测量周期内各相邻采样点间的阻抗差值的范数最小为判据求解系统侧谐波阻抗,相比于传统方法本发明方法的抗背景谐波干扰能力更强,估计结果更稳定;本发明能够在用户侧谐波阻抗非远大于系统侧谐波阻抗的情况下取得有效的评估结果,方法误差水平较低,应用场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376241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126854.0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35 , G06N20/00 , G01R31/08 ,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识别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配电网故障识别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根据零序等效网络构造契合接地故障的特征工程,特征工程包括零序电压、零序电流分别对应的幅值周波、突变量幅值周波和相位周波;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工程进行降维优化处理,得到故障特征集;依据故障特征集以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单相接地故障分类模型;将故障采集数据输入单相接地故障分类模型进行故障识别,得到故障识别结果。本发明既提高了模型的准确率,又提升了抵抗强干扰恶劣工况接地故障的识别泛化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