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37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03524.7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低量测环境下的电力系统数字孪生模型数据增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获取电力系统初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训练数据集;之后,建立物理约束条件;之后,基于所述物理约束条件构建物理约束生成对抗网络模型,所述物理约束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包括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其中,所述生成网络用于修复数据,所述判别网络用于判别修复数据的真实率;之后,基于所述训练数据集训练所述物理约束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包括判别网络更新与生成网络更新;最后,将待修复电力系统数据输入训练后的物理约束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得到增强数据。实现了数据的物理一致性和可靠性增强,提高了数字孪生模型的精度、稳定性和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99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64406.7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换流器并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领域,公开了一种含多VSC型变流器分散接入的供电系统稳定性确定方法,包括:建立多VSC型变流器的小信号模型;确定受所述多VSC型变流器分散接入所述供电系统时所述供电系统的无源线路阻抗矩阵Znet;根据广义Nyquist准则基于总导纳阻抗矩阵Yvsc和无源线路阻抗矩阵Znet判断分散接入多VSC型变流器后的所述供电系统是否稳定,并确定产生振荡的系统参数;判断所述多VSC型变流器分散接入的所述供电系统的稳定裕度强弱。本发明能够准确直观展示出多VSC型变流器分散接入的供电系统结构导致的网侧无源阻抗矩阵内部线路阻抗之间的耦合关系,为阻抗测量提供理论值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375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20279.7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压过零点偏移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实时采样母线相电压数据,并根据母线相电压数据预测出母线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判断最大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是否超过偏移阈值,若是,则根据最大的线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对换流器实施提前触发控制,否则,对换流器实施正常触发控制基于电压过零点偏移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现有的换相技术基础上,进行方法上的改进,基于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决定是否实施提前触发控制,在预测到换相失败时,及时对换流器实施提前触发控制,减小换相失败造成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90677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05736.5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30/08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响应不确定性的充电站参与电力市场投标方法及系统;涉及电能规划技术领域,本方案通过基于充电站的可响应容量、充电站可响应放电总功率边界模型和充电站违约惩罚模型,建立基于鲁棒优化的充电站参与电力市场的双层投标优化模型,并配置所述双层投标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有效应对电动汽车放电行为随机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提高充电站投标策略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该方法不仅在日前市场中优化了充电站的投标策略,还能在实时市场中调整充电站的充放电计划,确保充电站的电能平衡,减少因预测误差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显著提升充电站参与电力市场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20119.7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电网静态等值方法、系统和设备,相较于现有电网等值方法存在的弊端或局限,本发明提出的电网静态等值方法仅需要利用目标等值电网的潮流信息进行分析,即可建立反映外部电网之间的电气耦合关系的等值电网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确定等值后电网模型的参数,从而实现仅基于内网信息分析实现电网等值,无需获取全网信息,极大的降低了计算过程的复杂性,同时能够很好的反映外部电网之间的电气耦合关系,为后续电网静态安全稳定分析、控制及最优潮流计算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09717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15580.4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宽频带多频率电流产生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具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输入变压器,输入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一端通过串联一个开关后接入电网,另一端接地;输入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一个低通滤波电路连接;低通滤波电路与一组电流源型整流器连接,电流源型整流器由第一控制系统控制,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使电流源型整流器输出直流电流;以及电流源型整流器与一组电流源型并联H桥逆变器连接,且电流源型并联H桥逆变器的输出端口的一端接入电网,其中电流源型并联H桥逆变器由第二控制系统控制,用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使电流源型并联H桥逆变器输出多频率电流,其中多频率电流的幅值与直流电流的幅值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1428237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624775.2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H02J3/0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气象因素的电动汽车短期充电负荷的预测方法,本发明基于空调工作原理,以及影响空调输出风量的因素,建立车载空调耗电模型;结合热力学原理,综合考虑了气象环境对空调输出的影响,建立分析车载空调工作原理,分析出不同气象环境下,车载空调耗电量对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影响;并基于车载空调耗电量与车载电池容量随气温的变化的两个方面,进行气象环境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影响分析,本发明通过建立考虑气象环境的电动汽车短期充电负荷预测模型,刻画了不同气象条件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分布情况,反映了不同功能区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分布规律,为制定电网的优化运行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65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18839.2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业用户用电负荷数据的私建充电桩判断方法,包括:将所有充电桩用户每天的用电负荷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后,对所有充电桩数据分别采用第一标签法进行标注,从所有标注后的数据中提取出充电桩用户的用电特征;获取小区内所有物业用户每天的用电负荷数据,对所有物业用户每天的用电负荷数据按照第一标签法进行标注后,从所有物业用户标签数据分析出小区的用电特征;当物业用户的用电特征不满足小区的用电特征但满足充电桩用户的用电特征时,则判断小区内有物业用户在使用私建充电桩。以小区为维度找出小区内可能存在私建充电桩的用户进行监管,有助于合理分配电力资源,保证小区其他居民用户的安全用电。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31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51442.1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节点电价的交通‑电网融合园区需求响应的方法,属于电价引导的需求响应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未考虑不同用户对电网资源的利用程度,不能反映用户的位置,难以引导用户负荷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合理分布以及没有充分考虑调用自建分布式电源和从现货电力市场购得电力的关系的问题,在含分布式电源的园区配网经济调度决策基础上,利用潮流追踪法将发电成本和输电成本公平合理地分摊到各节点用户,形成交通‑电网园区配电网节点的全成本电价,构建基于节点全成本电价的需求响应模型,能够优化配电网的潮流曲线、合理利用电网资源、激励需求侧响应,实现园区和用户合理共赢。
-
公开(公告)号:CN11524190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916479.8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输电系统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MMC功率均衡控制方法,包括:S1、采集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LCC、MMC的数据并计算LCC和MMC的实时直流功率;S2、根据步骤S1采集到的数据建立关于定直流功率模式MMC的均衡控制模型,根据所述均衡控制模型对所述定直流功率模式MMC进行均衡控制。本发明实现了在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故障等导致直流传输功率降低时,定直流电压MMC、定直流功率MMC的功率自动均衡控制,避免了定直流电压MMC单独承担直流功率缺额而出现的功率大幅波动现象,有助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及其受端交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