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0930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91984.3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志远 , 史磊 , 柴斌 , 杜非 , 王广真 , 袁帅 , 郝治国 , 于晓军 , 宋海龙 , 刘若鹏 , 毛春翔 , 雷战斐 , 王豪舟 , 谢伟锋 , 刘舒杨 , 刘钊 , 李昊 , 许渊 , 常文治 , 弓艳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换流阀阻尼表面异常放电源的系统及方法,属于输变电设备状态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异常放电紫外传感阵列单元,所述异常放电紫外传感阵列单元采集换流阀阻尼电容表面放电是的紫外信号,将紫外信号转换为脉冲电压信号;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采集脉冲电压信号,并将脉冲电压信号传输至分析单元;分析单元,所述分析单元接收脉冲电压信号,对脉冲电压信号进行测量,确定换流阀阻尼表面的异常放电源。本发明实现了换流阀阻尼电容表面放电的非介入式监测与定位,避免传统特高频、超声波传感器通过接触式测量带来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214895620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0559282.4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志远 , 史磊 , 柴斌 , 杜非 , 王广真 , 袁帅 , 郝治国 , 于晓军 , 宋海龙 , 刘若鹏 , 毛春翔 , 雷战斐 , 王豪舟 , 谢伟锋 , 刘舒杨 , 刘钊 , 李昊 , 许渊 , 常文治 , 弓艳朋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换流阀阻尼表面异常放电源的装置,属于输变电设备状态传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异常放电紫外传感阵列单元,所述异常放电紫外传感阵列单元采集换流阀阻尼电容表面放电是的紫外信号,将紫外信号转换为脉冲电压信号;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采集脉冲电压信号,并将脉冲电压信号传输至分析单元;分析单元,所述分析单元接收脉冲电压信号,对脉冲电压信号进行测量,确定换流阀阻尼表面的异常放电源。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换流阀阻尼电容表面放电的非介入式监测与定位,避免传统特高频、超声波传感器通过接触式测量带来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91502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08363.7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固原供电公司
Inventor: 白金 , 周秀 , 王大玮 , 潘亮亮 , 田天 , 常文治 , 杨海涛 , 邵苠峰 , 陈江波 , 俞华 , 张广东 , 高婷玉 , 赵一昆 , 刘康 , 陈磊 , 谢一鸣 , 刘宏 , 陈青松 , 陈彪 , 包艳艳 , 李小伟 , 赵宏宝 , 岳利强 , 马宇坤
IPC: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设备的可靠性诊断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断路器设备的开关安全性识别技术领域,通过连续获取断路器运行过程中的音频信号和振动信号,经过短时傅里叶变换、自适应中值滤波、小波去噪和包络分析等处理,得到清洁的音频和振动信号。然后,将这两类信号进行时间对齐和融合,生成多组融合信号。对这些融合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特征权重,计算出最优融合特征。最后,将最优融合特征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故障诊断模型中,输出断路器的故障诊断向量。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单一信号源的诊断方法难以全面反映断路器的运行状态,容易受到环境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导致诊断结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872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07330.0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银川供电公司
Inventor: 周秀 , 白金 , 王大玮 , 潘亮亮 , 田天 , 司文荣 , 常文治 , 杨海涛 , 邵苠峰 , 陈江波 , 王生杰 , 高婷玉 , 王理丽 , 赵一昆 , 赵莹莹 , 倪辉 , 孙尚鹏 , 吴杰 , 张灏 , 李浩然 , 冯垚 , 戴龙成
IPC: G01R31/327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设备的开关安全性识别方法,属于断路器设备的开关安全性识别技术领域,包括:采集开关分合闸过程中的电气量数据(电压、电流)和机械量数据(位移、速度、加速度、振动等);建立电气量和机械量的数学方程组,通过数值解和解析解求出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提取特征矩阵;将特征矩阵输入预训练的故障模式识别模型,识别出断路器开关分合闸的故障模式;将诊断结果输出给运维人员,为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提供依据。本发明的方法解决断路器的运行环境复杂多变,外部干扰因素众多,现有技术依靠单一类型的数据难以准确反映断路器的真实状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0983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560159.4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流技术中心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保定天威新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秀 , 相中华 , 史磊 , 常文治 , 杨海涛 , 俞华 , 潘亮亮 , 蒋芮 , 王进 , 白金 , 田天 , 杨定乾 , 张广东 , 罗艳 , 高婷玉 , 吴兴旺 , 赵晓林 , 雷战斐 , 刘康 , 张庆平 , 马圣威 , 吴杰 , 陈青松 , 胡啸宇 , 刘宏 , 谢一鸣 , 包艳艳 , 马宇坤 , 戴龙成 , 严岩
IPC: G06F18/24 , G01R31/12 , G06F18/23213 , G06F18/2135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随机矩阵的变压器局放检测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变压器运行中的采集的信号,并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将预处理后的信号输入随机矩阵进行处理;利用滑动窗口计算处理后的随机矩阵最大特征根;采用K‑Means算法对最大特征根进行聚类,得到多个聚类中心;对多个聚类中心的最大特征根求平均;计算平均后的多个聚类中心的特征根与平均特征根的最大特征根之差;根据得到的多个聚类中心的特征根采用天牛须算法滑动窗口宽度进行寻优,并迭代执行步骤S30‑S70,直到达到迭代结束条件;根据迭代完成后得到的最大特征根之差判断是否存在局部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176098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60159.4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流技术中心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保定天威新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秀 , 相中华 , 史磊 , 常文治 , 杨海涛 , 俞华 , 潘亮亮 , 蒋芮 , 王进 , 白金 , 田天 , 杨定乾 , 张广东 , 罗艳 , 高婷玉 , 吴兴旺 , 赵晓林 , 雷战斐 , 刘康 , 张庆平 , 马圣威 , 吴杰 , 陈青松 , 胡啸宇 , 刘宏 , 谢一鸣 , 包艳艳 , 马宇坤 , 戴龙成 , 严岩
IPC: G06F18/24 , G01R31/12 , G06F18/23213 , G06F18/2135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随机矩阵的变压器局放检测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变压器运行中的采集的信号,并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将预处理后的信号输入随机矩阵进行处理;利用滑动窗口计算处理后的随机矩阵最大特征根;采用K‑Means算法对最大特征根进行聚类,得到多个聚类中心;对多个聚类中心的最大特征根求平均;计算平均后的多个聚类中心的特征根与平均特征根的最大特征根之差;根据得到的多个聚类中心的特征根采用天牛须算法滑动窗口宽度进行寻优,并迭代执行步骤S30‑S70,直到达到迭代结束条件;根据迭代完成后得到的最大特征根之差判断是否存在局部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17607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83847.5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流技术中心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周秀 , 陈德志 , 相中华 , 史磊 , 俞华 , 白浩男 , 常文治 , 杨海涛 , 王进 , 杨定乾 , 潘亮亮 , 张广东 , 田天 , 白金 , 罗艳 , 高婷玉 , 吴兴旺 , 赵晓林 , 雷战斐 , 刘康 , 陈磊 , 张庆平 , 马圣威 , 吴杰 , 陈青松 , 胡啸宇 , 刘宏 , 谢一鸣 , 包艳艳 , 严岩 , 马宇坤 , 戴龙成 , 王海龙
IPC: G01R31/62 , G06F18/2131 , G06F18/2411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铁心和夹件电流的换流变寿命评估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换流变压器寿命评估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换流变压器的初始接地电流信号以及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输出的初始电压信号;对初始接地电流信号和初始电压信号进行初始信号调理,获得初始调理信号;对初始调理信号进行预设采样处理,获得采样数据;利用预选训练好的故障诊断模型对采样数据进行故障判断得到故障诊断结果;若得到的故障诊断结果为无故障,则对采样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采样特征;根据预设的老化实验数据,利用采样特征进行比对,得到换流变压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对换流变压器的寿命评估过程中,存在检测周期长、难以在线监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0967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67038.5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许渊 , 李星 , 刘卫东 , 袁帅 , 毕建刚 , 田洪迅 , 葛栋 , 任敬国 , 吴旭涛 , 李杰 , 赵科 , 弓艳朋 , 杜非 , 常文治 , 季严松 , 于浩 , 刘媛 , 孙景文 , 马波 , 王峰 , 王广真 , 付德慧 , 邵明鑫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绝缘子表面金属颗粒缺陷模拟运动的方法,属于输变电设备状态传感领域。本发明包括:获取模拟的金属颗粒尺寸和形状数据,确定金属颗粒模型以及横截面面积及质量;通过金属颗粒模型运动方向,以及金属颗粒模型与绝缘子表面的摩擦系数;通过电磁铁的中心轴线与金属颗粒模型的中心轴线重合,确定获取金属颗粒模型与电磁铁的水平距离和电流大小及方向,对GIS施加电压,确定金属颗粒模型的运动距离,电磁铁施加的电流和运动速度的比例关系,根据金属颗粒模拟运动的运动方向、运动距离和运动速度,及电磁铁的施加的电流,模拟GIS绝缘子表面金属颗粒的缺陷运动。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GIS绝缘子表面金属颗粒缺陷模拟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89689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494706.3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变压器中模拟绕组变形缺陷的方法以及装置,属于输变电设备状态传感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变压器的第一相、第二相和第三相的高压绕组正常绕制设置;对第三相的低压绕组设置若干分接抽头,每段分接抽头分别经套管引出,且各分接抽头之间设置投切;对第二相的绕组设置位移缺陷;对第一相低压绕组设置鼓包缺陷,并设置若干分接抽头,每段分别抽头分别经套管引出;观测变压器中各绕组状态。通过各绕组的对比设置,利于缺陷绕组与正常绕组之间的比对观测。通过对绕组设置位移缺陷,模拟变压器绕组的缺陷,并能够实现缺陷状态的定量控制。通过对缺陷绕组进行测试,模拟变压器的真实结构特点,得到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1046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314729.1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星接变压器绕组变形的三相同步频响检测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针对三相星接变压器的绕组,通过将星接变压器的中性点和三相绕组同时接线,并且通过触发注入中性点的正弦激励信号,同步采集三相绕组的响应信号,实现了一次接线完成同侧三相绕组的同步检测,避免了检测过程中反复变更连线对测试数据产生的不确定性念头,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消除了变更连线对检测数据的不良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