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52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42922.2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北明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配网可靠性分析方法,涉及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案基于GIS的配电网模型和网络地图对配网线路进行分析获取配电网拓扑结构,采集获取的所述配电网拓扑结构中各节点的实时数据,根据获取的实时数据由下而上依次计算配电网拓扑结构中各层级节点的可靠度值Rij及配电网拓扑结构计算配网系统的总可靠度值R,筛选出影响该层级下节点可靠度的数据类型的实时数据中(T)时刻的历史数据集作为输入I(T),以(T+t1)时刻的数据值作为输出O(T+t1)进行训练得到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根据模型预测获取t时刻后的影响节点可靠度的实时数据计算节点可靠度值及总可靠度值的预测值,能够减少预测模型的计算量,提高预测的精确度及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0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57612.8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未来态潮流的计算方法及装置,其计算方法包括:获取网调调控系统和省调调控系统导出的状态估计结果;根据所述网调调控系统和所述省调调控系统的状态估计结果,拼接构建外网模型;获取省调电网运行边界数据,并结合所述状态估计数据,采用所述外网模型生成未来态电网拓扑;基于所述未来态电网拓扑进行潮流计算,获取电网未来态潮流;本发明通过省调和网调电网计算模型和计划数据的拼接,获得较为准确的未来态全网模型方式数据,最终有效提高了潮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58261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79454.9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安全校核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定时获取区域电网实时状态结果数据,针对存储的状态估计结果自动校验,删除校验失败的结果数据,避免基于异常区域电网模型开展省级电力现货市场计算;利用本省同时刻状态估计结果替换区域状态估计中本省虚拟控制区部分、插值法填补状态估计结果部分设备缺失数据,解决由于网络延迟、不稳定导致状态估计结果缺失或与实测偏差大的问题;基于历史存储的区域电网状态估计结果,采用外省受电计算、分区平衡拉伸生成外省的机组发电计划、负荷预测数据,解决省级电网在进行电力现货市场安全校核计算时难以获取外省机组发电计划、负荷预测数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4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510024.0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戴长春 , 吴迪 , 汪伟 , 王吉文 , 李端超 , 张炜 , 张骏 , 俞斌 , 邵庆祝 , 于洋 , 孙辉 , 汪勋婷 , 张峰 , 季坤 , 朱思杰 , 赵创业 , 张玉祥 , 袁瑜 , 唐小平 , 陈雨 , 桂华 , 张哲民
Abstract: 一种有源配电网区域集中模式故障快速自愈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下多源网络,通过区域自愈控制终端汇集到配电终端的相关信息,实现故障定位、隔离,结合各个电源点特性、剩余容量、带载能力等,选择最优的方式进行非故障区域供电,实现线路自愈、恢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5G或光纤的通讯条件下,可实现300ms以内的自愈恢复供电,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网故障自愈方法自愈时间长、时效性差的问题,自动化程度高,人为干预少,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7071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10038.2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汪伟 , 吴迪 , 王吉文 , 戴长春 , 李端超 , 张炜 , 张骏 , 俞斌 , 邵庆祝 , 于洋 , 孙辉 , 汪勋婷 , 张峰 , 季坤 , 朱思杰 , 赵创业 , 张玉祥 , 袁瑜 , 唐小平 , 陈雨 , 王夷夷 , 李雪
Abstract: 一种有源配电网区域集中模式配网架构的故障隔离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解决如何能快速、准确地识别线路故障类型并进行隔离,以减小停电范围的问题;本发明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复杂的网架结构,利用通信网络建立区域主站和配电终端之间的纵向通信,依据现有GOOSE的通信机制实现区域主站和配电终端间的信息流交互机制,并制定二者之间的信息交互点表,配终端装置的间隔单元之间交叉连接,实现交叉、手拉手式连接,且通过本侧与对侧间隔单元的过流开放状态以及过流信息相结合的故障辨识进行故障定位及隔离;本发明能够准确判别故障,实现定位、隔离且安全可靠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51388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107962.5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巢湖市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IPC: G06F21/57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2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据应用管理平台的数据安全管控方法,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设备所在位置的第一数据,并输入预设的设备响应时间预测模型,生成设备响应时间预测值;将目标设备与数据应用管理平台建立连接,获取设备响应时间实测值;获取目标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确定设备响应时间误差允许范围;将设备响应时间预测值、设备响应时间实测值以及设备响应时间误差允许范围结合预设的设备风险判断公式进行数据分析,判断设备是否存在风险,并对风险设备进行处理。本申请用以解决数据平台与下位机设备连接导致数据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138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107962.5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巢湖市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IPC: G06F21/57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2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据应用管理平台的数据安全管控方法,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设备所在位置的第一数据,并输入预设的设备响应时间预测模型,生成设备响应时间预测值;将目标设备与数据应用管理平台建立连接,获取设备响应时间实测值;获取目标设备的第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确定设备响应时间误差允许范围;将设备响应时间预测值、设备响应时间实测值以及设备响应时间误差允许范围结合预设的设备风险判断公式进行数据分析,判断设备是否存在风险,并对风险设备进行处理。本申请用以解决数据平台与下位机设备连接导致数据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8584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46596.1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专门适用于管理监督目的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数据的分布式新能源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所述监测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拓扑化能源网络、步骤S2建立最小供能子网络、步骤S3完成最小供能子网络的建立、步骤S4完成剩余端点的连接以及步骤S5在线监测;本发明通过拓扑化的地图进行新能源网络的构建,简化了构建流程;本发明建立了四个图层,提高了拓扑地图的表达准确性;本发明建立了最小供能子网络,区域大网络则被简化为众多个相对封闭的小网络,则降低了控制难度;本发明设置了一定的功率阈值,保证了当耗能端和供能端出现功率波动时最小供能子网络不会轻易被打破,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142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32312.9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二次融合终端的威胁感知方法及装置,包括:采集电力一次终端中的电力业务数据并确定电力业务特征;采集电力二次融合终端上的网络流量并确定网络流量特征;将电力业务特征和网络流量特征通过融合特征算法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特征,并通过预训练的融合特征识别模型对融合特征进行检测,得到异常行为分类和攻击行为分类;对分类的异常行为进行业务分析,构建异常行为链,将异常行为链和预先建立的已知行为数据库进行相似度分析,判断分类的异常行为是否为攻击行为;若是,则基于融合特征更新融合特征识别模型,以对网络流量进行威胁感知。由此,实现精准、快速的基于二次融合终端的可更新迭代的威胁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5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13716.7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Inventor: 张峰 , 孙辉 , 彭勃 , 丁津津 , 徐斌 , 汤伟 , 汪伟 , 邵庆祝 , 张骏 , 于洋 , 俞斌 , 王吉文 , 戴长春 , 张炜 , 李端超 , 朱思杰 , 赵创业 , 张玉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配电网保护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实时数据流,接收并分析来自变电站的状态数据,对电流负载进行阈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电流配置,生成实时负载分析数据。本发明中,通过云平台实时分析变电站数据,直接增强了数据处理的速度与准确性,识别和响应负载不均及故障风险,实时更新网络结构,增强电网的自适应能力和系统响应速度,使用差异化负载情景进行网络模拟,精确分析和比较节点性能,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利用趋势数据进行故障点预测和负荷波动分析,显著提高故障处理的前瞻性与准确性,使电网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准确地响应,同时优化运行效率和电力供应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