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192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86142.2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东南大学江北新区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站融合电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数据准备,包括站内主体用户和分布式能源发电主体发用电请求的初始数据;步骤二:典型多站融合业务子系统软件设计,包括基于Fabric的区块链子系统和后台交互子系统的设计;步骤三:根据多站融合的典型业务场景研究设计基于区块链的多站融合系统隐私保护模块和多站融合绿电溯源模块;步骤四:系统部署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22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86857.8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东南大学江北新区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平台,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数据准备,包括电力用户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商发布用电请求的初始数据;步骤二:基于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的结果为配额制做重要支撑,配额责任主体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的方式可以更精确的计算出完成的消纳指标;步骤三:根据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的结果可以计算出电力用户的消纳量以及配额义务完成情况;步骤四:应用Solidity语言编写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平台交易智能合约。
-
公开(公告)号:CN11041133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1910818905.2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B7/02
Abstract: 一种电线电缆长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涉及电线电缆检测技术领域。第一铜制连接导线一端通过接线柱连接在第一铜制卡扣上,另一端通过接线柱连接在铜制线圈一端,铜制线圈绕在铁芯上;第二铜制连接导线一端通过接线柱连接在铜制线圈另一端,另一端通过接线柱连接在电子开关一端;第三铜制连接导线一端通过接线柱连接在电子开关的另一端,另一端通过接线柱连接在直流电源一端;第四铜制连接导线一端通过接线柱连接在直流电源另一端,另一端通过接线柱连接在第二铜制卡扣上。电缆长度测量方法简易可行且无损电缆,可完美替代目前有损、工作效率低下的检测方法,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测量装置整体构造简单,造价成本低,适合大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354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1910817669.2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27/02
Abstract: 一种电线电缆单位长度直流电阻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涉及电线电缆检测技术领域。测量装置主要由装置结构单元和测量模块单元构成,装置结构单元包括待测电线电缆、第一铜制卡扣、第一铜制连接导线、电阻、第二铜制连接导线、电子开关等;测量模块单元包括顺序电连接的温度测量模块、信号放大模块、A/D转换模块、单片机、液晶显示模块,单片机接收人机交互模块输入的控制信号,并控制电子开关动作。本发明所采用的电缆长度测量方法简易可行且无损电缆,可完美替代目前有损、工作效率低下的电缆长度检测方法。通过解决测量电线电缆长度这一难题后,使电线电缆单位长度直流电阻的测量变得更加简单、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77865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19441.5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运行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时序动态特征的配电网停电数据融合方法,旨在解决不同来源的数据可能存在不一致或缺失,无法在停电数据中提取出准确的数据,进而导致在融合时融合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异构数据作为输入数据;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停电数据;基于时序分析法提取所述停电数据的多个特征值的均值特征;对多个所述均值特征进行融合,得到停电数据的综合特征信息,所述融合的方式包括加权融合或特征组合。本发明对于提高停电监测和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08222.3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接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优选分布式光伏接入方案的方法及系统,优选分布式光伏接入方案的系统包括光伏接入点划分模块、光伏接入点监测模块、光伏接入点输电信息采集模块、逆变器输电信息采集模块、光伏接入点筛选分析模块、光伏数据库、光伏接入点匹配分析模块。本发明通过将目标接入区域内的各光伏接入点按照其布设顺序进行依次编号,然后根据待接入光伏组件的电压等级与最大传输电流筛选相符的各光伏接入点,并通过各相符光伏接入点的便捷性影响指数、稳定性影响指数、效益性影响指数分析得到各相符光伏接入点影响参数,进而根据光伏组件户主根据其偏好并通过各相符光伏接入点影响参数选择最优光伏接入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34198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24278.8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1R31/00 , G06Q50/06 , G06F1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能源碳排放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双碳目标的城市能源碳排放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基本信息采集模块、电力使用结构层划分模块、限定工业园区碳排放监测模块、碳排放评定中心、管理提示云端和SQL库,本发明实现了针对限定工业园区的电力传输源、电网传输端和企业负荷端3个电力使用结构层进行电力碳排放监测和分析,能够有效反映出整体工业园区实际碳排放的合规情况,进而使相关人员能够针对工业园区的电力碳排放采取合理高效的管控举措,从而极大提高了碳排放管理响应的及时性,不仅有效减少了碳排放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和加剧,同时有利于推动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76512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834607.X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站融合的光储充换协调控制方法。为了克服技术并网点易反复出现电压越限现象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光储充换微电网系统,与大电网进行功率交换;S2:将一个周期根据历史负荷耗能量分为电价高峰段、平时段与电价低谷段三种阶段并分别设置运行模式;S3:根据下一周期的数据,调整下一周期三种阶段的时间界限以及光伏出力;S4:三种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电压采样频率,根据采集得到的电压数据调整电压采样频率,并以电压峰谷差最小和经济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实时操作调控光储充换微电网系统中各站的出力。通过预先设置分时段的运行模式,以及实施操作模式相结合,两级运行模式,避免反复出现电压越限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817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28736.4
申请日:2022-12-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IPC: B60L53/68 , G06V20/52 , G06Q50/06 , G06Q10/0631 , B60L5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运行误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充电桩充电运行误差补偿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充电适宜充电时长匹配、目标接入端温度分析、目标接入端运行参数分析、目标接入端损耗分析、目标接入端充电量误差分析、目标接入端计费误差分析和目标接入端误差处理,本发明在进行损耗电量分析时不仅对充电桩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符合性进行分析,而且综合考虑充电桩所处位置的温度和对电流电压的稳定性这两个层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充电桩运行质量分析的准确度,本发明对充电桩内充电接口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也对与充电接口连接的充电设备的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充电桩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76512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834607.X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站融合的光储充换协调控制方法。为了克服技术并网点易反复出现电压越限现象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光储充换微电网系统,与大电网进行功率交换;S2:将一个周期根据历史负荷耗能量分为电价高峰段、平时段与电价低谷段三种阶段并分别设置运行模式;S3:根据下一周期的数据,调整下一周期三种阶段的时间界限以及光伏出力;S4:三种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电压采样频率,根据采集得到的电压数据调整电压采样频率,并以电压峰谷差最小和经济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实时操作调控光储充换微电网系统中各站的出力。通过预先设置分时段的运行模式,以及实施操作模式相结合,两级运行模式,避免反复出现电压越限的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