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1922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86857.8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东南大学江北新区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平台,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数据准备,包括电力用户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商发布用电请求的初始数据;步骤二:基于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的结果为配额制做重要支撑,配额责任主体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的方式可以更精确的计算出完成的消纳指标;步骤三:根据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的结果可以计算出电力用户的消纳量以及配额义务完成情况;步骤四:应用Solidity语言编写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平台交易智能合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192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86142.2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东南大学江北新区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站融合电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数据准备,包括站内主体用户和分布式能源发电主体发用电请求的初始数据;步骤二:典型多站融合业务子系统软件设计,包括基于Fabric的区块链子系统和后台交互子系统的设计;步骤三:根据多站融合的典型业务场景研究设计基于区块链的多站融合系统隐私保护模块和多站融合绿电溯源模块;步骤四:系统部署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689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58162.1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方法,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包括首先对压缩空气储能调度请求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帮助优化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能够指导储能策略的制定,并通过性能影响因子的分析,确定了可用储气库,同时分析模型得到各可用储气库的适配调度能量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性能数据选择最适合释放压缩空气的储气库,从而最大化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确保能够满足电力负荷需求,并且避免能量浪费或过度压缩,为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提供重要支持,提高了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23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81807.0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H02J3/46 , H02J3/32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的低碳综合评价方法,包括,1,从环保性、高效性、可靠性三个维度建立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并搭建各个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2,以数据预处理最优与一维评价下综合评价值最优为约束,考虑指标体系在二维评价下的综合评价,制定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策略。本发明给出了基于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的低碳评价的明确、清晰的概念界定,从多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地反映系统的低碳发展水平,在保持一维评价值有效性最高的条件下,优化数据预处理与组合权重的系数,使二维评价下的低碳排序值更加合理,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评价对象的低碳发展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49767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0327941.1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牌自动识别与引导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方法与系统,属于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用户的充电预约请求,该充电预约请求携带有充电电量、提车时间以及充电模式信息;根据充电预约请求生成充电订单,该充电订单包含预约充电车辆的位置信息、充电桩位置信息及充电桩的使用状态信息;调用台区配变历史负荷数据和电动汽车历史充电数据,编排有序充电计划;将充电订单和有序充电计划下发至充电桩,以对预约充电车辆进行有序充电。本发明能够帮助电动车主快速找到附近空闲充电桩进行有序充电,减少电动汽车充电平均等待时间,提升充电桩整体利用率,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7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92002.3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IPC: G06Q50/06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变电站10千伏间隔资源效能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面向间隔资源效能分析的四象限,得到四象限边界;通过聚类分析预测负荷的增长趋势结合N‑1校验,动态修正四象限边界;基于动态修正后的四象限边界,分析变电站在不同象限的特征,得到各象限内变电站的影响数据;构建跨象限协同优化机制,根据各象限内变电站的影响数据,输出变电站落在不同象限的效能提升策略。本发明通过构建资源效能分析的四象限并对各象限的变电站提出针对性的效能提升策略,以解决间隔资源分析方法比较片面、没有提出精准的变电站效率提升策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3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39034.5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用户双维度响应意愿的电动汽车可调度潜力评估方法,建立不同激励水平下用户参与电网调度不确定性模型,包括电动汽车用户参与调度的响应率模型及充电时间裕度的不确定性响应模型;基于不同激励水平下用户参与电网调度不确定性模型,计算电动汽车的接受度,量化电动汽车用户参与调度的响应意愿;基于用户接受度,评估电动汽车集群的可调度潜力。本发明针对电动汽车用户参与电网调度接受度分析不全面的问题,对不同用户在不同激励水平下的响应度和响应偏差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电动汽车用户在不同激励水平下的响应率模型,反映了用户在不同激励水平下的调度意愿,从而提高了电动汽车可调度容量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27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82133.5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IPC: G06F18/2415 , G06Q50/06 , G06Q30/0645 , G06N20/00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力数据的群租房识别方法、设备及装置,涉及群租房识别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识别房屋在预设周期内的电力数据,所述电力数据包括房屋用电量和负荷波动系数;根据所述电力数据基于机器学习构建电力评估模型,生成电力评估系数;将电力评估系数与预设的电力稳定阈值对比分析,获得群租房的告警名单,并记录告警名单中的房屋数量;基于高斯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获得告警名单中的群租房类别和非群租房类别的后验概率,根据后验概率初步识别群租房,并对未识别的房屋进行二次识别。本发明提高了群租房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2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182133.5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IPC: G06F18/2415 , G06Q50/06 , G06Q30/0645 , G06N20/00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力数据的群租房识别方法、设备及装置,涉及群租房识别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识别房屋在预设周期内的电力数据,所述电力数据包括房屋用电量和负荷波动系数;根据所述电力数据基于机器学习构建电力评估模型,生成电力评估系数;将电力评估系数与预设的电力稳定阈值对比分析,获得群租房的告警名单,并记录告警名单中的房屋数量;基于高斯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获得告警名单中的群租房类别和非群租房类别的后验概率,根据后验概率初步识别群租房,并对未识别的房屋进行二次识别。本发明提高了群租房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55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508222.3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接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优选分布式光伏接入方案的方法及系统,优选分布式光伏接入方案的系统包括光伏接入点划分模块、光伏接入点监测模块、光伏接入点输电信息采集模块、逆变器输电信息采集模块、光伏接入点筛选分析模块、光伏数据库、光伏接入点匹配分析模块。本发明通过将目标接入区域内的各光伏接入点按照其布设顺序进行依次编号,然后根据待接入光伏组件的电压等级与最大传输电流筛选相符的各光伏接入点,并通过各相符光伏接入点的便捷性影响指数、稳定性影响指数、效益性影响指数分析得到各相符光伏接入点影响参数,进而根据光伏组件户主根据其偏好并通过各相符光伏接入点影响参数选择最优光伏接入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