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635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5524.7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徐斌 , 王小明 , 仇茹嘉 , 高博 , 汤伟 , 马伟 , 彭勃 , 赵文广 , 谢涛 , 丁国成 , 陈庆涛 , 胡良焕 , 张明星 , 陈晨 , 王海伟 , 陈天佑 , 毕锐 , 任海迪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5/04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帕累托最优博弈交叉效率的综合效率评价方法,应用于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包括,1,以输入指标、输出指标的角度出发,从环保性、能效性、可靠性三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各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2,基于各决策单元DMU间的博弈关系,考虑提升DMU对效率结果的满意度,建立基于帕累托最优的交叉效率DEA综合评价模型。本发明从环保性、能效性、可靠性三个维度构建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考虑传统CCR模型的缺陷以及DMU间的博弈关系,从而能够更公正更贴近现实的评价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的效率,并尽可能的提高DMU对于评价结果的接受度和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30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68247.4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靠背型柔性多状态开关运行安全域的构建方法,其步骤包括:1、构建一个包含柔性多状态开关BTBC‑FMSS的配电网等值模型;2、计算柔性多状态开关的传输功率极限;3、根据柔性多状态开关的传输功率极限,构建柔性多状态开关的运行安全域;4、基于柔性多状态开关的运行安全域,对配电网等值模型的稳定性进行提升。本发明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出背靠背型柔性多状态开关的传输功率极限,并给出其运行安全域,对BTBC‑FMSS装置的功率传输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从而保证包含BTBC‑FMSS装置的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30841.6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徐斌 , 仇茹嘉 , 王小明 , 高博 , 汤伟 , 马伟 , 彭勃 , 赵文广 , 谢涛 , 丁国成 , 陈庆涛 , 胡良焕 , 张明星 , 陈晨 , 王海伟 , 陈天佑 , 毕锐 , 袁华凯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08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源荷不确定性的区域多能互补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1,确定基于源荷不确定性的区域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主要设备,搭建系统结构图;2,建立风电、光伏、储电池、燃气轮机、ORC余热回收装置和储热罐的数学模型,以及内部电网、热网的功率平衡约束方程;3,以系统综合碳排放量最小为目标,计及不同区域综合能源站之间的交互,考虑基于源荷不确定性的区域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本发明采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处理荷端不确定性,能更加合理的对区域多能互补能源系统进行调度,从而能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降低系统的综合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78907.7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潘文虎 , 尹元亚 , 凌晓斌 , 苏志朋 , 杨佳祺 , 吴红斌 , 王小明 , 赵文广 , 徐斌 , 汤伟 , 梁伟 , 台德群 , 杨晓娟 , 宋铭敏 , 黄进 , 徐涛 , 徐交建 , 董月 , 杭慧芳 , 庞英俊 , 陈昊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分布式资源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AHP算法的分布式资源多维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分布式资源的配电网数据采集;2、利用堆叠降噪自动编码器(Stacked Denoising Auto Encoder,SDAE)算法对采集到的不同参数的需评估数据进行降噪处理;3、确定分布式资源评估指标;4、建立关于配电网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评估多维评估体系,利用自适应AHP算法求解各指标权重。本发明从分布式资源多维分析出发,基于SADE算法将采集到配电网数据进行降噪分析处理,能有效修复评估数据中的重构奇异点、缺失值,利用基于自适应AHP算法,在满足一次性检验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留原始矩阵的信息。从而实现对配电网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的有效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12747.8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毕锐 , 刘妤婷 , 徐斌 , 王小明 , 仇茹嘉 , 高博 , 汤伟 , 马伟 , 彭勃 , 赵文广 , 谢涛 , 丁国成 , 陈庆涛 , 胡良焕 , 张明星 , 陈晨 , 王海伟 , 陈天佑
IPC: H02J3/46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14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10/047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碳捕集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网的规划方法,包括:1、根据节点位置信息矩阵,采用dijkstra算法找出每个负荷中心所对应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并计算最短路径;2、根据负荷中心能源需求,确定多能互补能源系统中的能源类型和设备,从而建立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和供能线路;3、搭建光伏出力的中长期预测模型;4、建立考虑碳捕集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网规划模型;5、已知设备的参数、典型日的负荷数据以及需求侧的能源需求,采用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求解器求解,输出规划结果。本发明在满足用户用能需求的条件下在系统中加入碳捕集设备,接着对设备和供能线路的容量进行配置,从而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78909.6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尹元亚 , 潘文虎 , 凌晓斌 , 苏志朋 , 陶永强 , 吴红斌 , 王小明 , 赵文广 , 徐斌 , 汤伟 , 梁伟 , 台德群 , 杨晓娟 , 徐涛 , 宋铭敏 , 韩亚平 , 周启扬 , 夏颖 , 刘洋 , 崔椿洪 , 庞英俊
IPC: G06Q50/06 , G06Q30/018 , G06Q10/067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低碳规划与运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碳排放责任分摊模型的电力系统低碳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一个包含碳捕集火电厂和新能源电厂的发电侧碳排放模型;2、使用碳流计算方法计算负荷侧的分摊碳排放量,建立负荷侧的碳排放分摊模型;3结合碳流计算和比例分配准则,提出网损的分摊策略;4、针对步骤一到步骤三建立的电力系统低碳模型,利用基于莱维飞行策略改进的麻雀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碳排放责任分摊模型的电力系统低碳计算方法,从碳流计算出发,建立了源‑网‑荷碳排放责任分摊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电力系统低碳计算方法,助力实现区域降碳。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12638.6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徐斌 , 王小明 , 仇茹嘉 , 高博 , 汤伟 , 马伟 , 彭勃 , 赵文广 , 谢涛 , 丁国成 , 陈庆涛 , 胡良焕 , 张明星 , 陈晨 , 王海伟 , 陈天佑 , 毕锐 , 刘妤婷
IPC: G06F30/20 , G06F18/2321 , G06F17/11 , G06Q10/0631 , G06F111/08 , G06F119/08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动汽车负荷和热能梯级利用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包括:1、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充电行为,搭建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模型;2、搭建光伏出力的模拟模型;3、考虑到光伏出力和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不确定性,利用高斯核密度估计法和K‑means聚类算法生成典型场景解决不确定性问题;4、建立考虑不同品位热能梯级利用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规划模型;5、已知设备的参数、典型日的负荷数据以及需求侧的能源需求,调用CPLEX求解器求解,输出规划结果。本发明在考虑源荷不确定性和各级品位热能的梯级利用下,对设备的容量进行配置,从而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供能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44082.4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故障下考虑SOP传输功率极限的平滑切换控制方法,包括:1、构建包含背靠背柔性互联装置SOP的环形配电网拓扑结构;2、计算背靠背柔性互联装置SOP的有功功率传输极限;3、针对相应的故障位置,在考虑功率传输极限的情况下,背靠背柔性互联装置SOP采取不同的模态以维持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本发明能实现配电网故障时,对背靠背柔性互联装置端口的控制模态进行平滑切换,从而能有效提升配电网故障情况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78912.8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王小明 , 赵文广 , 徐斌 , 汤伟 , 潘瑞聪 , 吴红斌 , 梁伟 , 台德群 , 凌晓斌 , 尹元亚 , 潘文虎 , 苏志朋 , 宋铭敏 , 徐涛 , 黄进 , 陈彦斌 , 张聪颖 , 俞鹏 , 汪恕东 , 陈昊 , 崔椿洪
IPC: H02J3/00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N3/086 , G06N3/00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短期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VMD‑BiGRU)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归一化等处理;2、利用变分模态分解法获得不同特征规律的模态分量,再利用注意力机制对获得的模态分量进行加权融合;3、构建基于BiGRU的深度学习模型预测短期电力负荷;4、利用多策略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并利用优化后的模型进行短期的负荷预测;本发明的能够有效的解决对电力系统进行负荷预测时对特征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并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从而有效的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2136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13620.7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优化配置与调控方法,包括:获取光伏出力、负荷出力、储能选取位置、容量以及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和时间尺度;考虑光出力的时序性以及光伏渗透率因素,建立储能双层优化配置与运行模型,所述模型的上层目标函数为储能配置容量最小,下层目标函数为配电网脆弱性、有功网损最小;确定所述储能双层优化配置与运行模型的约束条件;利用COA算法COA对上层模型进行储能位置配置及容量配置,利用粒子群‑引力搜索混合算法PSO‑GSA对下层模型进行储能充放电功率配置,通过对上层的优化配置使得下层的目标函数最小;本发明可以有效的缓解分布式能源出力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特点,有利于提高光伏消纳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