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用电池拆装舱

    公开(公告)号:CN11069705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1911004496.9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用电池拆装舱,包括正极导体、负极导体、气缸、连接片、提升杆、吸盘和压缩弹簧;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分别设于舱体内相对的两面侧壁上;气缸的底端固定在舱体的顶面;连接片的一端连接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通孔;提升杆底端连接吸盘,提升杆的顶端穿过通孔后设上挡片使提升杆能在通孔内来回滑动但无法脱离通孔;压缩弹簧套在提升杆上,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吸盘,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连接片;舱门上设有凸柱,舱门闭合凸柱挤压电池使电池正负极正好对应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本发明能保证电池安装、拆卸的稳定,即不会出现接触不良,也不会出现挤掉电池的情况。

    一种无人机用电池拆装舱

    公开(公告)号:CN11069705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04496.9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用电池拆装舱,包括正极导体、负极导体、气缸、连接片、提升杆、吸盘和压缩弹簧;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分别设于舱体内相对的两面侧壁上;气缸的底端固定在舱体的顶面;连接片的一端连接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通孔;提升杆底端连接吸盘,提升杆的顶端穿过通孔后设上挡片使提升杆能在通孔内来回滑动但无法脱离通孔;压缩弹簧套在提升杆上,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吸盘,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连接片;舱门上设有凸柱,舱门闭合凸柱挤压电池使电池正负极正好对应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本发明能保证电池安装、拆卸的稳定,即不会出现接触不良,也不会出现挤掉电池的情况。

    一种适用于低算力平台的轻量化二维人体姿态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631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21546.3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算力平台的轻量化二维人体姿态估计方法,包括采集包含人体的实时图像数据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搭建轻量化特征提取模块,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中的高维特征;搭建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模块,融合多个高维特征;构建引导训练模块,在不增加参数量的情况下帮助模型提升精度;构建基于亚像素分类的人体姿态解码器,从高维特征中预测人体各个关节点在图像中的精确位置。本发明使用轻量化的二维人体姿态估计技术,克服了低算力情况下二维人体姿态估计算法检测鲁棒性较差、推理时间较慢的问题,在减少模型参数量的同时保证了模型的检测精度,有效提升了低算力平台上二维人体姿态估计的鲁棒性和推理速度。

    一种无人机用电池拆装舱

    公开(公告)号:CN210734515U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21773442.4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用电池拆装舱,包括正极导体、负极导体、气缸、连接片、提升杆、吸盘和压缩弹簧;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分别设于舱体内相对的两面侧壁上;气缸的底端固定在舱体的顶面;连接片的一端连接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通孔;提升杆底端连接吸盘,提升杆的顶端穿过通孔后设上挡片使提升杆能在通孔内来回滑动但无法脱离通孔;压缩弹簧套在提升杆上,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吸盘,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连接片;舱门上设有凸柱,舱门闭合凸柱挤压电池使电池正负极正好对应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本实用新型能保证电池安装、拆卸的稳定,即不会出现接触不良,也不会出现挤掉电池的情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无感知智能检测识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547504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3142737.6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感知智能检测识别装置,包括安装在门两侧的主装置与副装置,所述主装置和所述副装置的安装板上均安装有一个以上的射频天线组件与一个以上的红外组件,且所述主装置安装板上的红外组件与所述副装置安装板上的红外组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主、副装置的射频天线组件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只有当供电人员进出库房时,触发了主、副装置上安装的红外组件,主、副装置的射频天线组件才开始同时启动监测工作,通过主、副装置上的红外组件和射频天线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实时、准确、无感知的记录粘贴有标签码的工器具的进出情况,给供电人员节省了大量时间。

    一种开尾销取销器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496885U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20865713.8

    申请日:2018-06-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开尾销取销器,包括套筒、连杆与拉钩,套筒内设有螺纹配合的丝杆,丝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手柄,丝杆的内端与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伸出套筒与拉钩固定连接;所述拉钩能够与开尾销的销孔形成配合;使用时,将拉钩伸入开尾销的销孔内拉住开尾销,然后转动手柄使丝杆向套筒外移动,从而带动连杆向外移动,继而使拉钩拉动开尾销从安装的部件上脱离,达到拆卸的目的,效率高、使用方便;将卡托板顶住开尾销所安装的部件上,可以防止套筒跟随丝杠转动,提高拆卸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