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1789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935066.4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泽卉 , 颜廷利 , 王东华 , 倪广魁 , 亓占华 , 杨栋 , 段美琪 , 贾会永 , 许丹 , 裴秀高 , 葛华 , 刘锦泉 , 蔺凯 , 赵勇 , 王霞 , 王立新 , 李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跟踪微分器的PMU功率振荡数据的滤波方法及系统,涉及功率振荡数据辨识技术领域。通过利用PMU量测节点的电压相量和支路的电流相量,测量有功功率数据,根据PMU工作原理,对系统的数值可观性和系统拓扑可观性进行分析,结合遗传算法进行配置,利用配置后的PMU进行低频振荡信号的获取,将获取信号的误差看作是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分布的白噪声信号,设计跟踪微分器进行滤波。把自抗扰控制与低频振荡信号的参数辨识相结合,设计跟踪微分器对PMU功率振荡数据进行滤波,加快逼近效率,减小失真,从而提高算法对振荡参数辨识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469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04366.5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10kV避雷器智能在线检测仪,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避雷器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的直流伏安特性曲线;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消除伏安特性曲线的线性或非线性趋势,并排除异常值;分段线性拟合模块,用于对伏安特性曲线确进行分段,并对每个分段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获取各分段的线性参数;参数优化与分离模块,用于优化分段线性拟合结果,分离表面泄漏电流和阀片电流数据校正与计算模块,基于优化后的参数进行校正计算,获取关键电气参数;状态评估与预警模块,根据校正后的电气参数,对避雷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并提供预警信息。本发明可以避免高阶导数计算带来的不稳定性,确保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6645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495366.6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2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积分的直流高压设备绝缘材料累积电荷测量系统,涉及高电压设备中绝缘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状态评估领域,包括测量系统、高压电源、待测设备、封装外壳以及PC机,所述测量系统封装于封装外壳内部,所述测量系统包括积分电容器、阻抗变换器、模数(AD)转换器以及发射器,本发明将积分电容器插在高压端子和检测目标之间,对流过积分电容器的电流进行积分进而达到测量检测目标电荷累积量的目的,提高直流高压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32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23686.1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淮阴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流微电网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PF下垂控制的自适应虚拟阻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dq轴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分量得到有功和无功功率方程,构建基于BPF的下垂控制模型,得到电压控制信号;利用电压控制信号,构建基于虚拟阻抗的自适应减量AER控制模型;根据基于虚拟阻抗的AER控制模型,构建电压电流控制结构得到最终电压输出信号;将最终电压输出信号经过PWM调制策略输出主电路的控制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线路阻抗失配和负载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增强有功和无功共享,防止DG输出电压失真,保证系统稳定性,减小“抖振”现象,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61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0949174.7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宁 , 刘继文 , 倪广魁 , 韩国栋 , 王志涛 , 张培杰 , 罗健 , 王灏 , 郭帅 , 李燕 , 吴峰 , 闫耀双 , 李光亚 , 张磊 , 亓占华 , 颜廷利 , 杨栋 , 王贞 , 杨祥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单元的完全分布式孤岛划分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配电网各个DG节点,在系统各个节点处均安装STU以及在系统节点进线侧均安装断路器;采集上级电网或变电站出口的故障信息,当获取到故障信号时,最靠近变电站出口的STU向配电网内下游STU发送故障信号;故障点下游DG节点的STU收到转发的故障信号后,以自身为起点,并行基于启发式规则孤岛范围逐步融合的孤岛划分;孤岛划分结束后,断开孤岛边界开关,DG转换控制方式重新并网,使其孤岛内负荷恢复供电;以考虑综合恢复价值、负荷恢复代价以及负荷可控性基于启发式搜索的策略,易于实现,并行计算有利于缩短恢复时间,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76645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494638.0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2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积分的直流高压设备绝缘材料累积电荷测量方法,涉及高电压设备中绝缘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状态评估领域,包括测量系统、高压电源、待测设备、封装外壳以及PC机,所述测量系统封装于封装外壳内部,所述测量系统包括积分电容器、阻抗变换器、模数(AD)转换器以及发射器,本发明将积分电容器插在高压端子和检测目标之间,对流过积分电容器的电流进行积分进而达到测量检测目标电荷累积量的目的,提高直流高压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08241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826144.6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G7/16
Abstract: 一种高空多线缆除雪装置,属于线路除雪技术领域。包括底盘、臂轴、除雪绳,底盘顶部设有电源和单片机系统,底部设有滚轮电机和减速器,电源与单片机系统电连接,电机开关与滚轮电机电连接,滚轮电机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两端设有滚轮,底盘上设有高空伸缩杆,高空伸缩杆顶部设有定位臂,定位臂顶部轴接有连接后臂,连接后臂顶部轴接有连接前臂,定位臂上设有后缸固定架,后缸固定架上设有后臂气缸,连接后臂设有前缸固定架,前缸固定架上设有前臂气缸,除雪绳设置在连接前臂两端,单片机系统分别电连接有后臂气缸和前臂气缸。解决了现有线缆除雪效率低的问题,自动化程度高,能通过简单的操作同时在多条线缆上除雪,降低了劳动力且除雪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02762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1282751.6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6F18/2135 , G06N3/006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的配电网故障停电率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配电网故障停电相关数据,提取特征量,基于所提出的特征量,计算故障停电可靠性参数;根据故障停电可靠性参数,按照区间分布,将其故障率水平分类编号,作为样本集的标签;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特征量进行权重分析并得到权重系数;根据主成分分析处理后的特征量数据集和样本集标签数据,利用灰狼优化算法优化后的随机森林算法,获得预测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再局限于配电网的网架结构,从故障记录数据出发,实现了对配电网故障停电率水平的有效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46128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42570.7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K19/077 , G06K7/1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信息分类存储的变电站工器具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包括:电子标签、电子标签阅读终端、前置管理工作站及后台管理系统;所述电子标签被配备在每个工器具上,电子标签设置分类存储区;所述电子标签阅读终端分别读取电子标签不同存储区域的信息,并与前置管理工作站通信,完成工器具的全方位安全管控功能;所述前置管理工作站与后台管理系统通信,所述后台管理系统存储和管理工器具所有信息,同时完成工器具档案生成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6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73463.1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储能潮流优化领域,提供了一种多馈线共享储能型潮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潮流调节模块,由共直流母线的多个潮流调节半桥模块组成,每个潮流调节半桥模块与一条馈线相连,且所述潮流调节半桥模块串联在多条馈线之间;共享储能模块通过一个功率平衡半桥模块与多条馈线相连,实现共享储能模块与多条馈线之间进行能量交互;本发明所提出的多馈线共享储能型潮流控制器通过设计的控制方法,可以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所联多端馈线的潮流控制与共享储能,助力配电系统的柔性化、网络化、共享化转型,有利于提高配电网的资源利用率、调控灵活性以及供电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