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94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01553.3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J15/00 , G06F30/27 , G06N3/006 , H02J3/28 , H02J3/30 , H02J3/32 , G06F111/04 , G06F119/0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容量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类型储能设施的配置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方案通过确定多类型储能系统中各类型储能设施的类型,并获取预先构建的各类型储能设施的数学模型;然后基于不同的评价指标对储能设施进行权重系数的赋值;接着以年均系统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容量配置模型,并确定容量配置模型的约束条件;最后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容量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配置。综合考虑了储能设施在多个评价指标下的差异性和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动态性,实现储能设施的准确优化配置,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66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46244.6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第一客户端根据第一密文、主题和加密设备标识,生成消息报文,并发送至代理服务器;认证服务器根据第二共享通信密钥、主题、加密设备标识和第一公钥,生成第三密文;代理服务器利用第三共享通信密钥对第一密文和第三密文进行加密,生成第四密文;第二客户端利用第四共享通信密钥,对第四密文进行解密,得到第一密文和第三密文;第二客户端利用第一私钥,对第三密文进行解密,得到第一会话密钥和设备标识;第二客户端利用第一会话密钥对第一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有效荷载和设备标识。实现了MQTT协议在性能指标与数据安全性两者间取得较好的折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58045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74040.9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链路稳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链路的连续多帧信号数据;提取所述连续多帧信号数据中多帧信标帧的帧间间隔特征;基于半局部方法,根据所述帧间间隔特征,提取包含多个链路特征的特征集合;基于预先训练的特征分类模型,对提取的所述特征集合中各链路特征进行分类,得到各所述链路特征特征分类结果;根据各所述链路特征的特征分类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链路的稳定状态。本申请无需提前了解要检测的ID所对应的数据帧的周期大小,规避了现有技术中必须对相邻时间窗口的边界数据做特殊计算的难题;且本申请识别精度高,能够由于注入、重放、丢帧等攻击造成的数据异常情况进行有效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068872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744012.8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清华大学
Inventor: 张一帆 , 郑惠萍 , 卫鹏杰 , 刘新元 , 郝鑫杰 , 王金浩 , 王玮茹 , 郝捷 , 曲莹 , 杨尉薇 , 张颖 , 程雪婷 , 马东娟 , 张谦 , 皮军 , 高宏 , 郭文博 , 张智 , 陈艳波 , 刘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运行风险和需求响应的鲁棒机组组合方法,所述鲁棒机组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风电历史数据,建立基于统计方法的运行风险模型;步骤2:基于步骤1的运行风险模型,将基于分时电价的需求响应纳入建立的计及运行风险的鲁棒机组组合模型,并采用奔德斯(Benders)分解法和列约束生成方法(C&CG)对鲁棒机组组合模型进行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81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0302751.8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Q10/04 , H02J3/46 , H02J3/14 , H02J3/28 ,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调度领域的一种源荷储联合调峰的日前‑日内滚动优化调度方法。本发明首先建立火电机组调峰成本计算模型,然后将柔性负荷通过需求响应机制纳入调度计划,分别对价格型需求响应和激励型需求响应行为进行建模;最后,分别建立考虑火电、风电、光伏、柔性负荷、储能联合参与调峰的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和日内优化调度模型。求解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得到日前调度计划,将日前调度计划作为已知量代入到日内优化调度模型,滚动求解日内优化调度模型得到日内滚动调度计划。本发明的方法为考虑源荷储联合参与调峰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247426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1910503736.3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多频段不确定集合的鲁棒机组组合方法,通过对Elia提供的风电和负荷历史数据的分析,风电和负荷预测误差存在时间自相关性,并提出了预测误差时间相关性约束,利用不确定集合的离散性特点,将该约束近似化简为线性约束。以及将时间相关性约束与多频带不确定集合相结合,准确捕获不同时段波动水平的不确定变量。此外,鲁棒机组组合采用Benders分解法和C&CG法进行求解。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有效降低不确定集合的保守性,在保证UC结果鲁棒性的同时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5833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634893.8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级联断面解列优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系统失稳时,计算级联断面各线路的失步中心、振荡中心、功率不平衡度及潮流冲击各指标数值;选取各指标最大值构成虚拟最优方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各解列方案与虚拟最优方案的灰色加权关联度;选取灰色加权关联度最大的解列策略作为最优解列方案。本发明综合考虑失步中心位置、振荡中心分布、解列后孤岛不平衡度及潮流冲击四种因素,提高了解列操作的合理性及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8518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600899.5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风电与负荷预测不确定性的鲁棒调度方法,包括:用相关系数矩阵法来描述输入的负荷波动和风电出力的预测误差的相关性,并采用Cholesky分解法将具有相关性的随机变量转化成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矩阵;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来构建风电出力和负荷波动的预测误差的概率密度模型;将直流潮流模型引入到电力系统调度模型并以系统总的调度运行费用最低为该模型的目标函数,建立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采用Benders分解法来求解鲁棒SCUC问题的UC主问题、基本场景下UC主问题的网络安全校验子问题、新能源发电与负荷的不确定场景下的网络安全校验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8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03616.6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发电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共享储能的风光电站偏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风光储集群通过与共享储能的充放电策略进行偏差互保;以共享储能运营商的收益最大为目标,构建共享储能运营商偏差互保定价模型,求解得到共享储能运营商定价,基于共享储能运营商定价确定日前现货;将风光电站中长期电量的分解至日结果与日前现货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风光电站偏差处理策略。本方案引入共享储能,充分利用新能源电站的出力特点与处理互补能力与共享储能进行偏差互补,对新能源电站与共享储能进行控制优化。能够协调各新能源电站的出力及储能资源,发挥风光电站与共享储能的协同互补,实现风光电站集群与共享储能的双方收益最大。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32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595820.9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火打捆经直流送出系统宽频振荡交互机理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系统小信号模型,并利用基于状态空间的阻抗法将完整模型转化为阻抗模型;其次,计算得到系统全频段振荡模式,通过参与因子分析甄别出其中交互模式及影响因素;进一步通过阻抗分析得出系统交互振荡模式相互作用机理;最后,通过改变影响因素进行特征分析,找到系统合理参数范围。本发明对宽频振荡交互作用机理及特性进行了分析,为新能源经直流并网的交互作用抑制提供理论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