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6097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36728.X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火信号检测与图像可视化自动识别方法,属于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获取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现场视频流数据,解码得到单帧图片并进行预处理;步骤S2,将预处理后的单帧图片进行分割划分为相同大小的图像块;步骤S3,进行背景图像建模提取包含运动物体区域的小图像块,作为识别候选区域图像;步骤S4,将候选区域图像输入到训练好的火焰颜色、火焰外形、火焰动态、烟雾静态、烟雾动态特征模型中进行识别分类;步骤S5,将经过模型验证确认的隐患区域在原视频帧中的位置进行标记,作为检测识别出来的烟火区域;步骤S6,输出结果;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实现烟火的可视化自动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148689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37701.2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智能火灾预警系统,属于变电站直流电源预警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终端物联传感模块、铅酸蓄电池状态识别模块、报警模块,铅酸蓄电池与电源线路并联,通过切换电路连接恒流放电负载,终端物联传感模块包括恒流放电电压传感器、浮充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烟雾探测器、湿度传感器、摄像设备,温度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烟雾探测器、湿度传感器位于铅酸蓄电池电池室,摄像设备用于获取铅酸蓄电池视频;铅酸蓄电池状态识别模块连接终端物联传感模块,包括内阻监测单元、电流监测单元、温度监测单元、可燃气体监测单元、湿度监测单元、烟火视频识别模块;实现蓄电池火灾极早期的智能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522444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31954.1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50/431 , H01M50/403 , H01M10/0565 , H01M10/0566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隔膜及制备方法、固态化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将锂盐加入到酯类溶剂中制得有机电解液,然后加入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引发剂,得到电解质前驱液;将电解质前驱液注入由磷酸铁锂正极和附着有复合隔膜的负极叠片制成的干电芯中,待电极浸渍后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形成固态化锂离子电池。与常规锂离子电池相比,本发明制备的固态化电池内部有机电解液的含液量大幅降低,复合隔膜耐高温性能显著高于传统高分子隔膜。
-
公开(公告)号:CN11520756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31969.8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50/434 , H01M50/446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50/403 , H01M50/431 , H01M50/46 , H01M50/489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将固体电解质溶液和含有陶瓷粉体的无机隔膜浆料混合,得到混合浆料,将混合浆料涂布到电极表面,干燥,得到涂布有复合隔膜的电极;将涂布有复合隔膜的电极及对电极组装注入有机电解液,获得锂离子电池。由于本发明中的无机隔膜浆料中含有陶瓷粉体,使得复合隔膜在高温下不发生收缩形变,能显著改善传统高分子隔膜受热后因收缩或融化导致的正负极大面积短路问题;由于固体电解质的加入能部分取代有机电解液,降低电池注液量,所以使得电池在300℃加热条件下不发生热失控,比常规电池提高了2倍以上。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电池循环性能稳定,经过6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于95%。
-
公开(公告)号:CN11311276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58976.6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磷酸铁锂电池直流电源消防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检测单元,与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连接,用于采集磷酸铁锂电池直流电源的实时参数值,以及将采集的参数值与预先设置的参数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生成不同的报警指令传输至报警单元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灭火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检测单元生成的报警指令切断磷酸铁锂直流电源系统的电源,并生成控制指令发送至灭火单元;灭火单元,用于根据控制单元传输的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灭火操作;报警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单元传输的报警指令执行对应级别的报警操作。本发明实现了全方位检测,分级报警灭火,效率更高,误报率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9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02998.3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电力系统调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变流器统一鲁棒调频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采用H无穷理论来设计鲁棒控制器,根据预先设置的调频策略,选取电气参量作为基于H无穷理论的鲁棒调频控制器的输入,鲁棒调频控制器输出调制电压dq轴分量以及虚拟同步鲁棒控制器角速度输出值;将虚拟同步鲁棒控制器角速度输出值进行积分运算,得到虚拟同步鲁棒控制器相位角输出值;反dq变换得到储能变流器的鲁棒调频控制信号。确保系统在不确定性和干扰存在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性和性能,能够应对电网中各种不可预测的变化,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3907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23536.9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镁基储氢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镁基储氢材料包括镁基储氢材料和负载在镁基储氢材料上的杂多酸,制备方法为:在惰性气氛中,将杂多酸溶液加入到镁基储氢材料中研磨,干燥,获得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镁基储氢材料。本发明以杂多酸作为催化剂,通过研磨将其负载在MgH2上,提高了MgH2的放氢动力学性能。制备的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镁基储氢材料在保持较高储氢容量的同时,放氢温度取得显著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39142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810342117.6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IPC: H01M4/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炭电池正极板栅,该正极板栅包括基体板栅和该基体板栅表面的亚氧化钛膜;亚氧化钛膜的钛氧化物包括Ti4O7、Ti5O9和Ti6O11。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板栅表面的亚氧化钛膜结构致密,与正极活性物质之间具有良好结合力,具有高导电、耐腐蚀的特点,提高了正极板栅的耐腐蚀性能,增强了板栅与活性物质之间的结合能力,降低了界面电阻,避免了在循环过程中正极材料软化和脱落,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370785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70603.1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消防功能的磷酸铁锂电池直流电源抽屉式模块,包括:盒体,盒体具有独立的用于存放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区和用于存放电池包的电池放置区;灭火系统区通过第一管道与电池放置区相连通,并且,第一管道内设置有第一封堵结构,第一封堵结构能够在电池包燃烧后融化。本发明中,当电池包起火时,电池放置区的温度将持续升高,当温度达到第一封堵结构的熔点时,第一封堵结构融化,灭火系统区与电池放置区贯相连通,灭火系统区内的灭火介质通过第一管道进入电池放置区,并将电池放置区全部淹没,从而对电池包进行灭火,进而在模块内部完成消防控制,提高了模块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9142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0342117.6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IPC: H01M4/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炭电池正极板栅,该正极板栅包括基体板栅和该基体板栅表面的亚氧化钛膜;亚氧化钛膜的钛氧化物包括Ti4O7、Ti5O9和Ti6O11。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板栅表面的亚氧化钛膜结构致密,与正极活性物质之间具有良好结合力,具有高导电、耐腐蚀的特点,提高了正极板栅的耐腐蚀性能,增强了板栅与活性物质之间的结合能力,降低了界面电阻,避免了在循环过程中正极材料软化和脱落,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