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4614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308721.0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恒源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于KL(Kullback‑Leibler,KL)散度的储能电站分布鲁棒规划方法,首先根据电化学储能循环寿命的幂函数,建立等效全循环次数的储能电站寿命模型,考虑储能电站寿命模型约束和系统运行约束,以储能电站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和机组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来构建储能电站的规划模型;然后将基于KL散度的风电出力不确定性集嵌入到储能电站规划模型中,通过样本平均近似法将储能电站分布鲁棒规划模型转化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本发明的储能电站分布鲁棒规划方法通过建立新能源出力概率分布的模糊集来寻找最劣概率分布的最优决策,而无需假定概率分布类型及参数,这样既可利用不确定量的概率统计信息,又能保证规划结果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4614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1308721.0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恒源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于KL(Kullback‑Leibler,KL)散度的储能电站分布鲁棒规划方法,首先根据电化学储能循环寿命的幂函数,建立等效全循环次数的储能电站寿命模型,考虑储能电站寿命模型约束和系统运行约束,以储能电站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和机组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来构建储能电站的规划模型;然后将基于KL散度的风电出力不确定性集嵌入到储能电站规划模型中,通过样本平均近似法将储能电站分布鲁棒规划模型转化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本发明的储能电站分布鲁棒规划方法通过建立新能源出力概率分布的模糊集来寻找最劣概率分布的最优决策,而无需假定概率分布类型及参数,这样既可利用不确定量的概率统计信息,又能保证规划结果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16686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15948.3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8/213 , G06Q50/06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企业负荷碳排放量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企业负荷碳排放量检测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企业负荷碳排放量检测方法及系统结构的改进;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通过建立企业负荷设备运行状态模型分析企业的直接碳排放量,对光伏建模,采用等效输出估计模型以减少其对核算结果的影响,通过构建改进的碳排放流模型,计算企业的间接碳排放量,建立综合碳排放量计算模型,计算包括直接和间接碳排放量在内的总碳排放量,最终实现核算工业生产的碳排放量的目的;本发明应用于企业负荷碳排放量检测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09687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20555.5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碳交易成本的输储多阶段协调规划方法,为充分量化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通过场景聚类将年周期下的负荷需求、风电场出力生成典型场景集,以风电出力年历史数据为基础,提出了数据驱动下两阶段分布鲁棒规划优化模型,第一阶段为基于最恶劣风电概率场景,优化求解综合成本最优决策结果,第二阶段为搜索风电最恶劣场景的概率分布,并采用列与约束算法对两阶段模型优化求解;建立基于L1‑范数和L∞‑范数的场景概率分布不确定集合,实现了输电线路、风电场以及储能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之和最小的功能,考虑了负荷在年周期下的随机性,避免了基于负荷块的规划思路,有效提升了系统对风电资源的合理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08105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75319.6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闭环典型日选取模式的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方法及系统,根据供电系统基本技术数据中的新能源装机容量设为历史新能源装机,生成新能源曲线;以负荷与新能源的曲线差值得到净负荷曲线,对各个日期下的净负荷曲线采用聚类与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典型日;构建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模型,得到新能源的装机容量,判断典型日前后净负荷曲线的变化程度,输出元件投产序列和典型日下指标运行情况,基于当前的元件投产规模构建中长期运行模拟模型,得到中长期运行模拟指标运行情况,将典型日下运行指标与中长期运行模拟指标进行对比,输出规划结果。解决典型日选取不当而使得源网荷储规划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998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26975.4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场站配置储能效益评估方法及系统,采用两种解决方案缓解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设备拥挤之间的矛盾;为了比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和电网的投资成本,比较提高相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情况下,扩展关键输变电设备和配置储能系统的成本,为可再生能源与输变电投资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测试系统用于比较一些输变拥挤的可再生能源场站的设备扩展和储能系统配置两种方案效益,并根据提出的指标选择合适的方案;具有很好的并行计算潜力,能够充分利用硬件设备的计算资源,能够进行合理有效的储能配置效益分析,尤其突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场站配置储能的效益指标,非常适合用于分析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的效益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46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96798.2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Q50/06 , H02J3/38 , H02J3/32 ,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期机组组合计算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利用离线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和全连接网络对机组启停时序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和规则学习;在线计算中,采用整数变量削减策略,基于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对机组启停方案进行了调整,大大降低了后续安全约束机组组合计算的难度;本发明将人工智能与优化方法相结合,不仅提高了计算速度,而且保证了求解的可行性。基于改进的XJTU‑ROTS2017测试系统和省级实际系统的实例研究表明,本发明方法在保证求解准确度和精度的条件下显著提高了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958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552164.6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储能调峰调频优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储能用于调峰调频的超线性增益联合优化方法,该方法用于协调调峰和调频两类应用场景,同时考虑电池老化、运行约束以及负荷和频率调节信号的不确定性,针对调峰和调频辅助服务的不同时间尺度,将联合优化问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调峰阈值和调频容量优化,第二阶段为电池储能充放电实时控制优化。这种联合优化方法较现有的单一辅助服务,不会导致激进的充电/放电响应和严重的次优结果,综合收益大于执行单个辅助服务的总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528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99984.6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H02J3/06 , H02J3/46 , G06F111/1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网络冗余约束识别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通过求解多个优化子问题,对给定负荷水平、新能源预测结果和不确定性误差下输电线路实际运行中的潮流极限进行保守估计,剔除不需要添加潮流上限约束也不会过载的线路以有效削减约束规模,达到提高求解效率的目的。具有很好的并行计算潜力,能够充分利用硬件设备的计算资源,能够正确识别并剔除不起作用的网络传输约束,尤其是大规模电力系统中输电网络对应的冗余潮流上限约束,在保证正确性的前提下减小问题的规模以改善问题的计算效率,适用于提升大规模电力系统规划方案中长期运行模拟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67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294116.7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力系统协调运行模拟方法,包括用基于时序负荷曲线的电力系统确定型运行模拟模型,其核心是以日运行为核心的调度模拟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传统运行模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面向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问题,建立了充分反映新能源出力的间歇性与随机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协调运行模拟方法。为提高电力系统规划的技术水平,促进未来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能源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