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0951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1172592.4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重庆科技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Q50/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定常方法的双分裂背风子导线气动荷载仿真方法,先将背风子导线的运动微分方程进行等效处理,将其中的气动力项近似为阻尼力和弹性恢复力;再设定背风子导线的顺风向荷载FD和横风向荷载FL的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从而得到背风子导线气动力荷载的极简计算公式;最后,测得x向的位移x、速度y向的位移y、速度和时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求得不同时刻下背风子导线顺风向荷载FD和横风向荷载FL;将其绘制成FD‑t曲线和FL‑t曲线,即完成仿真。采用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提出可一种简单、直观的尾流驰振的气动力力学模型,从而能对尾流驰振下背风子导线的气动力荷载进行快速、较为精准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090951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72592.4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重庆科技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Q50/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定常方法的双分裂背风子导线气动荷载仿真方法,先将背风子导线的运动微分方程进行等效处理,将其中的气动力项近似为阻尼力和弹性恢复力;再设定背风子导线的顺风向荷载FD和横风向荷载FL的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从而得到背风子导线气动力荷载的极简计算公式;最后,测得x向的位移x、速度 y向的位移y、速度 和时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求得不同时刻下背风子导线顺风向荷载FD和横风向荷载FL;将其绘制成FD-t曲线和FL-t曲线,即完成仿真。采用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提出可一种简单、直观的尾流驰振的气动力力学模型,从而能对尾流驰振下背风子导线的气动力荷载进行快速、较为精准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01970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0428641.X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母滑动金具的优化方法以及MGG1‑200管母滑动金具,可有效减小在极端天气强风作用下MGG1‑200管母滑动金具受到的应力,减小金具工作失效,强度破坏的可能。优化方法包括:S1、获取优化所需资料;S2、建立引下线、管母线体系的模型,并计算金具受到引下线、管母线体系传来的荷载作用;S3、建立金具的3D几何模型;S4、将S3中建立的金具的3D几何模型导入ANSYS软件中划分网格,并加载步骤S2计算得到的荷载,再进行静力分析;S5、根据S4中的静力分析结果,优化金具的底座、滑槽尺寸。一种MGG1‑200管母滑动金具,金具底座滑槽上壁厚度为20mm,滑槽高度为26mm,滑槽长度为110mm。
-
公开(公告)号:CN11011048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30049.3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引下线空间找形方法,首先将引下线的两个挂点分别移至挂接位置,并保持挂点按设计要求取向,然后测量挂点沿取向方向的拉力,以及相对于水平面的取向角度;并测定两个挂点之间的水平跨度L和竖直高度差H;最后建立引下线上的每个点的水平跨度x与竖直高度y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多点数据,根据多点数据拟合得到引下线在空间内的分布姿态。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得到更贴近真实情况的线形,对于预测、评估引下线的空间分布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后续分析、研究提供趋于真实的模拟结果,提升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1048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910430049.3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367 , G06Q50/06 , G06F119/14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引下线空间找形方法,首先将引下线的两个挂点分别移至挂接位置,并保持挂点按设计要求取向,然后测量挂点沿取向方向的拉力,以及相对于水平面的取向角度;并测定两个挂点之间的水平跨度L和竖直高度差H;最后建立引下线上的每个点的水平跨度x与竖直高度y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多点数据,根据多点数据拟合得到引下线在空间内的分布姿态。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得到更贴近真实情况的线形,对于预测、评估引下线的空间分布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后续分析、研究提供趋于真实的模拟结果,提升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97023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428641.X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母滑动金具的优化方法以及MGG1-200管母滑动金具,可有效减小在极端天气强风作用下MGG1-200管母滑动金具受到的应力,减小金具工作失效,强度破坏的可能。优化方法包括:S1、获取优化所需资料;S2、建立引下线、管母线体系的模型,并计算金具受到引下线、管母线体系传来的荷载作用;S3、建立金具的3D几何模型;S4、将S3中建立的金具的3D几何模型导入ANSYS软件中划分网格,并加载步骤S2计算得到的荷载,再进行静力分析;S5、根据S4中的静力分析结果,优化金具的底座、滑槽尺寸。一种MGG1-200管母滑动金具,金具底座滑槽上壁厚度为20mm,滑槽高度为26mm,滑槽长度为110mm。
-
公开(公告)号:CN10954069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283227.6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勇杰 , 何成 , 庄凌志 , 赵普志 , 王欣欣 , 李伟 , 张陵 , 马勤勇 , 陈彬 , 高荣刚 , 赵建平 , 游溢 , 郑义 , 张龙 , 徐凯 , 董新胜 , 王建 , 陈东娃 , 许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材料性能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变电材料弯扭疲劳试验机,其包括底座、加载装置和扭转头。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加载装置、第一丝杠螺母机构、转盘、第一驱动机构、拉力负荷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在同一个试验机上,转动转盘或水平移动扭转头,能够对各种尺寸的变电站绝缘子及金具进行常规的弯曲强度、扭转强度试验,又可以开展疲劳试验,可模拟变电站绝缘子及金具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变电站绝缘子及金具的性能评估,对于风区变电站材料性能评估尤为重要。
-
公开(公告)号:CN10950988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0829882.0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魏伟 , 王建 , 曹元成 , 张龙钦 , 邓鹤鸣 , 谢恒 , 马勤勇 , 张陵 , 李勇杰 , 杨柱石 , 程时杰 , 张小军 , 许广虎 , 王洁 , 吴苏州 , 李金良 , 苑龙祥 , 康勇
IPC: H01M4/485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专用电池技术领域,是一种高倍率电池纳米棒状二氧化钛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按照下述步骤得到:钛酸四丁酯、浓盐酸和丙酮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密封,发生水热反应得到前驱体并高温煅烧,得到粉末状物质,以N-甲基-2-吡咯烷酮为溶剂,将粉末状物质、导电炭黑和聚偏氟乙烯混合得到浆料物质,将浆料物质涂在铜箔上压制均匀,得到高倍率电池纳米棒状二氧化钛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高倍率电池纳米棒状二氧化钛负极材料为介孔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使用时,具有放电容量大、导电倍率性能优异和循环性能稳定的优点,在电力设备专用电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28603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827844.1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4 , H01M10/6571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储能技术领域,是一种低温下自加热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低温下自加热锂电池包括正极、负极、自加热元件、电解液和隔膜,正极活性物质为LiNi0.5Co0.2Mn0.3O2,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自加热元件为金属Ni片,电解液为LiPF6,隔膜为Celgard 2325。本发明低温下自加热锂电池的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生产。负极片之间的自加热元件Ni片价格低廉,可节约电池成本。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低温下自加热锂电池,不仅在常温下保证电动汽车正常工作,还可使电动汽车在冬季零下温度时充电速度提高10倍以上、续航里程提高一倍、电池功率提高5倍至10倍,实现电动汽车在低温下快速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47102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0983664.2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成 , 李勇杰 , 王欣欣 , 李伟 , 张陵 , 马勤勇 , 钟劲松 , 高荣刚 , 游溢 , 郑义 , 赵普志 , 赵建平 , 张龙 , 徐凯 , 刘阳 , 王宗江 , 魏晌 , 宋和豫疆 , 陈东娃 , 庄凌志
IPC: G01R31/327 ,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风沙试验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高压隔离开关触头触指在线风沙试验装置;其包括风沙试验箱、支架、平台、动力驱动装置;在支架上安装有风沙试验箱,在平台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动力驱动装置,在平台的上端后侧左部和上端后侧右部分别安装有左支座和右支座。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风沙试验箱、动力驱动装置、连杆机构一、连杆机构二、左导电杆和右导电杆的配合使用,实现左导电杆上的触指与右导电杆上的触头啮合或分离的目的,从而模拟考察了一定周期下触头触指在风沙环境下啮合或分离的性能,从而为实际工况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