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677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412672.9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品位能源协同供热系统。一种多品位能源协同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组件,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空气源翅片蒸发组件,以产生热量;受热用户端;中间供热缓冲组件,分别与空气源翅片蒸发组件、太阳能集热组件管路连接,以将空气源翅片蒸发组件和太阳能集热组件产生的热量混为一体以产生中品位热源;高温端热泵组件,分别与中间供热缓冲组件、受热用户端管路连接,所述高温端热泵组件以将中品位热源进行梯级增效为高品位热源,再传递至受热用户端。本发明解决供热系统无法将形态各异,品位多样的能源联结起来进行梯级增效的缺陷,导致用户的热源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494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412063.3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一种供热系统,包括:燃气热电联产模块,所述燃气热电联产模块以产生热量;受热终端,所述受热终端以接收热量;相变蓄热装置,包括相变件,所述相变蓄热装置分别与燃气热电联产模块、受热终端管路连接,所述相变件的温度低于相变点温度时,所述相变件以吸收热量进行存储;所述相变件的温度高于相变点温度时,以发出热量传递至受热终端。本发明解决“电代煤”在冬季供暖过程中,用户长期、集中使用加重了供电负担,增大了限电、断电风险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2913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29563.3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耦合多源热泵的综合能源系统评价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待评价综合能源系统的原始数据以及待评价容量配置方案;基于所述待评价容量配置方案从多个预先构建的指标权重集中匹配得到目标指标权重集;根据所述目标指标权重集、所述原始数据和预先选择的评价指标,利用预设公式计算所述待评价容量配置方案的综合表现得分,得到评价结果;其中,所述指标权重集是基于预先构建的系统运行机理、所述待评价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核心设备的模型和负荷数据,针对不同的容量配置方案构建得到的。本发明针对不同的容量配置方案构建指标权重集,算法简单,降低了运算量,根据指标权重集利用预设公式对待评价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评价,更有针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2204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42432.0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4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源负荷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的目标参数的目标取值、前一时刻对应的目标参数的第一取值以及前一时刻对应的待预测能源的第一负荷量;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间、湿度和温度;利用预测网络根据当前时刻的目标参数的目标取值、前一时刻对应的目标参数的第一取值以及前一时刻的待预测能源的第一负荷量,得到目标负荷量;预测网络为根据至少一个样本数据分组的加权后的特征信息对门控循环神经网络训练得到的;各个加权后的特征信息为利用第一注意力机制算法和第二注意力机制算法对各个样本数据分组的特征信息进行加权得到的。本发明预测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2120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766358.0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复叠式多源热泵的综合能源供应方法及装置,涉及能源应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用户供热需求,以及获取目标环境温度;根据用户供热需求和目标环境温度,得到目标温差;基于目标温差大于预设温差阈值,根据用户供热需求,利用热电联产模块和多源热泵向用户联合供热。本发明通过确定用户供热需求与目标环境温度之间的目标温差,以结合预设温差阈值,确定是否利用热电联产模块和多源热泵联合向用户供热,此外,由于热电联产模块在产热的同时还产电,还可以将产生电量用于为用户供电,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在实现对用户稳定供能的同时,提高了运行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906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75044.4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换流站多品位工业余热的供能装置,供能装置包括:空气源蒸汽压缩式热泵系统、太阳能光伏和换流站电气设备热源系统、中高温侧蒸汽压缩式热泵系统和居民负荷供热系统。本发明以换流阀和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产生的工业余热、空气能和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余热为主要能源,通过多能协同、同时利用的方法替代电能和天然气,满足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通过并行提质、梯级增效的方法将低品位、中品位的能源提升至中品位、高品位以供用户使用。通过对热量的分层加热利用,提升了换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能量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5576943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410539270.X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7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热回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该系统在原密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中接入一个新的热回收系统,在不影响原系统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运用该系统对直流换流阀产生的热量进行热回收并加以适当利用。该热回收系统可以通过采用间壁式换热器实时回收热量加以利用,热回收的热量可以作为换流站生活用热,如供应生活热水,还可以作为工业用热,如用于海上平台海水淡化或对换流站闭式冷却塔排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回收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269387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10510751.8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L23/47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直流换流阀散热器电极提取方法,通过用丝锥对被提取电极内进行攻丝及在攻丝完成的被提取电极内部通过旋转杆旋紧专用螺丝即可提取出电极,简化了提取的工序,并且提取设备简单方便易操作,从而工艺简单,提取速度快、质量高,并且投入设备少,成本低;同时保护了散热器本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580504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10545791.1
申请日:2013-11-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2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换流阀用阀外冷却系统及其操作方法,该系统包括:主泵、空气冷却器和闭式冷却塔,主泵、空气冷却器和闭式冷却塔通过管路依次串联连接,串联管路与换流阀连接形成闭合回路;空气冷却器和闭式冷却塔之间设有三通阀,三通阀并联旁通管路与换流阀连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对空气冷却器和闭式冷却塔工作状态的调节,使回路中的冷却介质降温并达到预设温度。和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的直流换流阀用阀外冷却系统,冷却容量大,适应环境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节能节水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71862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738589.5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关键元器件可靠性分析的建模方法,通过获得关键元器件的失效时间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后计算其经验分布函数,并以此为拟合标准,通过数据获得Weibull分布模型下的拟合分布函数,采用K-S检验法对拟合函数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判断拟合函数与拟合标准是否在偏差范围内,记录Weibull分布模型中的模型参数,得到失效时间和模型参数的模型库,最终得到Weibull分布下的关键元器件可靠性分析模型,通过确定的模型参数,对关键元器件进行可靠性评定和可靠性预测。能够准确的预测关键元器件的可靠性情况,对整个系统的检修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能够整体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