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663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534235.X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箱复合隔声罩及具有其的油浸式变压器。一种油箱复合隔声罩,包括:吸隔声结构,所述吸隔声结构由多块吸隔声板组成,所述吸隔声板围合而成为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适于容纳油箱;弹性件,设于所述吸隔声板与油箱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油箱连接、另一端与吸隔声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以吸收油箱的振动,使吸隔声结构处于静止状态。本发明解决隔声装置在油箱外设置吸隔声板材,由于油箱振动带动吸隔声板材发生振动,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433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54693.6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5/4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B位共掺钛酸铋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其在钛酸铋钠陶瓷基体中掺杂钽酸镧,利用LaTaO4掺杂,使La3+进入钙钛矿结构A位,Ta进入钙钛矿结构B位,诱导铁电‑非极性相变,同时增加晶体结构畸变,获得A、B位共掺钛酸铋钠基无铅压电陶瓷,从而获得超大电致应变性能,非常适合应用于压电致动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产品性能稳定,适合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8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51540.0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04B35/462 , C04B35/622 , C04B41/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复合无铅弛豫铁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压电陶瓷技术领域,克服现有技术中无铅弛豫铁电材料在低驱动电场下激发出的应变较小的缺陷。本发明层状复合无铅弛豫铁电材料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弛豫铁电层、铁电层和第二弛豫铁电层;所述层状复合无铅弛豫铁电材料中,0<铁电层质量百分比<3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具低驱动电场和大应变的层状复合无铅弛豫铁电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0136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83833.3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F27/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油箱表面声波抑制装置及其设计方法,该装置包括:设置于变压器内侧壁的声波抑制板,声波抑制板上开设有多个抑制孔,抑制孔呈阵列排布;抑制孔内填充有减振材料。本发明通过在声波抑制板上开设抑制孔,相较于不开设抑制孔,不仅相对密度低、比强度高、比表面积高、吸声、吸振、选择透过性好,还可以降低整个板材的重量、节省材料更加经济环保;通过在抑制孔内填充减振材料可以使减振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本装置通过抑制设备内部噪声振动的产生、传递,可以有效降低变压器设备的整体噪声水平,且无需外部辅助降噪措施,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27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77187.2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穿孔空心陶粒板的吸声结构复合板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吸声板技术领域,吸声结构复合板由不少于两块吸声材料板复合,其中至少一块为穿孔空心陶粒板,穿孔空心陶粒板上设有多个不同孔径大小的吸声孔。制作方法包括:将空心陶粒、全固废胶凝材料及水进行均匀搅拌,得到料浆;将料浆倒入模具并震动,至料浆完全填充模具后置于潮湿环境养护,之后取出自然干燥后得到空心陶粒板;对空心陶粒板进行打孔,得到穿孔空心陶粒板;选择吸声材料制作吸声材料板,将穿孔空心陶粒板与吸声材料板进行复合,得到吸声结构复合板。本发明通过在空心陶粒板上设置孔径大小不同交错分布的吸声孔,以使吸声板能够同时对多种频率的声波进行有效的吸收。
-
公开(公告)号:CN1169282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28743.6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抗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碟簧组件、油浸式电抗器装置及拉杆应变测试装置,碟簧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碟簧子组件,碟簧子组件由多个碟形弹簧组合而成,相邻两个叠合的碟形弹簧之间设有阻尼垫层;油浸式电抗器装置包括碟簧组件;拉杆应变测试装置对油浸式电抗器装置的拉杆进行应变、位移测试;本申请通过在油浸式电抗器装置中设置碟簧组件,提升油浸式电抗器的减振降噪能力,降低噪声污染;并通过拉杆应变测试装置进行测试,获得测试结果,为评价和改善油浸式电抗器的振动水平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544048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39100.0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F27/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隔声装置及具有其变压器。一种吸隔声装置,包括:约束阻尼隔声结构,设有第一金属板;共振吸声结构,包括吸声薄板和至少两个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吸声薄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金属板固定连接,所述吸声薄板背离所述伸缩件的一侧适于与变压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件在降噪状态下处于拉伸状态,所述伸缩件施加给所述吸声薄板以朝向第一金属板的拉力,以使所述吸声薄板处于临近屈服变形状态,自所述变压器发出的低频噪音经吸声薄板时发生振动以消耗低频噪音中的能量,以使所述吸声薄板吸收自所述变压器产生的低频噪音。本发明解决吸隔声装置对低频噪音吸收效果不够理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3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834379.0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设备降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浸式变电设备油箱的降噪装置及其设计方法。油浸式变电设备油箱的降噪装置,包括:上层板,所述上层板的板面上开设有C形带状孔以使所述C形带状孔包围部分形成悬臂部;共振板,其一个板面贴合在所述悬臂部的上方且固定连接;下层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上层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下层板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下层板相隔。此结构的油浸式变电设备油箱的降噪装置,通过在上层板的开设C形带状孔,形成悬臂部,并在悬臂部上设置共振板,从而通过共振板与悬臂部振动从而降低或消除噪音,进一步的在降低对污染环境的同时,减少对人类的健康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879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64614.X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新能源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方法以系统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并基于分布式电机的出力区间、上下爬坡、启停等约束条件,结合调度过程中新能源接入对电网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明确约束条件,基于约束条件对目标函数求解,得到目标时段内各分布式电机的输出功率,利用求解得到的各分布式电机的输出功率对新能源电网进行优化调度,为储能系统提供了运行指导,系统能够实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整个电网系统的性能,在系统发生动态变化时能够及时作出响应和调整,保证电网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44411.7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28 , H02J3/14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10/1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行域投影法的电力系统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参数,电力系统包括多个节点;基于电力系统运行参数以最大化净负荷可接纳域以及最小化总成本为优化目标构建协同优化调度模型,总成本包括运行成本、备用成本、储能成本以及需求侧响应成本;根据电力系统运行参数建立净负荷预测值下的约束条件以及净负荷扰动下的约束条件;利用可行域投影法基于净负荷预测值下的约束条件以及净负荷扰动下的约束条件对协同优化调度模型求解,得到电力系统协同优化调度方案。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考虑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优化调度方法多主体间的协同能力较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