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组件容量匹配全局寻优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8167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1367579.7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组件容量匹配全局寻优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搜索空间;在搜索空间内随机选取某一点作为常量进行优化目标计算;重复随机选取坐标点进行计算,对所选取点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评价及排序;依据较优一部分的结果重新设置搜索空间,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达到所设定的运算次数即停止运算得到结果。本发明针对互相影响的变量组件容量w和优化目标p求解问题,通过在合理取值范围内随机产生w值计算得到该w值下的p值并进行排序,之后更新搜索空间使得的w取值范围逐渐收缩得到最优解。该方法可以加快收敛,防止局部最优,提高计算效率。

    一种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下的园区级需求响应资源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218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71625.4

    申请日:2020-05-06

    Abstract: 一种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下的园区级需求响应资源配置方法,考虑了电网公司在利用需求响应技术实现削峰填谷的应用过程中对包括电能、热能等形式在内的资源协调优化配置。在统一的综合能源服务系统支撑情况下,通过对多种形式能源的信息采集,通过建立模型和约束条件的方法,制定需求响应过程中园区内各种形式资源的利用方式。明确了园区内的各类负荷设备的使用情况,保障用户正常的用能体验,同时也实现需求响应在削峰填谷过程中的应用;统一的综合能源服务系统不仅实现了园区内各类资源的信息整合,并且在实现了电力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削峰填谷的情况下,保证了电力用户日常的用户用能需求,实现了电力用户用能成本的经济最大。

    一种基于智能感知的业务在线协同迁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1217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71944.3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感知的业务在线协同迁移方法包括:电力系统的业务应用管理中心根据迁移业务需求,由新型信息通信架构智能感知机制查询迁移业务的感知信息;将迁移业务的感知信息输入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算力在线协同迁移模型中寻找最优迁移路径,并通知边缘节点迁移的相关信息和迁移目的地;边缘节点接收到迁移目的地及相关信息后,先对基础资源进行迁移,再对配置进行迁移;待边缘节点确认所有的迁移工作完成后重新启动业务应用管理中心,完成业务迁移。本发明实现了对算力资源状态的实时掌握,缓解了算力智能终端设备的泛在部署导致的无法监控问题,协调云‑边节点的算力资源,提高了算力资源。

    一种综合能源潜力用户靶向评估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6416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1360092.6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潜力用户靶向评估提取方法,包括构建综合能源潜力用户靶向提取层次分析指标体系;获取并预处理各用户实际指标数据;构建指标因素集合和指标评语集合;得到基于指标因素集合和指标评语集合的模糊变换矩阵;计算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因素的综合权重向量;模糊变换矩阵与综合权重向量合成,进行模糊变换,得到模糊综合判断结果;以模糊综合判断结果作为区域内不同目标下综合能源潜力客户靶向提取结果,实现综合能源潜力用户的靶向评估提取。基于实际综合能源用户的数据测试显示,本申请方法能够快速地对靶向用户进行提取,能减少单个指标因素的不良数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取结果及精度较高并且具有可推广性。

    一种基于最小约束集和负载动态优先级调控负荷设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8262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180214.7

    申请日:2020-03-16

    Abstract: 一种基于最小约束集和负载动态优先级调控负荷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在基于启发式的进化算法和基于两部分的使用时间(ToU)费率结构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负载的动态优先级,并受ToU资费和功率导入限值(PIL)约束限制的负荷调控算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通过一天中的负载类别及其运行时间等运行操作参数确定负载的动态优先级,其次综合负载动态优先级、使用时间定价和最大需求限制(DML)信号,并引入温度限制措施,制定最小化问题的约束条件并求解,为持续时间内每个参与负载产生最佳的运行时间表,为负荷设备的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从而降低负荷峰谷差,促进供需互动,保证需求侧管理的有效进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