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401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17430.1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异构数据特征融合的配电站房风险预警方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可见光图像及红外图像的特征并融合,对配电站房内设备的可见光图像、红外图像及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高了配电站房设备风险预警能力,保护人员安全、保障配电设备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4228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28865.3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站房全景可视化数字管理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配电站房结构信息及物体位置信息;所述结构信息根据配电站房图纸确定;全景可视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电站房结构信息及物体位置信息进行三维建模,获得所述配电站房三维空间模型;模型互动模块,用于响应触发的操作,对三维空间模型进行变换,并展示所述电力设备的实时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电力设备。上述技术方案,用3D建模方式,更加直观的展示配电站房内外的设备状态和环境信息,实现对配电站房环境的数据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8312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86979.7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10/0633 , G06Q10/10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V20/13 , G06T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电网建设辅助决策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各地理区域的遥感影像图像并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图像;从预处理图像中提取对应地理区域的地形值和地质值,进而得到对应的特征区域值,并根据各地理区域的特征区域值选取多个待分析区域;对所述多个待分析区域内的输电线路进行建设难度分析,根据建设难度分析结果进行建设决策分析,得到建设决策信息;输出所述建设决策信息。本发明通过借助遥感影像快速获取大面积地理信息,缩短前期勘察时间,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不同区域的建设条件,为电网建设选址、线路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全面考虑地形、地质、环境等影响因素,有助于选择更安全的建设区域和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5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8090.0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F18/2433 , G06F18/213 , G06F16/29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电力地图处理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定期采集电力系统的多源数据,多源数据包括多个电力设备的地理坐标数据和运行状态数据;对在电力系统采集的多源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种特征数据;特征数据包含电力设备两两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多个电力设备中各个属性状态对应运行状态数据的平均值和运行状态变化率;结合当前时期和上一时期分别得到各种特征数据,确定电力地图中各个电力设备的位置和运行状态是否发生变化。本发明可提前预警设备故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提高管理效率,全面采集数据、精准提取特征、高效识别变化并及时更新地图,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设备维护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673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11054.X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F16/35 , G06F16/33 , G06F40/284 , G06F18/24 , G06N20/20
Abstract: 一种基于大模型的文档内容校核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训练数据集,对多个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各检测模型的检测方法不相同;根据各检测模型输出结果的误差率选择最佳检测模型;建立最佳检测模型与文字处理软件之间的加载接口,以及建立其他各检测模型与文字处理软件之间的调用接口;当文字处理软件加载最佳检测模型执行文档内容校核的同时,文字处理软件还调用其他各检测模型对最佳检测模型已经校核的文档内容进行校核;采用集成学习法,从各检测模型的输出结果中提取错误内容在文档中的位置。以插件对发文文档校对,减少了人力时间的支出,提升了公文校核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4728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765281.9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PC: H04B10/2507 , H04B10/0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频率传递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节点设备在当前调度周期内通过光纤链路传输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确定光纤频率曲线,根据历史数据确定典型光纤频率曲线;将光纤频率曲线与典型光纤频率曲线进行比较并确定频率偏差值,若频率偏差值大于预设的频率偏差阈值,根据频率偏差值为当前调度周期的剩余时间段划分频率精度切片,并根据频率精度切片长度进行可用性分析;根据频率精度切片长度的大小为每个频率误差精度可调节节点和频率误差精度不可调节节点设置优先级,并根据优先级排序将频率误差精度不可调节节点的数据分配至频率误差精度可调节节点进行传输;减少了环境因素对光纤频率传递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70814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477499.0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利用影像地图服务更新电力杆塔数据库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影像地图服务中确定电力杆塔更新范围,基于电力杆塔更新范围在影像地图服务中进行电力杆塔自动识别;将识别得到电力杆塔数据与数据库中既有的电力杆塔数据进行自动叠加分析,确定新增电力杆塔和移除电力杆塔;将新增电力杆塔和移除电力杆塔在影像地图服务中进行展示,以供用户进行核实,将核实后的新增电力杆塔和移除电力杆塔更新到电力杆塔数据库中。本发明的方案提升了电力杆塔数据库更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4565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55273.4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一种一体化机柜自动降温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一体化机柜的内部环境温度、一体化机柜的外部环境温度,一体化机柜内服务器的总功耗;步骤2,当一体化机柜的外部环境温度低于外部温度阈值且一体化机柜内服务器的总功耗低于功率阈值时,开启一体化机柜的风扇和风扇的封闭组件进行制冷;步骤3,当一体化机柜的外部环境温度高于外部温度阈值,或一体化机柜内服务器的总功耗高于功率阈值时,开启一体化机柜的内部空调进行制冷;步骤4,基于一体化机柜的内部环境温度实现对风扇的转速、对内部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速度的控制。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整体功耗小,经济节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783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1236.9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全景影像与激光点云技术的变电站局部设备更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绕变更设备一周采集所述变更设备的激光点云数据、全景影像数据以及采集过程中的轨迹数据;建立点云数据与全景影像数据的映射关系;自动获取设备待更新区域并进行点云配准;根据获取的待更新区域,对变更设备数据进行替换。所述系统部分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绕变更设备一周采集所述变更设备的激光点云数据、全景影像数据以及采集过程中的轨迹数据;坐标转换模块,用于建立点云数据与全景影像数据的映射关系;点云配准模块,用于通过设备标示牌信息进行点云配准。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7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89151.3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全景影像与激光点云数据变电站监控系统及方法,包括管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存储模块、基础功能模块、模型提取模块、平台服务模块和应用业务模块;通过管理模块建立并下发数据采集任务至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对变电站数据进行采集;基础功能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模型提取模块基于处理后的数据实现变电站设备单体化;平台服务模块对基础功能模块处理后的数据和模型提取模块的生成数据进行发布应用和量测处理,应用业务模块基于基础功能模块处理后的数据和模型提取模块的生成数据进行业务场景应用;存储模块用于对各模块采集、处理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存储。本发明提升了对变电站的巡检范围、便利度、准确度以及智能化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