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9177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16742.8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作业的防坠落装置,涉及电力施工安全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弧形槽夹板、电机、第一横板和防坠落护栏,第一横板的上表面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横板,第二横板的上表面前后左右四侧均连接有防坠落护栏,第二横板的后表面中间位置上连接有配重块,第二横板的前表面左右对称连接有电机,电机的内侧端连接有电动伸缩轴,电动伸缩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连接有弧形槽夹板。本发明通过设置电机、弧形槽夹板、升降机构和第二横板结构,增加了人们使用本发明时的安全性,人们可调节第二横板的位置,进而使得人们使用本发明工作时不受范围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41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8169.6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可视化监拍装置,包括连接体,连接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连接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与连接体转动连接,且连接体的两端分别对应安装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中心处,连接体上放置有视频监控器,连接体的一侧设置有驱动器,驱动器位于第二连接座一侧,驱动器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供于将所述驱动器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套壳、固定环、轴承、限位挡杆、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该输电线路可视化监拍装置,方便对视频监控器进行调节,方便视频监控器实时对输电线路进行监控和拍摄,调节方便,保证了输电线路被监控的正常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090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67198.0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检测装配式高性能摇摆支座,包括配重座、齿轮盘、伺服电机、主动齿轮、转块、固定杆、滑块、靠背、延长板、扶手、坐垫、脚踏板、控制面板、电动推杆、坐板、PLC控制器,配重座内部开设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所述齿轮盘,配重座内部靠近所述齿轮槽的一端开设有电机槽,且电机槽与所述齿轮槽连通,所述电机槽内壁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有所述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所述齿轮盘啮合连接,所述配重座上表面开设有转槽。该输电线路检测装配式高性能摇摆支座,安全性高,便于工作人员角度转动,提高了工作人员在输电线路检测过程中的灵活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6466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08567.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1R31/12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注意力机制的局部放电检测网络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信号预处理与时频图像生成模块、自适应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网络、故障分类与诊断模块以及实时监控与报警模块,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多模态局部放电信号,并通过信号预处理与时频图像生成模块进行预处理。自适应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网络对时频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最终由故障分类与诊断模块输出诊断结果,实时监控与报警模块据此进行实时监测和自动报警。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多模态局部放电信号,利用深度学习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自适应注意力机制能够动态调整对不同特征的关注度,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4097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71484.0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H02J3/00 ,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目标区域的光伏功率出力、多源气象数据、多波长通道卫星云图,构成预测模型的数据样本库;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与自注意力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双向动态残差机制,有效改善梯度爆炸以及长期时序特征建模不足的问题;利用改进的自注意力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对预测时刻的卫星云图进行预测,以未来云图为引导,预测模型能够充分捕捉历史云图序列中的时空动态信息;可用于实际的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提升预测方法的泛化性与鲁棒性,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2759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20419.5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有源配电网双层协同电压调控方法。该方法利用社区划分算法实现有源配电网的自适应分区,建立有源配电网双层协同与光伏电源降序控制模型,通过无功补偿/有功削减两阶段控制模式实现配电网越限电压的快速调控,可以同时兼顾集中电压控制的普适性与集群电压控制的快速性,实现分布式光伏高比例接入配电网电压的高效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3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32662.1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H02J3/12 , H02J3/38 , G06Q10/0637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1 , G01R19/165 , G01R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灵敏度感知的配微协同电压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多重灵敏度实时感知模型,在实时量测不全的情况下,基于离线训练的多重灵敏度感知模型在线感知实时灵敏度;进一步,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基于多重灵敏度建立线损、电压、实时运行成本预测模型,联合优化可实时量测线路损耗以及设备实时运行成本,并基于多重灵敏度感知模型实时校正线损、电压灵敏度,减小由于功率变动带来的控制误差。最后,在微电网内可实时量测节点电压越限的情况下,基于实时拟合的微电网电压灵敏度进行电压自治,实现配微全系统实时经济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050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42957.0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量作业损失电量体外实时补计装置及系统,由实时补计装置主体和配套组件组成;实时补计装置主体具有8路输入、包括:4路电压和4路电流,实时补计装置包括三相四线和三相三线接线方式,电流包括0.05级的直接接入和0.5级的钳形接入,实时补计装置主体包括显示触摸屏、控制器、光电脉冲输入/输出接口、RS485接口、TF存储器、电流钳;本发明对电气设备生产中的电流、电压、相位、功率等进行测量,可检查对有功电能表接线正确与否;可实现不拆表,现场校验电能表运行快慢;同时具备谐波分析功能,具有大容量数据存储功能,能做为电能质量分析仪、电量参数记录仪、漏电流表等表具进行使,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测量快速、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887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22430.5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海相软土地基的注浆螺旋桩的施工设备及方法,针对目前钻机设备在施工时还存在诸多缺陷,地面不平整使整个施工机械处于倾斜状态,不能够精确的竖直向下打桩,在打桩时还会造成尘土飞扬或淤泥飞溅,提供一种用于海相软土地基的注浆螺旋桩的施工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设有可多自由度移动的调整台,调整台前端设有打桩设备,打桩设备包括U形槽箱,U形槽箱内壁设有可转动的螺纹杆,U形槽箱上端内壁还设有顶板,顶板上设有用于固定螺旋桩的夹具,所述螺纹杆转动时可构成夹具边转动边向下移动的结构;能够精准的竖直向下打桩,具有防尘、防淤泥飞溅功能,降低施工周围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13562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0427796.2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智慧工地管控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身份识别信息;获取脉搏特征采样信息,并通过预设心率算法对所述脉搏特征采样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取心率数据;输出预设专注度测试图像,并在输出专注度测试图像输出同时,获取反馈图像信息;根据预设特征识别算法对反馈图像信息中的关键特征信息进行识别,以获取关键特征信息的变化轨迹信息;判断变化轨迹信息与预设专注度测试图像是否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输出疲劳度测试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降低因施工人员疲劳导致的施工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