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868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69677.9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级加热热网水的卡诺电池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属于卡诺电池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汽轮机发电系统、热网水加热系统、电转热系统和储罐蓄、放热系统。本发明基于传统的卡诺电池系统,在储罐系统储热部分增设热网换热器,以此来扩大系统的热电负荷特性区间,增加系统运行灵活性。同时也可减少新能源场站的弃电,增加新能源的上网率。此外,通过加热热网水来降低储热介质进入热源换热器的温度,来提升系统的COP和往返效率;热网水也因梯级加热系统而减少了换热损失,提高能源利用率。本发明较传统的卡诺电池系统,拥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煤耗量,可为煤电低碳灵活转型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转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0057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57673.0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Inventor: 夏大伟 , 曹桂州 , 张少锋 , 孟凯 , 王星海 , 尤顺 , 刘伯康 , 李珍平 , 史书怀 , 刘静宇 , 王放放 , 蔡云贵 , 蒋玲芳 , 薛秀梅 , 卜海波 , 陈俊良 , 朱辉 , 程龙 , 杜蜻蜓 , 王洋
IPC: G06Q10/0639 , H02J3/46 , G06Q50/06 , G06F17/18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火电机组保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信息熵的火电机组保供能力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机组顶峰能力;计算电厂电煤库存目标完成率;计算电厂可用存煤天数;计算机组尖峰平均负荷率;计算保供可用小时数;计算机组发电贡献率;计算机组的保供能力评价结果。本发明评价方法提出六项保供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基于信息熵方法提出保供能力评价方法,为火电机组电力保供提供有效评价指标和规则。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5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4706.1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机电暂态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首先,获取光伏发电系统半实物性能测试模型资料,建立光伏发电系统性能测试模型,依据信号设置连接测试模型、光伏逆变器控制器,并核查通道传输的正确性;然后,依据光伏发电系统机电暂态建模参数需求,对光伏发电系统开展多种工况的检测,应用岭回归方法得到机电暂态模型参数;最后,对比分析测试模型检测结果与仿真模型仿真结果的精度,确保仿真模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7360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24635.6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14 , G06F18/27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区域供热负荷预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泛化能力的区域供热负荷集成预测系统和方法,该方法首先采集区域内多台供热机组供热量和相关的气象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数据构建特征数据指标体系,构建多算法融合的集成人工智能模型,将特征数据指标体系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集成学习各模型预测结果;解决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气温发生大幅度变化时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的问题,以及供热面积变化时历史供热数据无法用于建立预测模型而新的供热数据过少也无法建立模型的问题。该方法能够用于实现对供热系统采暖热负荷的短期预测,热负荷预测精确度高,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91134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84904.7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锌电池的多孔自支撑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多孔自支撑电极材料为多孔铁镍合金,其中表层是少铁富镍的多孔自支撑合金;制备方法包括:在高温熔盐体系中,将致密的铁镍合金作为工作电极,镍作为对电极,银‑氯化银作为参比电极,在‑0.5到‑0.2V的电位之间,阳极氧化10‑60分钟,得到多孔自支撑的铁镍合金电极。当用多孔自支撑的铁镍合金电极负载锌时,可以用于水系锌电池或者非水系锌电池中。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锌枝晶的问题,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0487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02811.9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嵩阳 , 王磊磊 , 姚德贵 , 孙晓光 , 陈新 , 王忠强 , 张少锋 , 聂京凯 , 吕中宾 , 汲胜昌 , 何强 , 张健壮 , 王广周 , 王东晖 , 祝令瑜 , 吴豫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设施轻质高强度吸声板,包括主板组件和隔声背板,所述主板组件包括一对侧板、互相平行固定在所述侧板之间的面板和承力板、固定在所述面板和承力板之间的加强筋,所述侧板内侧设有卡接所述隔声背板的隔声背板卡槽,所述隔声背板和所述承力板之间设有吸声材料。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质量轻,强度高的吸声板,通过巧妙结构设计,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吸声板的重量,结构稳定,密封性好,避免了粉尘对吸声毡的污染,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吸声效果明显,主板组件和隔声背板及其间的吸声材料组合形成集消声、吸声、隔声于一体的降噪体系,通过调解各部分的结构尺寸,可以达到定制化的降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67413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310624424.0
申请日:2013-1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超声波换能器装置,包括两个曲柄臂、曲柄弹簧、两个超声波换能器,两个曲柄臂的中部设有转轴,两个曲柄臂以转轴分为左右两部分,曲柄弹簧设在两个曲柄臂的右半部分之间;两个曲柄臂的左端均连接一个超声波换能器,两个超声波换能器按上、下位置设置,分别为上超声波换能器和下超声波换能器,上、下超声波换能器对称设置;本发明可依据内冷水水管管径的大小任意调节,能够更好的接触水管,能更牢靠地固定使之不随测试管道的振动及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活动,不容易发生打滑造成超声波信号强度衰减甚至丢失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4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83507.1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IPC: G06F30/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3/08 , G06F119/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生物质电厂顶峰能力分析的动态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质机组给料量到机组功率的过程分成给料‑热量、热量‑主蒸汽压力和主蒸汽压力‑功率三个过程;设计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分别建立给料‑热量的动态模型、热量‑主蒸汽压力的动态模型和主蒸汽压力‑功率的动态模型;将所建立三个动态模型组合,形成含有未知静态参数和未知动态参数的初步动态模型;求解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得到最终的面向生物质电厂顶峰能力分析的动态模型。本发明同时考虑了炉内燃烧过程和机组出力对生物质机组的顶峰能力的影响,能够为分析燃料热值对机组功率的影响提供机理模型,为生物质机组顶峰期间的燃料管理和调度策略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7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59502.3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郑州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期闭环动态特性的生物质发电机组燃烧系统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一阶传递函数加时延或者二阶传递函数加时延传递函数描述生物质发电机组燃烧系统;给定生物质发电机组燃烧系统的预期闭环动态响应特性;基于一阶传递函数加时延传递函数和预期闭环动态响应特性设计预测比例‑积分控制结构,或基于二阶传递函数加时延传递函数和预期闭环动态响应特性设计预测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结构;基于可调参数计算预测比例‑积分控制结构的控制参数或者预测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结构的控制参数。本发明获得的控制器具有结构简单、效果突出等优点,对于支撑生物质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9668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64963.8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一种基于改进信息熵的发电机组顶峰能力动态分析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区域内各时刻的各发电机组成效指标数据,构成成效指标数据矩阵;将设定时刻下的成效指标数据及成效指标数据在相邻时刻间的偏移值进行归一化,分别得到成效指标归一化矩阵和偏移成效指标归一化矩阵;计算发电机组各成效指标的静态及动态分析顶峰能力;基于获得的成效指标及偏移成效指标的顶峰能力,计算发电机组各成效指标的融合顶峰能力。本发明通过对不同时刻的顶峰能力进行动态分析,为发电机组电力顶峰提供有效分析规则,掌握发电机组当前及不同时刻下的顶峰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