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5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31709.3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沙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插入铝垫片的配网避雷器瞬态温度分布改进方法,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在仿真软件中构建避雷器三维模型;构建耦合温度的避雷器电导率;构建避雷器雷击仿真模型;获取避雷器雷击瞬态温度分布,获取添加铝垫片前后雷击对比结果;构建铝垫片厚度‑位置集合;获取铝垫片位置‑厚度的优化关系,根据所述铝垫片厚度‑位置集合构建遗传算法模型,获取基于位置的最优铝垫片厚度。优点在于:获取雷电冲击避雷器ZnO阀片的温度变化,利用温度分布系数获取雷电冲击时避雷器瞬态温度分布;并对比添加铝垫片前后避雷器瞬态温度分布以确认添加铝垫片可以优化避雷器温度分布;以此提出了在避雷器阀片间引入铝垫片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6673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88238.5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沙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受潮程度的评估方法、系统及装置,包括:对氧化锌避雷器施加交变电压,基于FDS频域介电谱测试仪测量氧化锌避雷器,获取氧化锌避雷器的分布式频域介电谱;然后对分布式频域介电谱进行分析,得到复相对介电常数,进而得到介电模量;基于Havriliak‑Negami模型对介电模量和复相对介电常数进行拟合,得到弛豫峰曲线;基于氧化锌避雷器的受潮程度和弛豫峰曲线的关系,获取Havriliak‑Negami模型函数对氧化锌避雷器受潮程度的影响度。本发明能够准确评估避雷器受潮程度,为提高配网避雷器的运行可靠性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39398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0785334.4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材料层强化芯棒的复合绝缘子的制备方法,硬质材料层的硬质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配比的组分:脂环族环氧树脂100份,塑料30~50份,甲基六氢苯酐固化剂20~40份,三水合铝微粉阻燃剂10~15份,硅烷化偶联剂1~2份,以及氟化物助剂2~10份;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绝缘芯棒插入到金具的中心孔中,然后通过压接或胶粘形成一体;将绝缘芯棒‑金具复合体放入模具中,在芯棒的外表面形成硬质材料层;在带有硬质材料层的绝缘芯棒‑金具复合体的外侧形成硅橡胶护套和硅橡胶伞裙,得到硬质材料层强化芯棒的复合绝缘子。通过硬质材料层包裹强化芯棒并采用硅橡胶护套与伞裙,具有高硬度、耐腐蚀、抗鸟啄等特点,进一步提高复合绝缘子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55823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21260.2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的硬质材料、制备方法及复合串联绝缘子,所述硬质材料为环氧树脂材料;所述环氧树脂材料包括环氧树脂、固化剂、增韧剂、促进剂、阻燃剂、硅烷偶联剂、二氧化硅以及氢氧化铝填料。所述复合串联绝缘子包括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以及硬质复合绝缘子。所述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和硬质复合绝缘子采用串联形式连接在一起。本发明的硬质材料保持了材料整体的耐热性、电绝缘性、硬度等性能,还兼顾了憎水性、抗机械冲击性、柔韧性等性能。采用该材料的硬质复合绝缘子与硅橡胶复合绝缘子采用串联组合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硅橡胶材质偏弱不耐鸟啄、传统硬质材料憎水性不稳定、柔韧性不足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1782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68958.X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郑州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姚德贵 , 刘泽辉 , 张博 , 高超 , 姚利娜 , 白银浩 , 王天 , 伍川 , 曹栋 , 张世尧 , 刘光辉 , 炊晓毅 , 陶亚光 , 马伦 , 陈钊 , 张帅 , 潘钰婷
IPC: G06F30/27 , G06K9/00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1/08 , G06F113/16
Abstract: 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的电力电缆故障识别方法及系统。以电力电缆为研究对象,包括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相间短路故障、两相同时短路故障和三相短路故障。根据供电系统的组成与特点,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在Matlab中搭建10kV系统电力电缆仿真模型,对不同短路故障下的电压信号进行仿真,同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其次对仿真得到的电压信号进行预处理后,构建样本数据集。搭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电力电缆故障信号的有效特征。接着考虑电缆故障信号的时序信息,构建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的电缆故障检测模型。最后对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的电缆检测模型进行优化。该方法为电力运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具有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584170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0278806.2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B17/32
Abstract: 一种聚合晶硅与硅橡胶组合防鸟啄绝缘子,包括聚合晶硅伞套、硅橡胶伞套和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位于所述绝缘子的内部中心,所述聚合晶硅伞套套设在所述芯棒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硅橡胶伞套套设在所述芯棒的中部,所述聚合晶硅伞套与所述硅橡胶伞套邻接。聚合晶硅伞套为硬质伞裙,重量轻,方便施工现场作业,同时可防鸟啄破坏,可有效降低绝缘子更换频率,延长绝缘子使用寿命;且具有多种伞裙结构,以适用于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58417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278806.2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B17/32
Abstract: 一种聚合晶硅与硅橡胶组合防鸟啄绝缘子,包括聚合晶硅伞套、硅橡胶伞套和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位于所述绝缘子的内部中心,所述聚合晶硅伞套套设在所述芯棒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硅橡胶伞套套设在所述芯棒的中部,所述聚合晶硅伞套与所述硅橡胶伞套邻接。聚合晶硅伞套为硬质伞裙,重量轻,方便施工现场作业,同时可防鸟啄破坏,可有效降低绝缘子更换频率,延长绝缘子使用寿命;且具有多种伞裙结构,以适用于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839572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245156.9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分裂导线翻转故障研究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根据原型线路几何参数、原型线路与导线模型材料参数,通过量纲分析法确定试验系统各相似系数;步骤20:确定所述导线模型的初始水平张力及自重;步骤30:加装带有角度标记的扭矩加载盘并联结加载模块进行加载试验;步骤40:绘制相应扭矩-扭转角关系曲线;步骤50:重复步骤30至步骤40,依次进行加载试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多参数可调,适用研究范围广,针对初始张力、分裂数、分裂圆直径、间隔棒数目、档距等参数展开分裂导线翻转机理和翻转特性研究,可适用范围较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56778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46081.7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B2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覆冰厚度在线测量系统快速标定装置和标定方法,通过在人工气候室内设置绝缘子,将绝缘子的覆冰厚度通过绝缘子覆冰厚度在线测量系统计算出发送给计算机作为待标定值,计算机将绝缘子的厚度测出作为标准值,实现对绝缘子覆冰厚度在线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的标定。本发明所述装置结构简单,实现自动测量,快速、有效、便捷、实时获取实验数据,提高绝缘子覆冰厚度在线测量系统的标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2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51302.1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关柜梅花触头抱紧弹簧可靠性的诊断方法及系统,确定开关柜梅花触头抱紧弹簧类型和运行参数,根据该类抱紧弹簧不同温度和应力条件下的蠕变试验结果,建立与温度和时间相关的蠕变本构模型;基于所述蠕变本构模型,结合抱紧弹簧的尺寸和运行服役参数,确定弹簧应力松弛过程中的弹簧抱紧力变化曲线;根据弹簧抱紧力对触头接触电阻和温升的影响规律,确定导致过热故障的临界抱紧力;基于所述弹簧抱紧力变化曲线和已确定的临界抱紧力,根据实测弹簧抱紧力情况,计算弹簧应力松弛达到临界抱紧力所需时间,即为剩余可靠运行时间,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判断弹簧可靠运行的剩余时间,避免了过早更换带来的成本上升和资源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