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5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93831.4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30/08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交易领域,公开了一种聚合商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申报方法,包括接收被聚合用户调频容量和价格申报,形成被聚合用户申报容量和价格集合;构建聚合商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申报容量和单价的双目标模型;使用优化算法计算聚合商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申报容量和价格,并对被聚合用户申报容量和价格进行出清。本发明通过优化算法,可以帮助负荷聚合商确定最佳的申报容量和价格,以最大化其在市场中的收益,同时该方法允许负荷聚合商根据实际情况对可调节负荷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平衡利润和竞价成功率,实现最佳的资源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8259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682638.1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管理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电动汽车可调充电量动态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电动汽车参与削峰填谷下的最佳物理充电策略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S2,根据电动汽车物理充电方案确定的场景,建立AC网络架构;S3,构建动作输出模块Actor网络,基于当前环境状态,输出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调整决策;S4,构建价值评估模块Critic网络,评估当前行为的价值,并根据电网负荷波动来评价Actor的决策;S5,通过交互式学习不断更新Actor和Critic网络的参数。本发明,不仅提高了电网的负荷平衡能力,还能有效降低高峰期的负载压力,提升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79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583284.0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网互动下电动汽车响应特性量化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电动汽车响应特性指标体系;步骤2、采集电动汽车用户的数据信息,计算所述电动汽车响应特性指标体系中各个二级指标值;步骤3、计算各二级指标的综合权重;步骤4、根据步骤3得到的各二级指标的综合权重,计算各一级指标,得到各个响应特性指标的量化值;步骤5、基于步骤4得到各个响应特性指标的量化值,对电动汽车用户分类和评估。本发明能够解决电动汽车市场功能和定位不精准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67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41441.7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可调容量预测方法,包括:采集电动汽车用户历史日期的充电行为数据,构建充电负荷预测模型,得到各用户在预测日的充电负荷曲线;基于用户可削减比例与所述各用户在预测日的充电负荷曲线,获取各用户预测日充电负荷可调容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进一步获取预测日集群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可调容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完成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可调容量预测。本发明基于电动汽车用户历史充电行为的特征数据,构建了决策树模型,能够对预测日集群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可调容量进行准确预测,完成对电动汽车的精准调控,保障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以及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67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341441.7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可调容量预测方法,包括:采集电动汽车用户历史日期的充电行为数据,构建充电负荷预测模型,得到各用户在预测日的充电负荷曲线;基于用户可削减比例与所述各用户在预测日的充电负荷曲线,获取各用户预测日充电负荷可调容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进一步获取预测日集群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可调容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完成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可调容量预测。本发明基于电动汽车用户历史充电行为的特征数据,构建了决策树模型,能够对预测日集群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可调容量进行准确预测,完成对电动汽车的精准调控,保障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以及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体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