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9320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71642.6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69 , G01N29/44 , G01N2291/023 , G01N2291/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斜入射纵波的焊缝超声阵列全聚焦成像方法。目前阵列成像后处理方法仅应用于相控阵探头声束垂直入射到待测试件情形下采集的全矩阵数据处理中。本发明在相控阵探头上加楔块,通过楔块将纵波的主声束斜入射到待测试件的焊缝内,通过对相控阵列传感器激励、接收的全矩阵数据进行处理,并基于Snell原理计算声束经楔块在界面的折射交点,进而计算各阵元到所有成像点的声束传播时间,通过计算得到聚焦点的幅值,再对每个聚焦点的幅值进行聚焦;最终实现斜入射纵波的全聚焦成像。本发明可以产生特定方向的纵波主声束,提高焊缝区域内的缺陷加检测效果和缺陷的识别率;同时,对探头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2913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492667.3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磁致伸缩导波传感器,包括四个磁回路和柔性印刷感应线圈,四个磁回路均布于受热面管圆周方向上,与受热面管构成闭合环状磁路,柔性印刷感应线圈至少一次缠绕于受热面管上;其中,每一磁回路包括轭铁、永磁铁和鞍铁,永磁铁设置于鞍铁上方,轭铁设置于永磁铁上方,鞍铁为拱形结构,其与永磁铁接触的表面的长度分别为永磁铁的宽度和轭铁的宽度的二倍;柔性印刷感应线圈的宽度为激励频率下激励纵向L(0,2)模态波长的一半,可在沿受热面管轴线方向上的磁回路内调节。通过改变柔性印刷感应线圈沿受热面管磁回路内的位置,可以接收激励信号能量较高及波包结构相对简单反射回波信号,判别适合该受热面管的传感器结构位置关系,使得传感器能够对该受热面管进行非接触长距离检测,检测信号简单明了、便于分析,进而降低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52913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92667.3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磁致伸缩导波传感器,包括四个磁回路和柔性印刷感应线圈,四个磁回路均布于受热面管圆周方向上,与受热面管构成闭合环状磁路,柔性印刷感应线圈至少一次缠绕于受热面管上;其中,每一磁回路包括轭铁、永磁铁和鞍铁,永磁铁设置于鞍铁上方,轭铁设置于永磁铁上方,鞍铁为拱形结构,其与永磁铁接触的表面的长度分别为永磁铁的宽度和轭铁的宽度的二倍;柔性印刷感应线圈的宽度为激励频率下激励纵向L(0,2)模态波长的一半,可在沿受热面管轴线方向上的磁回路内调节。通过改变柔性印刷感应线圈沿受热面管磁回路内的位置,可以接收激励信号能量较高及波包结构相对简单反射回波信号,判别适合该受热面管的传感器结构位置关系,使得传感器能够对该受热面管进行非接触长距离检测,检测信号简单明了、便于分析,进而降低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3535018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646172.7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磁致伸缩导波传感器,包括四个磁回路和柔性印刷感应线圈,四个磁回路均布于受热面管圆周方向上,与受热面管构成闭合环状磁路,柔性印刷感应线圈至少一次缠绕于受热面管上;其中,每一磁回路包括轭铁、永磁铁和鞍铁,永磁铁设置于鞍铁上方,轭铁设置于永磁铁上方,鞍铁为拱形结构,其与永磁铁接触的表面的长度分别为永磁铁的宽度和轭铁的宽度的二倍;柔性印刷感应线圈的宽度为激励频率下激励纵向L(0,2)模态波长的一半,可在沿受热面管轴线方向上的磁回路内调节。通过改变柔性印刷感应线圈沿受热面管磁回路内的位置,可以接收激励信号能量较高及波包结构相对简单反射回波信号,判别适合该受热面管的传感器结构位置关系,使得传感器能够对该受热面管进行非接触长距离检测,检测信号简单明了、便于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203535013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646108.9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9/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受热面管缺陷检测系统,包括:超声脉冲激励卡、阻抗匹配网络、工控机以及可调节磁致伸缩传感器;可调节磁致伸缩传感器安装于受热面管的一端,与阻抗匹配网络相连接,阻抗匹配网络与超声脉冲激励卡相连接,超声脉冲激励卡与所述工控机相连接;超声脉冲激励卡产生激励脉冲,可调节磁致伸缩传感器将激励脉冲转换成超声波脉冲,并进入被检测受热面管中,可调节磁致伸缩传感器接收来自在被检测受热面管中经过反射的超声波脉冲,并将其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后输入到超声脉冲激励卡中,工控机连接超声脉冲激励卡,显示电脉冲信号的波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受热面管缺陷检测系统可以获得良好的缺陷信号,实现对缺陷的定位;传感器安装方便,对被检测的受热面管表面状况要求不高,检测过程方便快捷,能够适应实际工程现场的检测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74662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616949.8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UT图谱的管道焊缝缺陷识别与评价方法,属于无损检测领域。针对管道焊缝中的未熔合、未焊透、裂纹、气孔、夹渣等典型缺陷,对各种类型缺陷在AUT图谱中的显示特征进行研究。对于不同位置的未熔合缺陷的AUT图谱显示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未熔合缺陷在AUT图谱中显示的相同点和区别。对未焊透缺陷的显示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了未焊透缺陷的判别准则。对于裂纹缺陷,对两种典型位置处裂纹缺陷的AUT图谱进行分析,提取出裂纹缺陷的识别准则。针对气孔等体积型缺陷,研究了单个气孔和密集气孔缺陷的AUT图谱区别,得到了体积型缺陷AUT图谱的显示特征。在各类缺陷AUT图谱显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AUT图谱的缺陷识别方法,并提供了带状图方法用于缺陷长度、深度和高度的计算,实现了对缺陷尺寸的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18425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16948.3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波谐振的金属板表面涂层性能评价方法,属于无损检测领域。首先将被测金属板固定在试验台上,通过楔块将激励、接收探头耦合于试件表面,保持楔块的位置和间距不变;再对非线性表面波检测系统进行线性标定并确定最佳的检测参数;通过一激一收的方式对被测试件进行检测,根据迟滞非线性系数公式,计算对应的谐振频率的相对偏移量和品质因数倒数的相对变化量,画出它随谐振峰值的变化曲线并进行直线拟合;计算拟合直线的斜率,即弹性迟滞非线性系数和耗散迟滞非线性系数,从而对表面涂层性能进行表征。本发明综合表面波和谐振检测方法,可实现对表面涂层性能较大范围检测,通过弹性、耗散迟滞非线性系数对表面涂层性能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258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92369.4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扭矩校准装置,属于扭矩计量、扭矩检测校准、扭矩测试领域。该装置包括中平台板、支撑部件和力臂加载部件,支撑部件包括设置于中平台板底部的左端支撑结构和右端支撑立柱,左端支撑结构上设置有大量程扭矩传感器,力臂加载部件安装在中平台板的上表面。本发明为扭矩传感器、智能扭矩套筒、扭矩倍增器的测量提供科学方便的计量标准器,通过该装置可以对不同种类扭矩传感器及智能扭矩套筒、扭矩倍增器进行计量校准;结构科学合理、精度等级高,可达到0.3%精度;并且可以适应扭矩传感器、智能扭矩套筒、扭矩倍增器等的检测校准,可广泛用于各类扭矩计量器具计量校准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5201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0258631.3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钣金拉伸过程声发射信号识别方法,利用声发射检测系统采集钣金拉伸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对声发射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或短时傅里叶变换进行非负矩阵分解,提取其在低维子空间映射的特征系数,用于构造训练字典和测试样本,并利用稀疏表示方法实现对拉伸过程不同阶段的表征与识别。该方法通过对声发射信号的非负矩阵分解和稀疏表示分析,可以实现声发射对应拉伸过程的自动识别,且识别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17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489281.6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9/04 , G01N29/265 , G01N29/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超声C扫描路径优化方法,属于超声无损检测领域。采集初始超声信号,提取出待检测深度的缺陷特征值,并估算阈值。将已采集信号位置的缺陷特征值投入到高斯过程回归模型中和增益期望函数,计算出各个未采集信号位置的补充采集得分,并以补充采集得分高于阈值的全部极值点坐标,作为新一轮的补充采集坐标。经过多轮次的补充采集后,检测区域内不存在补充采集得分高于阈值的坐标,结束扫描,输出全部坐标缺陷特征值的置信均值并成像。实现对块状结构内部缺陷的快速检测和准确表征。该算法以较少的补充检测轮次和较少数据采集量,实现金属构件内部缺陷状况的准确评估。
-
-
-
-
-
-
-
-
-